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历史学论文 >> 近代早期英国国家财政体制散论论文

近代早期英国国家财政体制散论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12-26


      二、公共借贷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近代初期西欧各国政府开支大幅度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战争的频繁发生、战争期限的  延长和战争费用的迅速增加。由于这种战争消耗大,花钱多,所以每一方都迫切需要“  钱、钱,更多的钱”——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5](P97)但是当时西欧各国却没有一个  现存的体制能够使税入相应增加以应付新的高水平的开支。此外,在战争时期,国家不  仅需要更多的钱,而且需要立刻将钱筹集起来。增加赋税,使之与支出水平相等,这个  办法即使行得通,也无法解燃眉之急。如何使国家的预算最终保持平衡,这是欧洲“新  型君主国”所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西欧诸国为此进行了无数次尝试,但很少取得成功  。[7](P482)英国也是如此,自都铎时代以来,历代国王、政府都常常被不时之需所困  ,为尽快地筹措到急需的金钱而苦恼。例如,好大喜功的亨利八世空怀重振先祖往昔风  采的雄图大志,先后数次遣兵欧陆远征,耗资巨大,但却无功而返。为了筹集空前浩大  的军费,他被迫出售刚刚从修道院手中没收来的庞大教产,[8](P181—192)结果痛失为  英国绝对主义王权建立强固经济基础的重大机遇。[9](P124)伊利莎白女王,如前所述  ,节俭度日,力图维持财政平衡,但其晚年因同西班牙作战欠下一笔巨债。斯图亚特王  朝早期的两位君王在财政上更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与国会争斗不已,结果酿成全面  统治的危机。
  西欧诸国在税赋之外,为筹措金钱开辟了许多途径,如以国家税赋为抵押的短期贷款  、拍卖国有土地、卖官鬻爵、以“年金”形式的长期贷款等等,但这些举措并不能满足  国家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公共开支特别是经费的需求增长太快;二  是国家的信用度太低,一方面拼命借贷,另一方面为了还债就开增新税;若仍不敷需求  就不惜宣布国家财政“破产”,拒付和延付贷款从而酿成社会紊乱。而解决这类问题的  关键在于一个国家除了税收制度之外,还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借贷制度,两个制度合  一方为完整的近代国家财政体系。这种借贷制度的成功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  要有相当有效率的借贷机构,一个是要在金融市场维持政府的‘信用’。”[5](P98)近  代第一个霸主西班牙之所以衰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未觅得一种合理的理财之法,结果  承负了一笔相当于10年至15年的税入的巨债,每年需付的利息就大大超过了政府年总收  入的一半。[7](P496)继之而起的法国也是长期陷于巨额债务之中,难以自拔。只有17  世纪60—70年代,柯尔贝尔大力改革,大幅削减开支,减少征税,开办借贷银行,使法  国国家预算出现了难得的盈余。然而好景不长,柯尔贝尔1683年死后,路易十八便废弃  了柯氏的改革措施,回到了“那种可以随他自己的意愿偿还,而不是由放债人决定何时  抽回资金的贷款”的老路,[7](P496)结果法国国家负债累累,在金融市场上的信誉也  大为下降,最终使其称霸欧洲的宏图大业全然落空。而在荷兰,情形则截然不同。“荷  兰政府不仅可以以更低的利息借钱,而且可以借到更多的钱,”从而使荷兰在西班牙、  法国和英国这类大国抗争时毫不畏惧。其原因在于荷兰政府在借钱、贷款以及发行短期  公债和债券方面完全按照商业运行方式运行,绝少拖欠违约,从而使荷兰的公共信贷享  有完全的信任。1655年,荷兰议会设立了一笔“偿债基金”,专门偿还公债和债券,但  却不受投资者欢迎,因为“含泪收回本金的那些人却不知如何处置这笔钱,不知道如何  为这笔钱再找到一个如此安全,容易生息的去处。”[7](P494)
  英国政府在近代初期与西、法两国相似,长期寻找不到一种合适、合理的理财方法。  例如“英国在1688年前就借国债,但都是短期借款,利息很高。付息不按期,还本更不  准时,有时需借新债还旧债。总之,国家的信誉不佳。”[6](P430)而在1688年革命以  后,英国建立起了一种复杂的公共借贷制度以应付大大增长的政府开支。荷兰这个当时  在经济上是欧洲最先进的国家,再次为此提供了一种模式。[2](P188)1693年,英国政  府与国会首次确立了采用政府长期借贷的原则。1694年4月,政府以8%的利率发行120万  英镑的公债,并将认购者组成了一个被称为“英格兰银行董事公司”(即英格兰银行)的  股份公司。结果大获成功,在11天内公债就全部被认购一空。[7](P500)它的第一份认  股人名单是由国王和王后领衔。[2](P188、189)尽管当时英国社会对此仍存在一定的怀  疑甚至反对意见,[6](P430-432)尽管“辉格党”的历史学家们没有对此给予多大的喝  彩,“但是这个事件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实不亚于1688年事件,因为它使公共借贷  有可能稳妥而经常地进行,从而给政府奠定了一种新的财政基础。”18世纪的一位英国  首相诺思勋爵曾把英格兰银行称为英国宪政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作为一个普通银  行在起作用”——亚当·斯密也写道——“而是作为国家的一个大蒸气机在起作用。”  [2](P188、189)从此以后,英国的公共借贷体系在英格兰银行的操作下,逐步完善,逐  步发展,国家的资信程度空前提高,政府发行的各种证券、公债券成为社会大投资者的  主要投资渠道。不仅如此,英国小的私人投资者对国家债券也是情有独钟,踊跃认购。  [7](P481)“公债的利息准时偿付,不容违约,债权由议会保证还本,这一切确立了英  国的信誉,因而借到的款项之大令欧洲惊诧不已”。[6](P433)
