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从资产减值转回规定的演变看其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论文

从资产减值转回规定的演变看其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作者:喻凯 刘惠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5-12
摘要:2006 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对于资产减值制度而言这一规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资产减值转回规定的演变,结合案例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制度的变化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进而探讨新准则中资产减值有关规定的意义。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上市公司 利润影响

一、引言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下简称“旧准则”),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998年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资产减值的范围增加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由此扩大成了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执行资产减值相关规定。旧准则还规定“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当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不但单设《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 资产减值》,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涉及相关资产的减值问题。依据新准则的规定只有部分资产可以转回,《资产减值准则》中涉及的资产、生物性资产准则等均明确规定不得转回(具体规定见表1)[1]。
表1: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表
资产名称 计量属性 已确认损失转回
《资产减值》准则涉及资产 可收回金额 不得转回
存货 可变现净值 可以转回
消耗性生物物资 可变现净值 可以转回
生产性生物物资 可收回金额 不得转回
公益性生物物资 不作减值处理 ——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计量) 可收回金额 不得转回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公允价值 未明确规定
建造合同 成本 未明确规定
所得税资产 应纳税所得额 可以转回
未担保余值 公允价值 可以转回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 不作减值处理 ——
融资产(摊余价值计量)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可以转回
融资产(权益工具投资及其相关衍生金融工具)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不得转回
石油开采权(探明矿权) 可收回金额 不得转回
石油开采权(未探明矿权) 公允价值 不得转回
(资料来源:张旺军.资产减值会计新政策解读.财会月刊, 2006;8:27)
由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存在着利润管理的可能性,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一直是会计规范体系中的一个焦点。新准则明确禁止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是资产减值制度新的突破,此项规定将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新准则是否能完全遏制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旧准则中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究竟对上市公司的利润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资产减值》的出台与实施又将对上市公司产生怎样的短期和长远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旧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旧准则允许资产减值的转回并且规定转回金额增加企业当期的利润,从而为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转回制造虚假利润开启了方便之门。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诸多的监管,而这些监管又往往以较为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迎合管制,必然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有关学者对资产减值准备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视角进行了实证研究,较一致地得出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结论。向凯(2004)对我国配股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实证研究表明,资产减值与坏账准备项目和经营性应收项目等两个项目是以配股为动机的盈余操纵的主要手段[2]。赵春光(2006)对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3]。
近几年,某些上市公司趋于自身利益的驱动,大玩“减值冲回”游戏,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熨平”企业业绩,从而达到保牌、摘帽、增发、配股目的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如:ST科龙2000年净利润为负6.78亿元;2001年的净利润为负l5.56亿元,其中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6.35亿元;在面临3年连续亏损必须退市的压力下,2002年ST科龙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其中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了3.5亿元。
为了进一步了解旧准则中资产减值规范执行的效果,笔者对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股票池”中的300家被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2005年中报进行了调查分析。据统计,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三项合计数占公司2005年中报税前利润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公司共有34家,比例达到100%以上的主要包括G华新、爱国股份、陕国投A、华北制药等7家上市公司,其中G华新高达570.97%,爱国股份高达554.64%。通过调查表明,许多公司2005年前半年度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差异悬殊,进一步分析其会计报告,可以发现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随意性很大。以G华新为例。该公司近五年来计提减值准备情况如表2,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3年G华新计提减值准备余额变化幅度平缓,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然后2004年时却出现了突变,相比2003年减值准备余额竟翻了将近四番。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不能排除资产确实减值的可能性,但更有可能是公司以此作为利润调节的手段。G华新(专门从事水泥的生产和销售)所从事的行业因投资需求的拉动呈现出近年来的景气高点,但它却仍在当年高额计提减值准备,则很有可能在此后行业景气下滑的年份里大幅度转回以往年份计提的减值准备,以资产减值准备为手段进行利润平滑化处理。
表2:G华新2001年至2005年计提减值准备情况表(单位:元)
年份 2001.12.31 2002.12.31 2003.12.31 2004.12.31 2005.6.30
减值准备余额 35066161.72 39486567.56 41326726.07 159344584.6 157982984.6
(资料来源:根据wind资讯金融终端提供数据整理所得)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资产减值 上市公司 利润
最新公司研究论文
公司内部控制探讨
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路线研究
公司金融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抖音短视频的IP经济模式
华为手机供应链整合能力研究
小米社群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海尔智家为例
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关系
论强化集团内各级投资公司内部审计
热门公司研究论文
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重组研究
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研究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面面观》
出资欺诈的诉讼途径
《银企信用扭曲的根源与治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浅析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中国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