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灸法治痛风—热症用灸的临床观察论文

灸法治痛风—热症用灸的临床观察

作者:佚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11-17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值对比  (μmol/L,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典型病例  例1,男,35岁,素有痛风病史,曾反复急性发作4次,本次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6h,症见:跛行,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皮肤发亮,轻触即剧痛,不能着地,只能以足跟行走,在家自服秋水仙碱后腹泻,痛不减,来我院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予上法先行放血,后用点灸笔疗法,治疗完后当即诉患处局部痛减,轻松,行走时稍痛,但足底可正常着地。2h后电话追踪,诉疗效保持稳定,痛稍减,肿渐消,又行上述治疗3次,症状基本消失,可正常上班工作。
   
    例2,男性,老年,因反复发作性单关节红肿疼痛,血尿酸升高7年,复发10h来诊,因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病史,反复急性期应用秋水仙碱,致疗效逐渐减弱,并有明显胃肠道反应,加之血压、血糖高,非甾体类及激素类药物应用受限,前2次发作时外院行局部封闭治疗,本次发作对治疗有失信心,我们用以上疗法,不用西药,1天后疼痛明显减轻,3天局部肿胀渐退,皮肤起皱,疼痛消失。
   
    3  讨论
    
    本病证属祖国医学“痹证”、“痛风”范畴,病至晚期,反复发作,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时,属于“顽痹”范畴。本病多由于正气不足或劳倦过度,或汗出当风,卫气不固,外邪乘虚而入,导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闭阻经脉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4]。本文讨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症见明显的红肿热痛,属于阳热证范畴,但一般阳热证的痹痛症状多见于上部,惟湿热有向下流注的特性,故本证属湿热引起。痛风的治疗以发作期治标,缓解期治本为原则。
   
    目前西医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以秋水仙碱为首选。该药可干扰尿酸盐微晶体引起的炎症反应,抑制血白细胞的趋化性,对痛风具有选择性消炎作用[5,6]。虽然秋水仙碱能使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在较短的时间内减轻和消退,但对关节肿胀的消退作用不大,同时该药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神经系统损害等副作用而对某些病人不适用。加之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反复发作用药,而使其对秋水仙碱的疗效降低,而且痛风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我们考虑用传统的中医药方法对痛风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痛风的形成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功能失调,复因饮食不节,酿生湿浊,流注关节,郁闭发热而为痛痹,故其治法上多以泄热利湿,除痹通络为主。灸法是以艾灸通过对体表穴位和病灶施以温热刺激并以艾叶温窜通经的作用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中医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热症禁灸,但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探索,“热症禁灸”这一禁锢已被打破,尤其以周楣声教授为代表的“热症可灸,热症用灸”的观点与方法已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包括具有红肿热痛典型热痹征象痛风在内的多种热症进行了灸治,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并在灸法治热症中的应用有如下体会:散热解毒:古今中医学者习惯认为灸法为温法,不可用于热症,但是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证明,灸法对火热毒邪有较好的疗效,例如灸法治痛风、乳痈(乳腺炎)、缠腰火丹(带状疱疹)、痄腮(腮腺炎)等效果颇佳,甚至超过西药,即灸法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散解热毒。消散结肿:灸法所消之结包括气血痰湿等各种病理障碍积聚凝结而成的肿物、包块,无论其在关节或肌肉,灸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之所以能消散结,是因它的温通气血,散凝化滞作用,在我们治疗的痛风病例中,消散肿胀关节的效果明显,往往治疗后数小时即可见关节皮肤皱缩,红色渐退。通络止痛:疼痛乃经络气血不通所致,如经络通畅,气血调和则疼痛自除,故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灸法有温经通络之功效,应用得当,对多种疼痛可获立竿见影之效果。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灸法首先改善了病变局部的血管、淋巴的机能,使循环障碍的血管、淋巴管重建,恢复维持细胞生命的物质供应,增强营养,加速代谢,减轻水肿,消除炎症,促进渗出物吸收,由于循环旺盛,带走或中和蓄积于患处的病理产物,阻断其衍进过程,加快恢复;其二,刺激神经末梢及其感受器,提高自身应激能力,促进病理产物的清除,激发全身机能的调整,如在痛风灸治中,我们发现往往灸治后患者感到局部清凉感、轻松感、肿胀减轻感等,这应是患处神经感受器等受物理刺激而得到调整的表现。
    
    本观察病例中,治疗组病例的疼痛及肿胀均在1~3天消失或减轻且无任何药物反应或身体不适,而对照组有3例因胃肠反应停止服药,1例服药3天后疼痛不减改换其他非甾体类药物治疗。
    
    总之,以灸法为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苗头,从本研究来看有较广阔的前景,目前仅从即时止痛与消肿、血尿酸的变化以及未发生任何毒副作用且无明显禁忌证来看,灸法优于秋水仙碱。我们将进一步做临床症状及实验指标的观察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365-373.
    2  邓兆智,熊曼琪.分泌科专病与风湿病中医临床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9-307.
    3  周楣声.灸绳.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8.
    4  吴启富,叶志中.风湿病中医特色治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28-235.
    5  姜林娣. Peter Tugwell.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处理中的循证医学观点2005,22,120-122.
    6  YU TF. The efficacy of colchicines prophylaxis in articular gout~areappraisal after 20 years. Semin Arthritis Rheum,1982,12:258-264.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灸法 临床观察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微生态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学科的研究
浅析泌尿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