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私有化模型:决非国企改革的良方——就《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与刘小玄商榷论文

私有化模型:决非国企改革的良方——就《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与刘小玄商榷

作者:李文汇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6-06


 
    《模型》私有化主张是以以下几个观点为支撑的:
 
    首先是在竞争性市场上,“最适合于市场竞争的所有权模式”的观点。对于什么是“最适合于市场竞争的所有权模式”,《模型》没有明确提出,但不难看出,《模型》的“最适合于市场竞争的所有权模式”,就是私有权模式。在大量的私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破产的事实面前,这种观点可谓不攻自破,这是其一。其二,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曾经有过几种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想适应的、与所有权相关的产权模式(《模型》混淆了产权和所有权的概念),如:私人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合一的产权模式、私人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的产权模式、国有国营的产权模式、国有民营的产权模式等。因此,企业的产权模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并不存在一个在所有历史时期对市场竞争都适合的产权模式。《模型》的该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它之所以提出“最适合于市场竞争的所有权模式”,其实质是为了论证“私有化”的正确性。
 
    其次是“名义国家所有权与实际所有权的分离”,是一种“不规范的产权分离体制”,“会损伤企业的真实竞争力和持续的发展后劲”的观点。本文认为该观点也是不妥当的。依据有三: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民营企业中,也存在“大量短期行为,过度的在职消费和收益分配,不合理的资本交易和消耗等等”,如中国的银广厦、深蓝田、美国的安然集团等,安然的经营者为了自己的高收入,造假业绩,导致企业破产,这还谈什么“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的发展后劲”。二是上述问题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因为在实践上,不管是民营企业或是国有企业,管理的好时这些问题就少,管理不好时问题就多。英国学者迪伦•萨瑟兰说:“近期针对中国大中型企业产权问题所做的研究证明,中国大中型企业的成功改革至关重要的并不是所有制改革本身。这项研究表明,转型经济中的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不是要改变产权,而是要从头开始创建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创建起这些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的体制基础”④。三是在现代企业中,大多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传统经营模式,而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经营模式,存在着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道德风险。《模型》中指出的问题,是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中也存在,而不只是存在于国有企业中。因此以此来论证国有企业应当“私有化”,想通过所有权的变更,而不是在管理上下功夫,解决上述问题,是看错了病、开错了药方,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引发新的问题,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再次是“以企业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民营化,是过去20多年市场竞争下形成的既定利益格局在逻辑上的必然结果。如果对于这样形成的利益格局完全否定,那么很可能会造成市场渐进改革的链条中断,造成大量的经济不稳定和已形成的合理的市场规则遭到破坏”的观点。本文认为该观点是不正确的。其依据,一是中国的渐进改革,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私有化”,而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完善的社会主义改革,其绝不会要求“私有化”。二是在典型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地发生经济危机,这些经济不稳定不是国有企业造成的,却恰恰是《模型》所主张的私有企业造成的。三是既然在“民营化”之前,已形成“合理的市场规则”,那么为什么不进行《模型》所主张的“民营化”就会破坏“已形成的合理的市场规则”呢?因为既会“破坏”,就不会“形成”。四是“私有化”后,劳动者“自由”出卖劳动力、资本家自由剥削工人的市场规则是合理的么?“私有化”的后果难道不是这样的么?《模型》所主张的“合理”的市场规则是什么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私有化 片面性 灾难模型
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择研究
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与创新
试论有限理性假设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浅析有限理性假设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前景探析
香港经济转型和香港港的发展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微小型企业产品价格管理战略研究
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研究
热门经济学理论论文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浅谈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模仿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内
理性思考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经济学发展简史
解读循环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
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关系总论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