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名物化现象在政治演讲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论文

名物化现象在政治演讲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4-22

名物化现象在政治演讲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157-02

  一、引言

  对于名物化的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以及功能语法都有涉足,但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于功能语法。名物化是生成语法隐喻的唯一最强有力的资源,通过这种方式,过程和特性被重新措辞为名词,他们在名词词组中担当事物的角色而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属性。在各种语篇类型中,名物化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般来说,语体正式程度越高,名物化的程度也越高。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作为一种正式程度较高的语篇形式,其名物化的分布及功能长期以来受到的关注程度较少。因此,本文将基于功能语法理论,对奥巴马就职演讲中的名物化分布特征及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此类政治演讲的意义和功能。

  二、英语中名物化现象及分类

  功能语法学派用一致式来解释语法隐喻以及名物化现象。根据韩礼德的观点,在一致式中,动作的参与者,过程,属性和环境成分分别由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或介词词组来承担,如:The doctor did not care much about the patient,so the patientdied。该句由两个独立小句组成,包含了两个参与者doctor和patient,两个过程eare和die,分别由名词和动词承担。而在非一致式中,过程和属性都由名词或者名词词组来承担,这样由词汇所表达的句子表层意义就与语义上的深层意义产生了不一致,这就是功能语言学家所说的不同语言层面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才最终产生了语法隐喻。如果把上面的句子转换成The carelessness of the doctor caused the death 0f the pa-tient,那么它的非一致式就产生了。前句中的参与者变成了后句中的限定性成分,它的两个过程也变成了后句中的参与者。因此,非一致式是一种间接反映现实的语言结构,而名物化则是非一致式,或者说是语法隐喻的体现。Halliday和Matthies-sen把语法隐喻分为13种,表现为4种现象,即名物化,动词化,形容词化和介词化。基于Halliday的研究,朱永生对名物化的分类进行了简化,把它分为三类:动词的名物化,形容词的名物化以及情态词的名物化。朱的分类囊括了词汇和小句层面的名物化,简化了复杂的语言现象,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奥巴马就职演讲中名物化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基于以上名物化的分类,本文对奥巴马就职演讲中的名物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显示,整篇演讲词汇总量2393个,名物化出现76次,频率为3.12%。其中把过程看作事物47次,把评价看作事物28次,把评价看作事物1次。与其他研究者的数据相比,奥巴马就职演讲中的名物化使用频率远低于科技,法律等语体。其主要原因在于,名物化是书面语的主要特征,其频率随着语体的正式程度上升而上升。就职演讲作为一种正式程度很高口头语言形式,其名物化的频率自然要低于书面语体,但要高于一般的口头语形式。那么在此类政治演讲中,名物化又承担了什么样的功能呢?

  首先,通过名物化,小句的某些成分,如环境成分,参与者等,成为了预设,即作者知道他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他以为读者也知道这个意思,或者认为读者能够通过推理得到这个意思。因此,名物化是实现语用预设的一个手段,通过名物化,小句的环境成分或者参与者被故意省略,使语篇变得更加客观、可信,从而达到演讲者或作者预期的目的。如下面的例子:

  a.I thank Present Bush f10r his service t0 our nation.as well asthe 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 he has shown through this transition.

  这句话中的service和transition分别来自于动词serve和transit,因此本来应该用动词表达的两个过程被概念化和静态化,通过这样的处理,演讲者实际上是想把他的思想强加给听众,即:前任总统确实服务了民众,国家的领导权也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交接。这就基本上容不得听众去思考前总统是否真的服务于民,政权是否完全顺利交接这样的问题,这样,演讲者把前总统的贡献和权利的顺利交接作为一个大众已经接受的事实来呈现,从而偷偷地把自己的意图强加到了听众的身上,使得演讲变得无可辩驳。

  同样,上句中的另外两个名词generosity和cooperation分别由形容词generous和cooperative转换而来,这样小句中的属性转变成了事物,从而形成了一个概念化的客观事实。正如在本节开头提到的那样,名物化过程中,一些环境成分被省略,从而使小句更加客观、可信,因而也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名物化结构能够将小句浓缩成名词性短语,从而减少小句的数量,增加小句中的信息密度。小句的信息密度可以通过与词汇密度的对比获得。Halliday提出词汇密度可以通过实词的词项数除以小句数获得,其公式表现为:词汇密度=词项数/小句数量。如They knew that our power grows through itsprudent use和We use our power prudently,thus enabling itgrows.

  前者为后者的名物化表达形式,前句包含一个小句,按照上面的计算公式得出其词汇密度为10,而后句中包含两个小句,其词汇密度为4.5。显然,通过名物化,小句的词汇密度明显提升,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显著提高。在公众演讲中,演讲者的时间以及听众的耐心都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地运用名物化,演讲者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最后,名物化可以使语篇更加权威、严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话语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从而影响交际目的的最终实现。在就职演讲中,演讲者预期他新的政策能为公众所熟知,同时也期待说服公众能够接受和支持这些政策。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演讲者会巧妙地运用名物化,使语言变得更为严谨,庄重,从而达到鼓舞人心的目的。

  b.I stand here…,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v our ancestors.

  上句通过对两个过程trust和sacrifice的名物化,使演讲的语气变得更加沉重,尤其是名词sacrifice的运用,让听众对先辈们肃然起敬,同时也激励着人们继续投身于国家的发展。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奥巴马就职演讲中名物化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就职演讲中名物化的使用频率相对于科技、法律等书面文体要少,但是也正因为此类政治演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必然要采用名物化去增加信息密度,并实现相应的语篇功能,使演讲更加客观、严谨。名物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就职演讲的语篇功能,是因为演讲者通过把过程转变为事物,使一些非已知的信息转化成为了大众所接受的客观事实,从而比较隐蔽地向听众传递一些信息,使演讲变得更加客观和不可辩驳。

名物化现象在政治演讲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名物化 名物 分布 现象 政治 功能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