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论陶行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论文

论陶行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5

论陶行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1 教育的实践观念

  

  陶行知著名的教育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陶行知先生还进一步明确指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是不要书,它要用的书的目之大,比现在的教科书的数目要多得多。它只是不要纯粹以文字来做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所强调要读的活书是什么呢?

  陶行知认识到社会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反先生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傲的传统教学法,主张“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陶行知之所以如此强调做或实践,因为实践是与创造紧密联系的,而培养向着创造路迈进的“创造人才”,即创造型人才是陶行知一贯追求的目标。

  

  2 教育民主化观念

  

  2.1 教育普及

  为了使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有受教育的机会,陶行知大力提倡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为公,教育为公的内涵是机会均等,“入学时求学的机会均等,长进的机会均等,而且老百姓有办学管教育的机会。”

  2.2 提倡民族平等教育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不仅面向工农群众,而且注重民族平等,这是其教育民主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主张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民主教育是让他们学习自己的文字,没有文字的,就帮助他们制造文字,让他们自己办学校,训练各民族的人才来教育他们自己的人民。”

  2.3 教学及教学管理民主化

  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定的借鉴意义。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学改革的重点转向研究学生,要求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是当做认知体来研究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参与意识。明确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

  

  3 师德观念

  

  (1)献身教育。陶行知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的命脉。献身教育,需要教师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养“真人”。

  (2)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是集言教身教于一身的教育实践家。他主张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并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认为教师和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在《南京安徽共学办学旨趣》一文中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恭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恭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恭亲共守。”

  (3)开拓创造精神。陶行知认为:“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具有创造革新的品德。陶行知说:“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他特别重视教师的“创造”和“革新”,认为教师是改造生活的灵魂,“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4 现实意义

  

  4.1 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它们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就是教育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4.2 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

  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教育机会均等,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社会历史地理条件等客观条件影响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在我国具有可能性。

  4.3 教育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措施。它至少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含义:一是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二是教育事业要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的发展和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质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教育对象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4.4 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的。他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论陶行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论文搜索
关键字:陶行知 陶行 教育观 马克思主义 马克 教育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