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心理咨询室里的自杀对话引发的思考论文

高校心理咨询室里的自杀对话引发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19

高校心理咨询室里的自杀对话引发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277-01

  一个患有躯体形式障碍的男生,饱受莫名的胃部不适折磨,为了根治胃痛,走访了所在省的各大医院,反复的胃镜检查,两次因为剧烈疼痛而入院治疗,然而花费不少金钱后,所有的检查都查不出任何原因导致他的胃部不适。三年期间他没有一个人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在一个绝望的晚上,他站在出租屋的窗前,想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有一个严重抑郁的女生,她反复的站在楼边或者河边,向父母宣称要自杀,反复的离家出走,反复的自残,她带着迷离的眼神说:“老师,我觉得最近好恍惚,走在路上经常发现背后怎么莫名其妙转出来一个车,吓我一跳,我都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撞到”。她以这样的方式诉说她很痛苦,痛苦到希望自己死去来结束这一切。这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孩,从小跟着孤单压抑的父亲生活,记忆中是父亲关着灯,一个人抽烟的画面,早上醒来,是满屋的烟头和黑暗。如今,她虽然是一名大学生了,但无法逃脱让人窒息的孤单,她无法一个人待着,失眠,害怕,紧张是她的常态,在一些特别难熬的时刻,她想通过一氧化碳中毒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有一个被强迫观念困扰的男孩,瘦弱的外表,厚厚的镜片后眼里闪着坚定的目光:“有时候我自己拿着削笔刀会不知不觉的在做捅自己的动作,然后自己反应过来也吓了一跳。我常常幻想自己死在家里,我要让父母看看,他们都对我做了什么,让我的死让他们后悔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此种种对自杀的想法和念头在高校心理咨询室里并不罕见,尤其是和抑郁的学生工作时,他们基本上都会有或者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然而在咨询室外,他们看起来和普通的学生差不多,甚至有的学习成绩优异,担任班干部或者学生会要职,忙碌奔波于自己的生活中,但是在内心深处,埋藏着他们不为人知的痛苦和孤独。这些自杀风险伴随着来访学生的生活境遇的变化也起伏不定,因此,这一类的自杀风险具有很高的隐蔽性和不稳定性。如果不是学生成绩特别差,或者行为表现特别异常,这类带着自杀风险的高危学生的人格特点和自杀风险很难被人察觉。

  尽管在咨询的某些时刻,这些来访学生可以克服很大的障碍,坦诚的讲述自己的真实感受。然而对于大多数有自杀风险的高危学生来说,更多的不会选择走进咨询室而是默默忍受。也许是常年的孤单和无奈,让他们很容易放弃求助和信赖别人,或许早年不幸的生活让他们习惯了向内归因,很容易为自己的不幸境遇而责备自己,加上极低的自尊水平让他们很难维持较好的人际交往。这些自杀风险学生的心理特质很容易让没有专业背景的老师和同学对他们失去耐心和好感,这也让目前高校自杀风险学生的防控工作的效果大为降低。比如校-学院-班级-寝室等多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体系,目的在于从各个层面及时的发现应对各种心理危机和状况,如果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生活背景,知道他目前的生活中正在面临那些给他带来心理困境的事件,那么就可以更充分的评估一个人的心理状况。然而如果无法从心理上真正的靠近一个人,比如虽然在一起吃饭聊天,但是彼此之间并不真的知道对方心理在担忧什么,就算有一些现实的接触,但是做为心理危机的干预和预警还是很不充分和足够的。有的班级希望通过同学联谊的形式给于性格孤僻敏感的同学更多的鼓励和关爱。然而,当用一般的人际交往原则与他们交往时,往往会遇到极大的挫折。比如那个严重抑郁的女生,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因为对方一句话,或者对方挖了一下鼻子,就可以把原本喜欢的对方一下子看成一无是处,她原本高涨的情绪顿时也会跌落谷底,并马上换上一副冷若冰霜的表情。对那个被强迫困扰的男生而言,因为严重的社交焦虑,他接听电话都是需要极大勇气,虽然渴有人际交往,但是严重的焦虑和紧张让他无法给同学朋友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愿望,担心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即使别人再三邀请,他还是退而却步。当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同学去人际援助这样的同学时,很容易因为不理解而产生误会,使得人际援助从帮助转变成一个不能信任他人的佐证,加深这类同学的不合理信念。在这类学生的各种行为想法背后,往往是脆弱的人格结构和发育水平,以及与其生活经历匹配的自我概念和认知,应对方式等,所有这一切,才是导致学生在面对一些大大小小的人生困境时选择自杀或者产生自杀念头的深层根源。而人格结构是长期形成的,有其稳定性,远远不是几次人际交往或者学生活动可以撼动的。因此,对这类学生的关怀,不能仅仅是依靠外在表浅的帮助,而是需要真正理解学生内心世界,能够给于足够尊重和宽容的专业的爱。

  个体和团体的心理咨询对于个别少数的学生来说,是必须而且适宜的。与这部分学生的工作也给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得以了解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全貌的机会。然而面对大量的学生群体时,咨询和团体活动显得杯水车薪。只有通过开展一些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课程和活动,这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触动一些真正有需求的学生前来求助。同时也旨在宣扬一种宽松,乐观,健康的面对和处理心理危机和心理不适的态度。比心理疾病更让人痛心的是目前大家对心理疾病的讳疾忌医的态度和讳莫如深的偏见。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想杀死父亲的男孩,他已经备受强迫思维等多项心理困扰,然而他还一直声称自己是个心理变态,当他带着自嘲的狰狞的笑容说自己是个变态的时候,也折射出他对自己深深的仇恨和不耻,不能不说这些沉重的心理负担与我们这个社会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和贬低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我们的社会对心理疾病多一些了解,对患有心理病患的人多一些理解和关爱,那么他们康复之路会轻松一点,至少他们对自身心理状态的接纳度会高一点,羞耻感会少一些,社会和自身对个体的接纳会给于他们勇气拒绝在孤独恐惧中承受一切。而孤独,才是在困境中让人最感绝望的来源。

高校心理咨询室里的自杀对话引发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心理咨询室 咨询室 对话 高校 心理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