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教学浅谈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教学浅谈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20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教学浅谈

  应用题对于小学数学来讲非常重要,但从教学的角度而言又比较复杂,这就使得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应用题的作用发挥出来,致使应用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失去了其独有的色彩。

  一、审清题意,提炼条件

  小学数学应用题不同于算式题的简洁明了,应用题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大大凝练于生活实际。小学数学应用题叙述的生活化语言显然与数学运算及数学语言有着天壤之别,同时有语句冗长、内容抽象等特点。相对而言,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正处在发展发育阶段,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应用题的思维和分析。因此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在理解应用题题意上往往会有困难。对此,教师可开始引领学生整体读完应用题,审清题意,引导学生采用“缩写”和“改写”的方法帮助理解数学应用题。“缩写”可以把与解题有关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等条件从应用题中提炼出来,使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已知条件“水落石出”。这一过程类似作文教学的审题,只不过是将那些从应用题中提炼出的已知条件重新构建一番,使应用题简单易懂,数量关系明朗清晰。而“改写”过程则进一步把应用题语句的生活实际化叙述改写成更为贴近小学四则运算意义的数学表达式。显而易见,这样的一个教学训练过程,能使小学生结合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掌握应用题审题步骤,继而进一步自然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认知习惯。

  二、图文表达、解析题意

  众所周知,直观的图示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最常用的办法,也是解答应用题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在草稿纸上通过模拟演示、实物操作、几何画图或示意图等多种分析手段,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直观地在草稿纸上示意出来,以上述多种直观可见的方式降低数学应用题的思维难度。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解析应用题常用的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综合法,即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再利用学过的运算法则或者数学知识,向着问题的结论方向写下解题思路。而与此相反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法,即从应用题的结论提问出发,寻找结论提问与题目哪个已知条件不谋而合。显然这是种“倒推”式的思维方式,即人们常说的逆向思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太容易掌握。这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和经常鼓励。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应用题的最后问题想起。常见的引导式教学用语如下:“同学们,要解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呢……”由此通过一步步逆推分析,就能把应用题里的数学未知量变成两个已知量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可通过已知量间的某种运算得出所需的未知量。这样的话,学生就可通过对图示法、分析法、综合法等的灵活运用,在基本算术运算律及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解析应用题,直至最终求出问题。另外,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解析应用题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简化应用题的解析过程,重点锻炼小学生的图示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直接画出或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从不同视角和出发点去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尽快拓宽思维广度。

  三、给小学生讲授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技巧

  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没有形成,在这个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数学应用题方面,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要讲究方法,只有运用科学的解题方法,才能够快速准确地答对应用题。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必须给他们细致的讲解,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他们听不懂,很可能从此对数学课失去兴趣。数学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的成长进步。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应用题的类型,给小学生分门别类地讲解解题步骤,让小学生对应用题不再陌生,让他们对解答应用题产生兴趣。

  四、将数学应用题按类型划分,提高解题效率

  小学生做应用题不仅要牢固掌握数学的概念、定义、法则和数量关系等,还要具有分析、探索、研究的能力,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够将数学应用题解答出来。小学阶段的数学应用题比较浅显,大致分为四大类:一般应用题,典型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和比例应用题。其中,在小学阶段后两种应用题是比较复杂的,一般需要两步以上才能解答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这些类型给学生分类讲解,在小学生心中形成一个模式,再出现应用题的时候能很快将其归类,然后通过教师讲解的每一类应用题的解法去求解,这样不仅加快了学生解题的时间和正确率,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解题效率。

  五、重视数量关系的变化

  数量关系的变化是应用题解题的切入点,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在题目还没看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解题,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错误的。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切忌粗心大意,看清楚题目中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变化,找准关键数,明确之间的变化关系。比如,学生小明家里养了1000只鸡,鸡的数量是鸭的数量的3倍还超出10只,那么,小明家里一共养了多少只家禽?对于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变化关系可以这样来理解:小明家里养殖的家禽主要是鸡和鸭,而鸡的数量是鸭数量的3倍还超出10只。认真找出这两个数量的变化,然后?M行解题,思路就清晰了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遇到数量变化的应用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应指导其认真读懂题目,多方位思考数量变化的关系。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够在复杂的数量变化中抓住重点,从而达到轻松解题的目的。

  六、利用实物操作,加强理解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低年级学生用动作思维,乐于模仿,什么都喜欢动手试试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从直观入手,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动手操作,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动手操作,把知识的获得、思维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去获取感性知识,去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从中发现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教学浅谈

论文搜索
关键字:应用题 课堂 数学 小学 应用 教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