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青春期女性教育问题浅析论文

青春期女性教育问题浅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17

青春期女性教育问题浅析

  一、青春期女性成长特征

  青春期是幼年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迈入青春期门槛的女性,生理变化很大,身体发育的突变,随之而来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害羞、娇媚、多情、易激动、情绪波动、受不得委屈等,思想情绪也常不稳定。青春期是机体的形态和功能、心理和行为、社会人格等全面发育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期的身心健康是决定一生中机体全面发育的关键[1]。对于女性而言,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是既可以预测又不可以预测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更是需要家长和学校关注其身心健康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极易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个阶段最常遇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四容易两难”。四容易,即“最容易叛逆,最容易和家长较劲,最容易厌学,最容易走上歪路”;两难,即“最难沟通,最难引导”。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女性成长的“危险期”。

  (一)幼稚感与成人感并存正值青春期的女性,从身体、外貌、行为举止,到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特点等方面都逐渐从儿童时期的特征向成熟转变,特别是独立感和成人感的增强,使得许多女孩思想开始变得成熟,脱离了儿童时期的孩子气,处理问题、判断是非、遇人待事等方面都更加接近成人;机体特征更加突出,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方面发育加快,逐渐成熟;心理上摒弃了儿时许多天真烂漫的想法,变得希望自立,渴望被外界认同,得到父母、朋友及师长的尊重。但由于多数青春期女性正处于中学阶段,社会接触层面单一,生活方式简单,她们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不足,往往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盲目性、自大性、幼稚性。

  (二)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青春期女性正处于幼稚与成熟的过渡时期,她们渴望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并通过这种交流、沟通方式排解心理压力。但在具体操作层面,绝大多数女性出于自尊心,不愿将心里话与他人分享,不能做到与他人有效沟通,导致心理压力不能得到有效排解。这时,她们会选择将心中所想埋在心底或写进日记中,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变得不善于与他人交谈,孤独感、寂寞感增强,叛逆、逆反心理等负能量情绪加重。(三)压抑感与渴求感并存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青春期女性会出现渴求与异性的交往。比如喜欢亲近异性,了解有关性的知识,经常和同伴聊喜欢的异性明星,在自己喜欢的异性面前刻意展示自己,并且萌生出朦胧的爱意念头等。但受到来自学校、家长、社会舆论的干预、管制与约束,青春期女性同异性的交流变得十分匮乏,不敢将对异性的好感表现出来,存在既渴求与异性交流又难以表达的矛盾状态。(四) 叛逆性与依赖性并存由于成人感的出现,绝大多数青春期女性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她们需要更多的私人空间,生活中不愿受父母过多的干预;在一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上,不愿听从长辈的教导,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容易受一些不良情绪的蛊惑,对传统的、权威的结论表达出言辞过激的言论。但她们绝大多数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同时社会经历、生活经验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常碰壁,导致自尊心受到强烈打击,挫败感明显增强,这又使得她们不得不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庇护。

  二、青春期女性教育存在的误区

  在我国,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并在立法上得到保障和巩固[2]。但鉴于女性天然地有别于男性的生理特点以及社会性别形成中文化教育的巨大影响作用,我国目前在女性成长教育方面还缺乏有针对性的青春期女性教育[3]。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优秀、温柔可爱听话的“乖乖女”形象是许多家长对女孩的要求和希望,并以“乖乖女”为成功的目标和理想途径,甚至将其设为标准化的模式。事实上,这种标准化模式的设定极有可能给女孩带来诸多困扰。其一,很容易导致女孩产生强烈的不自信。由于绝大多数女孩很难达到理想期望值,因此达不到理想期望的女孩就很容易产生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的情绪。因此,一味追求标准模式,缺乏赏识的家庭教育,极大妨碍了女孩的人格独立和自信。其二,标准化的模式还会加大女孩的心理和行为的矛盾。这种标准化的要求,对于大多数达不到标准的女孩而言,很容易造成逆反现象,当逆反心理无法平衡且严重冲突时,就会导致其心理问题乃至于分裂型人格的出现。

  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但实际上,学校教育往往只重知识教育,而缺乏对生理和性别的全面教育。由于对性教育认识上的误区,性别教育滞后于女性意识,从课程的设置和落实情况来看,因为受到传统道德和传统意识的局限,性与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序列里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尴尬的角色,在很多地方、很大程度上讲,此类教育形同虚设。由于没有规范有效和具体引导女性意识的教育,女孩正在发生的特有的性别觉醒与性别意识教育的忽视相矛盾。一方面,女孩开始自我意识到自己的女性社会身份;另一方面,女性意识教育的缺失状况又会压抑女性特质的表达,造成女孩对异性交往的困扰、自我认同的困难、焦虑、人格压抑和盲目逆反。

  社会舆论导向的缺失影视报刊等媒体对女性外在美的渲染与强化、因外在美而带来的他人关注与青睐以及不正当的成名与成功等,都会对青春期女性产生影响。她们中的有些人会错误地认为:美是最大的资本,风光是最大的成功,享受是人生的至高追求。但恰恰相反,这一时期正确的追求应该是:得体的衣饰、大方的举止、美好的性格、充实的知识和丰富的才华。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在对青春期女性的教育和影响方面,社会的舆论宣传还没有发挥出正确而强大的导向作用。

  三、对青春期女性教育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在女性成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注重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果实的成熟,需要经过漫长四季的培育和等待,孩子的心理成?L也是如此,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导和帮助。父母通过自己积累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对孩子施以一定的帮助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的成长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家庭是孩子的终身课堂,父母必然成为孩子的终身教师。父母的举止、风范与品格,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成长。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知道青春期是个体发育的必经阶段,需要父母的培养教育和鼓励帮助,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正确的理性思维方式,懂得用爱心和智慧去教育孩子。对于青春期女性而言,培养教育女孩以洁净为美、以得体为美,引导她们树立勤劳、恭谨、谦和的审美观和美德,给青春期女性以良好的示范和教育。父母不仅要对孩子的起居负责,还要对孩子的能力培养负责,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与同龄男孩相比,女孩在青春发育期里,有着特殊、微妙又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产生苦恼、自卑甚至浮躁等情绪。因此,学校要利用自己的教育优势,开办相关的生理和心理讲座,减少青春期的女孩在特殊生理周期和整个青春期的迷茫和困惑,使她们青春期过得健康、快乐、充实、沉静和自信。同时,可以针对青春期女性开展适宜的活动,如引领她们去欣赏歌曲中优美的意境、动听的旋律;向她们推介古今中外优秀女作家的文学作品;适当增加伦理、道德、法制、音乐美学等基础知识教育教学活动,培养青春期女性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回顾翻开历史的昨天,我们能看到,在人类无数个领域中,都曾经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或普通的传奇女性。通过营造有利于女性成长的舆论宣传,使青春期女性真正认识到,充实的心灵、超凡脱俗的气质风采、自信优雅、横溢的才华、完美的人格与性格,才是一个人终生最可贵的财富和资本,才能实现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美丽蜕变。

青春期女性教育问题浅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青春期 青春 女性 问题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