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10-11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占据着特殊地位,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和必然趋势,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并在本世纪末呈现出加速发展势头.面对这一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只能以积极的姿态参入其中并努力趋利避害.跨国经营,是我国参入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趋利避害的一贴良方.
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1)促进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经济全球化加速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为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创造了条件,通过吸引外资和利用国际资源,带动我国闲置资金的流动和资源的利用,使生产要素配置趋于合理.
2)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进行多方位投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管理模式,加快我国企业技术进步步伐.
3)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商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有利于带动我国服务业和技术创新迈向新台阶,为吸引、消化人才和人力资源开辟新渠道,提供新的增长点.
4)刺激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各国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我国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和增加贸易机会,进一步增强外贸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5)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已掀起国际并购热潮,大型跨国公司已开始结成战略联盟,迫使我国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推动我国企业向现代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除了给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上述积极作用,也给我国带来了诸如增加金融风险、增加环境治理的难度、增加出口难度、扩大与投资国的差距,增加了国外跨国公司制约我国经济的可能性等负面影响.因此,防范负面影响,使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减少到最少,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日益临近,一种对策就是鼓励我国有条件的企业跨国经营.
2 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企业经营机制还很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突出表现在大多数企业外贸自主权、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权还不落实、不到位,主动参入国际市场竞争受到自身的限制.
2)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乏力.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企业单个境外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为110万美元,这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60万美元、发达国家平均600万美元相比,差距很大.规模问题是一个结构问题,但结构水平的高低却直接关系到效益的好坏.我国对外投资项目规模偏小导致了规模不经济、竞争力弱小等问题.我国目前对外投资项目亏损与盈亏持平面达45%,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3)企业布局不尽合理.我国海外企业大多集中在港澳、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欧洲等地区或国家,约占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一半,在美、加、澳3国的投资额占我国对外投资额的40%左右.在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虽在近几年有所增长,但从整体上看还偏少,影响我国海外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而同一地区过多的企业,出现争客户、自相压价、封锁消息,不仅损害了自身利益,还造成了对中国商品反倾销案的增加.
4)我国企业在技术上还缺乏优势.虽然我国企业的技术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说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还较大.表现在:(1)我国企业还是从发达国家技术引进为主,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输出为辅,且输出的是一些手工艺技术或消化吸收的引进技术.(2)许多高新技术,在我国企业中还是从无到有,而在发达国家企业中却已是从好到精.发达国家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垄断和保护,对技术转让的限制和高额要价,致使我国企业引进真正先进的技术困难重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凭借掌握的高新技术实力进行跨国经营.
5)海外企业普遍缺乏具有较高层次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不少国内投资单位将外派企业工作作为一种待遇,因此,这些外派干部通常抱有临时观念,缺乏跨国经营应有的素质.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不懂国际贸易法和惯例,会外语的,不懂专业知识;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却又不会讲外语,直接影响了效益的提高.主要是缺乏复合型高级涉外经营人才.
3 发展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建议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使现有企业向“公司制”转变.“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已在世界上存在很多年,被国际公认为是一种最佳的企业制度或企业体制.这种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关系、责任制度、管理方式、筹资渠道、经营风险、规模经济等方面都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特点,特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普遍性意义.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需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就要从体制上借鉴和吸收世界上成功的“公司制”经验,加快“公司制”的改组、改造和改制.
2)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国企业集团,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和政策上的扶持.要进行跨国经营,首先要求经营主体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竞争实力,否则将难以承担国际经营面临的风险和高昂成本.综观世界上成功的跨国企业无不是强大的跨国公司.根据我国的国情组建跨国公司不能简单照搬以自我扩张为主的欧美模式,我们应走以企业联合为主的集团化道路.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由一个实力较强的主体骨干企业为核心,联合众多关联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成多层次的企业集团;二是由两个以上实力较强的主体企业为核心层来组建跨国企业集团,这种形式的企业集团资金雄厚、经营范围广,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特别要促进工业型、贸易型和金融型企业集团的有机结合,发挥整体优势.建立比较完善的海外企业投资法规体系,制定《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法》、《境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改、完善海外投资的宏观管理政策,如审批制度、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等.政府应制定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向跨国集团公司倾斜,对其国外收入实行阶段性免税,以加强它们的资金积累;以无息或优惠贷款鼓励海外投资,增加流动资金,帮助公司解决资金周转困难;允许海外集团公司建立准金融机构,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国家还可采用政治、经济、外交手段为跨国集团公司在海外国家(地区)争取国民待遇,保护中国跨国企业在海外的各种利益.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经济 全球化 企业 跨国经营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