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在研究性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

在研究性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03

在研究性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师的行为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新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迫切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等各个层面上做出战略性地调适。

   一、研究性教学的概念与理解

   在目前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把其分为学习方式、专设课程、教学策略三类分别加以解释最为合理科学。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的教学,其具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作为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是指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来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而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方法。

   二、教师角色及其新的转变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它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依据剧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美国的社会理学家米德(1863―1931年)将角色一词引用于社会心理学中,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和行为。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角色行为上表示出与其他的职业不同的特点。传统的教师角色经笔者的总结有以下几点: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教师应像学生的家长一样,爱护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关注学生出现的细小变化,认真负责地对待帮助学生。

   2.学生楷模的角色。教师是学生的成人榜样,教师对于学生不仅是社会道德准则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社会道德准则的体现者。

   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是一本活的教科书。

   4.严格管理者的角色。教师不但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而且还是纪律的执行者。

   5.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的角色。它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使每个学生每天都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的角色。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接近学生,应认识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值得学生信赖的朋友。

   三、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1.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高等教育的目标、观念和课程。教育目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一般是法律上作出规定的,不能轻易改变。但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冲击下,教育目标也会有所改变,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创新,以及能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能力。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调适教育目标,从而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及竞争力,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成为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已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的影响涉及到它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学风(潜在课程)、教材、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综合现有研究材料表明,现代教育技术将使课程单元模块化、课程结构网络化、课程管理学分化、课程覆盖全民化和课程评价合理化,其影响是巨大的。

   2.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知识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也在不断加速,年青一代不再仅仅满足于从上一代那里获得知识,他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财富。在传统教育方式下,教师和课本是学生们知识的源泉,而在广播、电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又找到了新的源泉。学生们利用计算机操作、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亚于他们的老师们,教师在许多领域已不再是“闻道在先”,而学生们也正在用着先进的技术来赶超前辈们。知识不是以一种单向的,复制的形式由年长的一代传播给下一代。在过去,教育内容多“复制”、少“创造”,多“传承”、少“变革”,教学方法则强调识记和模仿,在管理上特别强调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虽然也曾出现过孔子的“因材施教”、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但这些终究没能成为一种主流。

   3.改变了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首先,交往主体双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媒介发生了变化;其次,交往双方的空间扩大;再次,交往手段多元化。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等教育目标、观念、课程及师生关系的逐步转变迫使高校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要求他们走出传统的角色,继而扮演新的角色,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已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四、教师角色转换的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挑战,但教师角色的转换也不是教师一人的事,需要全社会整个系统对其转换创设条件。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转变教师的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面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媒体、驾驭新的技术,利用科技兴教、科技促教,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关键。首先,确立新的目标观念、培养目标。其次,树立全新的师生观念。再次,转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观念。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一种观点的存在,即技术依赖症。执有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教育技术手段在传播知识信息方面的功能,把学校、教师的职能理解为和机器一样,仅仅是传授知识信息,而没有认识到其承担的多种社会地位和角色职能。很多教师了解了技术的优势、熟悉了操作程序以后认为技术可以代替他们的一切工作,教师走进课堂将做好的课件在电脑中一放,便可以很轻松地结束一节的内容,而近年来应运而生的远程教育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学生一经注册就可以直接点击网页上事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学习,教师已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但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较强的能力和崇高的师德,以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更应该与大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思想上的互通。大学生是成年人,能够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情感,适当地摆脱消极性情绪,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他们的心理上还存在有不足,还需要教师来指导他们,引导他们。有人会提出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尤其是网络时代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及时,沟通的频度也大大增强。但这种沟通更多的是“事务性沟通”。教师对学生在人格与精神方面的影响和学生在个性、情感、合作等多方面品质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克服技术成分的消极作用,在更好利用技术手段的同时,加强师生的心理沟通与交往,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当前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相互渗透,教育的时空界限得到空前的扩展,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网上虚拟大学的应运而生,使教育信息传播的速度、领域空前地快捷和广泛,导致了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使教育资料的共享得以实现。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在今后5~10年内,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将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这场变革将使教育迅速步入信息时代。所以,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就成了当前高校改革、发展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3.加强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合理利用资源。大学教师一般上完课以后就走人,而当学生有什么疑问想请教时就很难找到任课教师了,学生想通过BBS或E-mail向老师请教却又时常因为老师在这方面知识的缺乏而作罢。所有以上问题的出现关键就在于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和技能,缺少专业的培训。

   由此可见,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比较重视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的培训,但在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很多高校在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时比较注重教师对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的指导与培训,而忽视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得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时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教学时容易偏向于硬件技术的运用,而轻视或忽视潜件技术的使用,容易造成形式上的技术化,由原来的“书本灌输”走向“电子灌输”。

   4.加强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要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有充足的配套软件。由于超文本信息结构的动态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点重新组织信息,按照不同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但是由于人们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时,往往比较注重硬件的投入,忽略软件的配套问题,导致设备利用率低或闲置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由专门的计算机公司或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教学软件,由于不符合教学规律,不能与各科教材及教学大纲紧密结合,虽投入很多,却不能被第一线的教师所接受,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此,应由软件专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教育技术专家组成一支教学软件的研制人开发队伍,制作出高质、高效、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给广大教师使用。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同时,还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具备新的教学技能和实施新的教学策略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具备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具备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要具备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弊端,向学生的学习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教育转变。教师要成功地完成教育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就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改进,坚持不懈地对自己的知识观念进行更新、重组,使自己永远成为适应时代的研究型教师。

在研究性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论文搜索
关键字:研究性 角色 条件 教师 教学 研究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