  近代初期英国金融体制和公共信贷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绝非一帆风顺。18世纪20年代西  欧的法国、荷兰和英国等曾遭受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即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  法、英两国处理这一事件显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在法国,政府善后处理政策不当,致  使人们对这场大崩溃所造成的浩劫一直耿耿于怀,给法国政府开辟财源带来极大的困难  ,投资者不敢再贷款给法国政府。[7](P507)而在英国,政府凭借议会的担保和英格兰  银行妥善操作,将投资者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并成功地维系住政府公共信贷的信任  度。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的金融市场恢复正常,此时的英国政府债券的持有者也不愿  意政府偿还其债券,“有钱的大公司及其拥有者(即股东)最为担忧之事莫过于被迫早早  收回其本金”。[7](P509)随着时日发展,英国的国债、公债的数额愈来愈大。据保罗  ·肯尼迪统计,1688——1815年期间,英国战争总支出为2293483437镑,其中借款为67  0559060镑,几占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当时英国国内有一批人对此忧心忡忡,“许多英  国评论家都因为国债的规模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而发抖。”[5](P102)这其中就包括诸  如笛福、大卫·休谟等人,然而他们那种“不是国家毁了公共信贷,就是公共信贷毁了  国家”的悲观推测未成为现实,[6](P432)相反英国再次以巨额的国债为后盾,在英、  法争霸的“七年战争”中占据了上风。法国人包括荷兰人也以为英国政府负债过重,难  以持久支撑,必将迅即垮台。然而事实给予他们无情的嘲弄。英国人对自己政府依旧十  分信任,继续认购各种公共债券。1782年英国政府再次发行公债,数额为300万英镑,  而认购数却远远超出这个定额,达500万之多![6](P432,434)及至19世纪初,有人估算  “欧洲全部公债高达380至400亿法郎,其中英国独占四分之三还多。”[6](P433)而法  国公债数额仅占40亿,便不堪重负了。公共信贷已成为“英国政治的奇迹,使欧洲各国  既惊讶又畏惧,”第二届皮特政府甚至自豪地宣称“这个民族的生机乃至独立建立在国  债基础之上。”布罗代尔感叹道:公债“有效地动员了英国的有生力量,提供了可怕的  作战武器,”它“正是英国胜利的重要原因。”[6](P433)
  西方的经济史家常常将英格兰银行的创立、公债的发行和稳固以及其它金融业的变革  合并称之为“金融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以政府和国会为代表的英国国家政权则起  到了巨大的组织、协调、保障的作用。英格兰银行虽以私人股份银行身份出现但实为国  家银行,它所创置的信贷、投资、公共开支三者相互有机联系的新的金融体制,不仅仅  在英国对外争霸战争中发挥出了神奇的功用,其最大的历史意义还在于构筑起一个坚固  、庞大、有效的金融运作机构,为英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  提供了基本条件。
  英国国家政权功能在近代初期所发生的转变和改善是多重的,上述以税赋和公共信贷  为核心的近代国家财政体制的形成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国际学术界  ,对16—18世纪中叶,英国国家政权所起到的经济推动作用多有论述,如英国国会对18  世纪圈地运动的法律支持和保障,英国政府对专利制度的完善与推广,英国政府对以东  印度公司为代表的海外贸易殖民公司的保护和规范等等。对英国国家在近代初期社会经  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总体评估,尤其是与当时西欧诸国进行对比之后所做出的基本结  论,笔者以为经济史学家克里斯托夫·格拉曼的看法较为公允。他认为商业社会色彩较  重的荷兰是沿着将国家政府的权力降低至最小限度的方向发展;在绝对主义专制色彩较  重的欧洲大陆国家的政府,则以国家利益与封建王朝的利益以及对财政的关心作为国家  经济政策的重心;而在英国,政府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并重,从而使英国国家政权与  百姓之间取得了一种也许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为协调的关系。[7](P448)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马克yáo@①.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4]尼尔.女王伊丽莎白一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6]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M].北京:三联书店  ,1993.
  [7]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王晋新.都铎王朝对教会地产的的剥夺及其历史意义[J].历史研究,1991,(2).
  [9]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土下左土右土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早期 英国 财政 体制
最新历史学论文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探讨
试论应用于历史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
探析高校历史学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浅谈历史学角度下我国茶的发展历程
析淮南王刘安被控叛逆的历史成因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酒泉地区的史前文明研究
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回顾与思考
论手卷的展观方式
宾阳发现的一通施氏家庙碑
热门历史学论文
林则徐禁烟运动新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穿过历史迷乱的眼神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其影响的研究综述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汉代的女权
中西古代“大一统”理念之比较
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格局变迁的影响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我看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