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初中数学“一体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论文

初中数学“一体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07

初中数学“一体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层教学确实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也能从中得到不错的结果,但是我们更应理性地思考一个问题:分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事实上,我们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要么在教学目标上放弃了一部分学生,要么在分层教学的同时放弃一部分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学不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学不到他们应该具备的数学能力和思想方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上给他们造成了一种伤害。

  二、 “一体式”教学的理论分析

  “一体式”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即为同一层次的学生),把知识内容、形成、变化、关联、迁移、应用、思想方法、问题策略等形成一个整体传授给学生而进行的教学。强调两个一体:知识的一体化和学生的一体化。

  “一体式”教学最大的一面就是保持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可以从知识背景到知识应用形成一个链,避免造成知识与思维的短链,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今后的个体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准备与思维方法上。

  “一体式”教学中的第二个一体就是学生的一体化。学生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在排除智力障碍的前提下,他们接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能力是相同的。学生最大的差异是在知识发散与创造能力上。因此,课堂进行的基础教学完全可以把学生当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学生一体化的另一个理由来源于实践:实施分层教学主要是考虑到差生,那么差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差生到底是差在哪里?如果是智力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把知识点分层,降低理解力的要求;如果是因为上课懒惰形成的差生,那么我们即使降低到1+1,他还是懒得去做。新进来的学生如果因为以前基础差造成成绩差,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利用课前的设计问题来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在课前完全可以加上一个 “知识准备”的环节,利用2到3分钟复习或重提以前学过的且在这节课又要用的知识,那么知识连贯性就能体现出来,更把“一体式”教学中的知识关联结合进去了,而且还可以把学生断链的知识链接回去。

  三、“一体式”教学的课堂实践策略

  在“一体式”教学中,知识目标观是:知识的传授可以视为从知识的产生到知识的变迁为止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传授学生的知识就是知识变迁的过程,而非以知识内容为中心展开的。它是一个针线状结构的,整个知识传播就是在线上一点点进行,这是点状结构。这里的学生是站在直线外面,是辐射状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一条线没有学好,完全可以进行另一条线的学习,它没有层次性和阶梯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知识的方方面面,既有知识内容,也有机会接触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这是一个完全的知识体系。现实中的差生往往只是考试成绩较差,但不能表示他的各个方面能力都差,他们在某一知识点上会产生障碍,但是在另一知识面上又可能是一个强者,因此“一体式”教学完全可以避免这些现实的发生。如在学习“统计调查”这节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从收集数据到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差生比优生更大胆地去调查,更积极地去收集数据,特别在制作表格中,有时差生的思路比较敏捷,花样奇特。采取这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一)“一体式”教学的课堂实践

  在“一体式”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来说,课堂中主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把知识内容涉及的体系研究吃透,特别是研究知识的体系与演绎过程,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出一串完整的知识链,课堂教学也就在这个知识链上进行着。这个教学知识链就是:知识预备、知识背景、知识形成、知识内容、知识变化、知识关联、知识迁移、思想方法、问题策略、知识应用。在这一串链上教师要视他们都是一种基础知识,不必要进行深挖,但是需要查阅大量的材料,使知识具有完整性。

  第二件事是教学策略选择问题。在知识内容完整性,即在上一方面做好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把分解后的教学内容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其中要做到充分的估计,既要能估计到知识的接受程度,也要估计到知识中的难易点,更要能估计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寻找到一个最好的切入点或引子,那样学生就会在一开始就能进入状态。

  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时可以结合实例提问:“如何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向学生介绍:“早在十五世纪,人们就采用“+”和“-”这两个符号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时欧洲的商人在装好货物的单子上画个“+”号表示物重超过规定重量,画个“-”来表示小于规定重量。在数学上最早采用这“+”“-”来表示的是德国数学家魏德曼,由于这两个符号简捷方便,后来就使用了,于是产生了带符号的数――“正数与负数”。这样的教学引出,使学生感到很自然而又有趣味,体会到数学的发展依赖于实践的道理。这就是策略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体式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融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使学生、策略、内容三者融为一体。

  第三件事是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引导。在每个知识内容的传授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传授给他们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因此教师在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能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的整体过程,更要让学生在教师演绎变化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暴露自己的思维。特别是最后一个“知识应用”的教学环节,就是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更能体验与模仿到思维策略。

  例如:在三角形ABC中,∠AED=60°,∠ADE:∠EDF:∠FDC=2:3:4,试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

  教师讲解一:先利用比例计算出相应的角度,看看能否得出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

  教师讲解二:先利用比例计算出相应的角度,利用同位角、内错角是否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来证明。

  教师讲解三:(1)能否先利用比例计算出相应的角度;(2)根据计算结果再找出度数相等的角或互补的角,然后观察他们的位置关系,是否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3)再提问理由是什么?

  比较三种讲述方法,第一种讲解,线条太粗,因为是哪两直线会平行,目标不明确,寻找角度是会有一定的障碍;第二种讲解方法引导是正确的,但是它是通用型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往往会比较模糊地去寻找;第三种讲解是理想型的,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设问,也有符合学生常规的思考方式,这种提问策略有递进性,且能把知识与学生比较恰当地融合起来。

  (二)“一体式”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课前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上课的主动性都是欠缺的,我们应该要教会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也就是在每一节课之前,让他必须先行一步,把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前期的简单阅读。因为学生的差异较大,我们很难能够在课前要求每一位学生进行复习,更谈不上完成课前预习的作业。因为面对的是全体的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少了一个就不是一个整体。事实证明,这种课前阅读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对上课的目标也比较明确。

  版块式学习:教师在板书中如果增加这节课的各种知识的分解面时,学生学习上就会更轻松。板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明确学习要点,做到心中明确,阶段清晰。在我们的实践中我们都是板书“知识内容、知识背景、知识形成、知识变化、知识关联、知识迁移、知识应用”,主要是摘要性的标明。其中知识关联与迁移可能涉及到没有学过的内容,但是事实再一步证明:即使用没有学到的知识学生也能接受与理解。这样每节课做到阶段明显,条理清晰,学生接受上更为轻松。

  四、“一体式”教学的实践反思

  对于“一体化”教学,我认为在实践后的体会就是,它能与知识形成发展保持同方向,同时也能面对较广层面的学生,把教师的工作引向一个有序化发展的方向,把学生的学习引向一个全面发展数学的轨道上来,在数学学习上至少对他们来说平等的,而且他们人人都能从中学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不用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把备课的精力转化成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知识设计的分解和教学策略的思考问题上来了,就是对学生最公平的教学。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要理性地思考教学目标,把知识落到实处是最关键的。在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最切身的体会是:人人都能真正地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人人都能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人人也都能从中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那样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初中数学“一体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一体式 一体 实践 初中 数学 教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