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论文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27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对照组满意度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心血管系统药物被广泛应用临床中,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就是副作用之一。据相关统计称,世界范围内约10%的住院患者系药物不良反应所致,药物不良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已引起政府及医学工作者的重视[1]。本文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干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7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男39例,女47例,年龄46-77岁,平均(62.4±6.2)岁,病程1-8年,平均(4.9±1.3)年,疾病类型:高血压24例,高血脂21例,冠心病心绞痛10例,心肌梗死12例,心肌炎7例,心律失常9例,心力衰竭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其他22例;对照组86例,男36例,女50例,年龄43-76岁,平均(61.6±5.8)岁,病程1-9年,平均(4.6±1.1)年,疾病类型:高血压26例,高血脂22例,冠心病心绞痛9例,心肌梗死14例,心肌炎6例,心律失常11例,心力衰竭3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其他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了解患者及药物 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防止服用禁忌药物;充分评估患者所用药物性能,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归类、特点、注意事项及禁忌症等,并熟悉心血管药物的剂型、剂量、药理作用。

  1.2.2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规律 掌握各类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了解其促发因素及先兆症状,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早发症状,如发热、面红等,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1.2.3 设置用药流程 接到使用新药医嘱时,护理人员应在治疗单及输液条上标注,配药者了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并将药物说明书保存到《新药说明册》中;同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新药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以便安全用药。

  1.2.4 规范用药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掌握配伍药物禁忌,密切监察配药、用药全程,用药前查对用药患者、药物名称、剂量等;用药前检查药物质量,拒绝问题药品,保证用药安全,用药前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液、输液环境减少粉尘及人员流动,用药过程中遵循无菌原则,药液现配现用;注射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安排输液时,须根据药物性质安排顺序,液体交换时冲管,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及药物种类合理调整输液速度。

  1.2.5 密切观察 药物配伍受浓度、PH值、时间、温度、配药用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及药物中附加剂等因素影响,且患者存在个体差异,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反应,并及时向医师反馈,提醒医师调整用药方案。

  1.2.6 加强健康教育 用药前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所用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安排、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基本处理方法等,并交代饮食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过程,共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为9.3%,对照组为30.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剂量及科学用法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反应[2]。近年来,药物毒性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逐年增多,已引起世界各国从政府、临床到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主要由于中老年人群器官功能减退,抵抗能力差,且多数患有多种疾病,用药种类多,药物互相作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3]。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中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最多,钙通道阻滞剂和心脏病治疗用药次之,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红斑、面部潮红、外周水肿、头晕、失眠、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呼吸困难、凝血异常、肝功能损害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4]。

  思维预见性是决策者根据事物发展的方向、特点、趋势所进行的预测,是思维能动性的表现。护理环节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用药过程中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药物性能及注意事项,用药前核对用药患者、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避免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及用药顺序,尽量减少药物相互作用所致不良反应;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反应,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早期症状,并及时向医师反馈,停止用药或进行对应治疗,并督促医师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发展为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威胁患者生命[5]。

  本文结果显示,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对干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预见性 心血管 心血 药物 护理 不良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