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养论文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13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活动范围越来越广,而心灵的距离似乎越来越大。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少大学生出现抑郁孤僻、网瘾成癖、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在学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一线工作者,是和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产生影响最大的教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引导者,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本身应具备基本的职业心理素质,因此,对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养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现状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素质总体上是比较好的,大部分能够端正工作态度,能够正确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默默地工作,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到学生工作中去。同时,由于所学专业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导致部分辅导员心理素质偏低,和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心理素质还有差距,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极为不利,主要表现在:1.专业知识、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知识的欠缺。不少辅导员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和所管理的班级专业不同,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难以结合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另外,不少辅导员是非师范学校毕业,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缺乏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当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时难以很好地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进行辅导;2.对学生心里问题研究不多,能力不强。不可否认的是,辅导员平时忙于日常管理事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少之又少,即使有研究,研究的能力也不够强,导致缺乏对新时期学生心理方面的认知,使得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欠缺必要的现实依据;3.自我调节能力不高。学生工作繁重而又繁琐,工作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和帮助时,容易产生厌烦、焦虑、困惑和挫败的心理,长期如此,如果没有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就容易对辅导员工作失去信心。而辅导员队伍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比较心浮气躁,自我调节能力不高,从而产生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的心理,出现高校辅导员流动性大的现象;4.职业倦怠。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是不言而喻的,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如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地缓解和调适,其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高职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从心理学角度讲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生活、人格、心理健康发展的组织者、教育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是贯彻、落实、实施国家和学校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实施者,又是协调学校、家庭、社会、教师(任课教师)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教育的桥梁,实践证明,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辅导员, 不仅能科学地、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还能对有心理疾患的学生作出正确地引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并且还有利于辅导员自身的全面发展。那么,辅导员应具备哪些职业心理素质呢?

  (一)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首先,辅导员工作是一个需要奉献精神的岗位,必须具备职业道德精神和爱业、乐业、敬业的信念,树立职业崇高感和事业成就感。其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辅导员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导向作用,其人格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成为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现实参照。因此,从事辅导员工作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自豪的使命感。

  (二)积极的心态。很明显,积极的心态能更加顺利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辅导员工作中临时任务和突发事件较多,这就要求辅导员积极及时地去完成和处理,不能拖泥带水,特别是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不积极及时地处理,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同时,辅导员积极的心态也会对学的心态产生巨大的影响,事实证明,心态积极的辅导员带领出来的学生整体心态也是积极的。

  (三)广泛的兴趣。不言而喻,知识广博的辅导员更受学生的欢迎。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辅导员具有广泛的兴趣才会更主动更多地去学习和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90后的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辅导员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在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树立威信,让学生更加地钦佩。

  (四)坚强的意志。繁琐沉重的教育工作要求辅导员具有坚强的意志,包括献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信念、知难而进的顽强性及沉着冷静的自我控制力等,否则,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容易产生退缩和放弃的念头。

  (五)宽广的胸怀。辅导员的工作繁琐、细腻、不分昼夜,从事的事业是保证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非常重要的大事业,辅导员首先应该有一种宽阔、宽广的胸怀,才不会在狭隘中感到一种前途无望的失落感,也只有具有了“猝然临之不惊,无加之而不怒”的胸怀,才能以豁达的心胸包容学生的错误,以乐观的情绪和幽默的语言改善师生关系。

  (六)自我调节力。辅导员由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困惑,长期如此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保持乐观积极、热情开朗的情绪面对每天的工作,具备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缓解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高职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部在2001年3月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阐明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辅导员本身的心理素质水平是否符合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呢?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环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90后大部分高职生是独生子女,独具个性,喜欢时尚和跟风,禁不住诱惑,而作为社会敏感地带的高校,辅导员也是其安全稳定的根本保障,因此,高职辅导员工作的职责、环境、内容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面对繁重的日常管理事务的同时,无形中又给他们增加了一重压力,而辅导员的出路问题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同时,他们还面临着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这些压力的持续作用时刻威胁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而人的综合素质又是以心理素质为核心,辅导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其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必要保证,也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的必要前提,结合辅导员心理素质现状的分析可知,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双重性质。

  四、高职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应作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辅导员平时应学会一些缓解压力和自我调节的技能和方法,比如阅读一些心理健康及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等方面的书籍,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调节方式,在面对压力时,才能宣泄出来,有效地进行自我缓解调节,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

  (二)岗前加强心理学培训。新任辅导员一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变,除了师范院校毕业的外,其他绝大部分毕业生没有接触过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束手无策,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因此,学校应该把心理学知识培养作为上岗培训的主要内容,使辅导员通过培训学习到有关认知、情感、意志、个性、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增强心理上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把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不仅岗前要做好教育和疏导,岗中也应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举行座谈,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做讲座等。此外,还应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对咨询记录、心理测试结果等材料做好分析和保存,以便及时发现和主动干预心理健康问题,防患于未然。

  (四)明确岗位职责。长期以来,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定位一直模糊不清,其工作处于重管理和服务,轻引导和思想教育的状态,严重影响了辅导员职能的发挥,在心理上使辅导员经常感到困惑和迷茫,所以,当务之急是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科学地定位,才能彻底摆脱“全职保姆”的称号,才能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增强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教育“德”为先,辅导员从事的是祖国未来建设者思想道德教育的伟大工作,是塑造杰出青年和社会精英的灵魂、净化其心灵的伟大事业,关系国家、社会、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一个没有“德”的青年人的国家其未来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学校应帮助辅导员对这一职业的伟大价值做充分的认识,以增强辅导员的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其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效,因此,新时期的辅导员应具备优良的职业心理素质,学校应加强其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以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辅导员 辅导 时期 素质 及其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