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一个都不能少论文

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张淑贤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10-14
摘要:要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将公司治理、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以公司治理为基础,财务治理为核心,财务管理为运行工具,三者缺一不可。为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不但要加强监督与激励机制,更要加强对公司各个层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公司治理;财务治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是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治理结构是规范不同权利主体彼此之间权力、责任、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进而解决公司内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财务治理也是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包括财务权力安排、财务行为激励与约束、财务利益分配与协调,通过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内部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由此可以看出,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基础,它的核心是财务治理,即是以财权配置为中心,安排权利的分布和激励约束的问题。而这些却又不是财务治理独自能完成的,它又必须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以财务管理为保障。因为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是有区别的,财务治理侧重于财务主体的结构性安排和制度性的层面,是公司财富创造的基础;财务管理侧重于控制,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和具体的财务经营活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所以,必须要将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结合起来,来达到公司治理的目的,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使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 、目标及权利的分配
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和运行的重要机制和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公司治理目标进而反映公司整体目标,所以是由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要素来确定的,并随着治理目标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有两种理论模式,即股东单边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股东单边治理理论认为股东利益至上,是按占股东资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设置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其财务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良好的治理和管理、合理经营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化或股票价格最大化。它片面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难以发挥经营者和职工的创造性、影响债权人的积极性、政府、公众的主动性,使公司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失去创造财富的杠杆和源泉、失去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支持。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是当今更为流行的观点,与传统的股东单边治理结构相比,共同治理结构在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方面是有效率的。它认为公司是不同要素提供者之间组成的一个系统,公司的目标是为出资者、债权人、职工、供应商、消费者等所有要素提供者创造财富,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公司的职工可能是比股东更有效的公司监管者,公司应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目的是要制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它所要求的财务目标是使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即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
可见,财务目标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而相应变化,而公司治理结构通过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价值增长过程中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进一步得到完善。
同时,要想达到这些财务目标、公司治理目标以及公司整体目标,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经营效率,进而要求设置好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职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通过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形成各种激励和制衡机制。
财务机制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则要求财务治理建立相应的分层的财务决策的权力。即: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等重大财务战略具有决定权;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在财务上对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方案有决定权;经理人员具有财务战术决策权和财务经营权;监事会在财务上具有财务监督权;职工代表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也就是说,财务战略决策权掌握在股东会和董事会,日常财务决策权和财务执行权掌握在经理人员(包括财务经理)手中,而财务监督权在公司内部分散配置。而这种分层财务决策机制又构成了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并在财务的具体管理活动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二、监督与激励机制
由于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是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都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往往会不一致,产生代理问题。为此,应运用监督与激励机制等手段进行协调, 使二者利益相互统一,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
(一)监督
1、资本结构的监督效应
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通过从股权约束与债务约束两方面来形成对公司的监督约束机制。资本结构的安排实际上就是公司控制权的安排。比如资本结构中最典型的比率关系权益负债率,它克服了控制权在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非此即彼分配的简单、低效的弊端,既能防备投资者滥用权力,又能防备经营者攫取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的行为。 所以,在财务管理的融资决策中,要考虑到股东、债权人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和监督作用。(1)、股权结构两个多元化:“国退民进”的所有制多元化和适当分散的股权多元化。(2)、增加机构投资者,并使他们从消极股东到积极股东。(3)、银行等债权人治理。这些都需要我们开放资本市场、发挥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独立银行体系、建立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等,来强化中小股东、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监督和约束,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2、制度的监督
制度监督的关键是在公司内部加强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监督以及公司的财务监督,建立严格的财务授权控制和分层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监督机制有两个层次,一是治理层次的,由股东、债权人、董事会、监事会对经理层财务活动监督;二是由经理人员对财务业务流程、分支机构财务活动监督。要将两个层次的财务监督有机联系起来,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对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市场反馈信息的吸收过程以及财务状况等进行监督。并且辅之以公司外部的经理市场及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的健全加强对经理人员的约束。最后还应通过制定公司治理原则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监督制度提供保障。
(二)、 激励
公司治理既是一套监督机制,又是一套激励机制,有激励才能产生动力,它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绩效。激励主要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进行,有两种形式:财务激励和非财务激励。前者主要以财务利益为诱因,借助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进行。后者是指财务之外的其他因素,如行政激励和心理激励。其中,财务激励是最主要的手段。
公司的各方参与者都需要激励。1、对股东的激励主要是通过产权激励来实现的。2、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对经理人员的财务激励,而财务激励的核心是设计出合理的经理人员报酬计划包括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等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3、对职工的激励可基于企业的全面预算,采用各种激励手段结合比如效率工资、目标激励,其他还包括参与激励、角色激励、竞争激励等。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公司治理 财务治理 财务管理 风险控制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