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关键因素探讨论文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关键因素探讨

作者:王东武 谢文峰 程金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26
摘 要 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阶段以及关联方和关键因素,提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和措施上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成果转化 模式 关键因素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科技活动主体的高校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互相把对方的“生产”活动纳入自己的活动范围,并成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也应更有效地依托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注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加大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服务力度。总之,高校要通过多种形式与政府、企业等组织进行合作,提高科技开发水平,加快转化速度,努力形成“多赢”局面。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我国每年都取得数以万计的最新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科技成果每年就达3万多项,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显示出了我国的科技潜力和实力,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同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后,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而真正形成产业的还不到5%。国家知识产权局2003年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的调查资料显示:高校为了独占市场而申请专利的动机比重不足1/3。目前,在高校明显存在专利申请量年年上涨,但成果转化情况令人担忧的现状,这样势必影响到技术进步。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加快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一定时代的实践主体基于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条件,为了提高或扩散技术、促进和发展生产、丰富和改善生活,在研究、开发、试验、生产、营销等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已有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突出强调已有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产业化生产、社会化普及。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经过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的传播、技术的应用、应用结果反馈与改进等环节,这是一个随时间螺旋式推进的过程。
阶段I是技术开发阶段。主要是研发人员通过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产生出创新思想和技术设计思路,并通过一定渠道使其广为人知。此阶段可能涉及到研发者和技术潜在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阶段II是技术推销阶段。同时涉及技术开发方和技术使用者,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地交流使两者对技术的功能和评价达成某种共识,使技术的潜在使用者能够采纳或至少了解该技术。
阶段III是技术应用阶段。一般而言,这一阶段技术开发方应该仍和用户保持联系,以跟进技术使用状况,提供必要的后续技术支援。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和关联方
成果转化有多种模式,根据成果的性质和类别差异、具体的转化途径、关键因素和过程也有很大差别。在总结大量实际案例和有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
启动阶段(选题立项):发端于高校教师通过对市场或社会需求的把握、或通过申请国家公开招标的课题(纵向课题)、或接受企业委托(横向课题)而确定研究题目或方向。
研发阶段:一般情况下,研发工作在高校中独立进行,企业很少参与。其结果就是产生实验室成果。此阶段,如果技术中介机构开始介入,并在技术供需双方开展双向服务,则可加快对技术的了解和价值评估上的认同度。
中试阶段:在科技成果真正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前,中试环节非常重要,但在目前,中试却经常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成功的新技术中试,需要除高校和作为潜在技术使用者的企业之外,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应积极介入和推动。
工业化试验和产业化合作阶段:通过中试的成熟技术,就可以在大学和企业的协商下投入工业化试验和生产。在实践中,有时出于分散风险或融资的需要,一些专门的投资机构会参与到产业化的合作中来。
在上述模式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主要的相关方包括政府、高校、企业、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
政府: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律环境和条件,同时还直接为高校的科研任务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近年来,政府主导下的技术市场、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园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校:是科技成果提供方,他们逐步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其内部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科技政策,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成效。
企业: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也是体现科技成果最终效益的实现者。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与高校开展科技合作。企业通过向高校提出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市场信息,并提供研发经费实现与高校的科技合作。这也需要企业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注重自身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可持续的增值创新。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 科技成果 转化模式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