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范式演变——以《大公报》研究为例论文

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范式演变——以《大公报》研究为例

作者:李彬 杨芳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8-03

民族国家范式——认同感确立

民族国家,不是由民族组成的国家,它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概念。简单说,民族国家是一种遵循启蒙理性的国家形态和政权组织,其突出特征在于确定的国家疆域、独立的主权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用艾凯的话来说,民族国家既是启蒙的产物,也是“朝向以征服自然为目标的,对社会、经济诸过程和组织进行理智化”的过程的一部分。[25] 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要求在固定的疆域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主权,建立一个可以把政令有效地贯彻至国境内各个角落和社会各个阶层的行政体系,并且要求国民对国家整体必须有忠贞不渝的认同感。[26]

国学者P·安德森在其名作《想象的共同体》[27] 里提出一个理论——作为拥有疆界与主权的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他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而其中提到的“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恰恰就是针对现代的大众传播媒介。正是由于现代媒介的普及与发展,由于报纸、杂志、书籍以及随后的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发达,人们才可能将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想象为声气相通的“同胞”。

按照“民族-国家”的范式,近代历史的要义首先还不在于“革命”或“现代化”,而在于从“文化主义”到“民族主义”、从“文化国家”到“民族-国家”的转型,而“革命”或“现代化”都只是推动这种转型的方式与手段。

这一范式在中国新闻史的研究中虽然零零散散有所涉及,但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大公报》的“国家中心论”过去一般被认为是以“拥蒋反共”为核心的,[28] 现在却认为“存在着明星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但应当肯定的是,其很大程度上出于渴望团结、共御外侮的良好愿望”。[29] 李纯青也评价道:“《大公报》的国家中心论,确实十分重视抗日,这个内容也许是主要内容。用俗话说,就是笼统反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它是爱国的,符合于抗战时期的要求和利益。”[30] 然而这一范式虽然可以解释避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纷争,但据此达成的“爱国主义”共识不足以解释纷繁芜杂的动乱时期。

综上所述,根据《大公报》评价的纷纷攘攘,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历经革命范式、现代化范式和民族国家范式的演化和发展,而在这背后,既有时代变革的烙印,也有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注释:

[1] 徐铸成著:《旧闻杂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4页。

[2] 《与大公报论国事》,重庆《新华日报》1945年11月21日,转载自《新闻战线》1958年1月号。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3册第97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0年,第107页。

[4] 《在野党的特权——再论大公报社论“由新民报停刊谈出版法”》,南京《中央日报》1948年7月16日,转载自王芝琛、刘自立著:《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第212页。

[5] 德山文:《旧大公报剖视》,《新闻战线》1958年1月号,第25~32页。

[6] 谢国明文:《“小骂大帮忙”新论》,《新闻学刊》,1988年第1期。

[7] 刘自立文:《“小骂大帮忙”辩》,《文汇读书报》1998年8月1日。

[8] 吴廷俊著:《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9] 贾晓慧著:《〈大公报〉新论——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3页。

[10]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1] 周正华:《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中国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2] 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二),《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52页,转引自张亦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规范问题》,《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56页。

[13] 胡绳著:《中国近代史诸论》,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学习委员会编印:《中国近代史讲座报告记录》(1955年2月11日)。转引自张亦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规范问题》,《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56页。

[14] 张亦工文:《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规范问题》,《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57页。

[15] 王芸生、曹谷冰文:《1926年至1949年的旧大公报》,《文史资料选辑》第7册第2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第8页。

[16] 王芸生、曹谷冰文:《1926年至1949年的旧大公报》,《文史资料选辑》第7册第2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第18页。

[17] 王芸生、曹谷冰文:《1926年至1949年的旧大公报》,《文史资料选辑》第7册第2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第28页。

[18] 《新闻界人物》(1),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104、143页。

[19] 方汉奇著:《序言》,转载自任桐著:《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评述(1927—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20] [美] 德里克(Arif Dirlik)文:《革命后的史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春季卷。

[21] 罗荣渠文:《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有关近百年中国大变革的一些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冬季卷,总第17期,第44-45页。

[22] 任桐著:《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评述(1927—1937)》,三联书店,2004年,第254页。

[23] 贾晓慧著:《〈大公报〉新论——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摘要。

[24] 许纪霖文:《自有大报风骨在——贺〈南方都市报〉创刊八周年》,转载自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2979。

[25] [美]艾凯(Guy S. Alitto)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页。

[26] 李杨:《“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书屋》2002年第5期。

[27] (美) 本尼迪克波·安德森著,吴瑞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28] 最具代表性的阐述便是张季鸾撰写的社评《读周恩来先生的信》。在该社评中,张季鸾写道:“我们在今天,只希望认识一点,就是:敌我的形势,自己的国力,世界的时机,都绝不容许存一种观念,以为现在的国家中心失败了,还可以再建一个中心,然后将国家再组织再统一起来。这样的事,是必无的……我们希望认识蒋委员长十几年来全力拥护此国家中心,决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国民党,而是为中国建设国家的基础。转载自王芝琛、刘自立:《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第155页。

[29] 任桐著:《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评述(1927—1937)》,三联书店,2004年,第254页。

[30] 周雨著:《大公报人忆旧》,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310页。

主要参考文献:

[1]方汉奇等著:《〈大公报〉百年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王芝琛、刘自立著:《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

[3]任桐著:《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评述(1927—1937)》,三联书店,2004年。

[4]贾晓慧著:《〈大公报〉新论——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5]李彬著:《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新华出版社,2005年。

[6] [美]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 。

[7]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8]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9] [美]本尼迪克波·安德森著;吴瑞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10] [美]杜赞奇著;王宪明[等]合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新闻史 范式演变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论沉浸传播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