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手稿》与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论文

《手稿》与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

作者:孙书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11-15

二、《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思想与童庆炳的文学审美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与以往历史上一切哲学的根本不同就是引进了实践的范畴,以实践为逻辑起点讨论人与人类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朱光潜先生肯定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重要地位,他说:“对马克思的论‘劳动过程’的这段文章对美学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因为如果懂透其中的道理,就会懂得这个实践的观点,必然要导致美学领域的彻底革命。” [4](p10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过程”所作的总结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的变换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动作作用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6](p177)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强调,劳动也就是实践在人从动物中分离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人在实践活动中与自然的主体、对象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具有人的印迹,成为“人化自然”,同时人也在劳动实践中改造了自身,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完成“自然的人化”。在《手稿》中,马克思把“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过程表达为“人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的人道主义”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主体——对象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与动物完全区别开,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在活动论的框架中研究文学,具有明显的审美实践论的特点。文学活动论是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得以建构的理论构架,从文学活动论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实践美学对童庆炳的影响。他曾援引《手稿》中的以下论述作为自己理论的依据:“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他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 [5](p46)这段话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先生则把这种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称为“人的生活活动”。为了清楚地说明人的生活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直接区别,他又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编第五章中对“劳动过程”问题所作的总结与《手稿》中谈到的人与动物的五点区别为基础,指出人的生活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十分明显:第一,人的生活活动是人与自然的交换过程;第二,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第三,人的活动是富于美感的。他由此得出结论:“在生活活动之外,在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体验、和改造之外就没有人。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既然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那么,人的任何一种生活活动都是它的某种存在方式。而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一种存在方式。” [3](p48~49)然后,先生把文学活动放在整个人类活动的系统中,具体考察文学活动在人的活动系统中的位置,认为文学活动是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可以看出,先生把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称作人的生活活动,他所说的“人的生活活动”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实践活动。由此他把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引入文学的审美活动中,而他对文学的解读从此具有了实践美学的纬度。这样,在童庆炳的文学观念中,不再仅仅用单一的认识论的、哲学的方式解读文学问题,不再提“文学是什么”这样的哲学层面的问题,而要提“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如何进行的”这样的文学实践层面的问题。应该看到,这种变化对于中国当代文论而言并非细枝末节的变动,而是哲学基础的变更。根据当时文论研究的实际情况看,用认识论的单一视角来研究纷繁复杂的文学现状,已经不能胜任文学发展的要求,而且,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哲学、社会学方法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们的局限也是明显的,它们不能深入到文学活动的内部,无法揭示文学的内部规律。时代提出要求,要求哲学层面的根本变化,童庆炳应和时代的要求把马克思的实践美学思想与审美论结合在一起,构成富有特色的实践的审美特征论。

童庆炳在“文学活动是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的实践论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实践美学中以实践为联结点的主体——对象样式,深入到文学实践活动的内部,论证了文学活动的结构关系。他说:“人的活动的要素共有两个:主体及其能动性,客体及其属性。所谓活动就是这两个要素之间所产生的复杂关系。具体到文学活动,其要素是四个:第一主体及其能动性(作家),第一客体及其属性(生活),第二主体及其能动性(欣赏者),第二客体及其属性(作品)。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两组关系,即第一主体及其能动性与第一客体所形成的关系(作家与生活的关系),第二主体及其能动性与第二客体所形成的关系(欣赏者与作品的关系)。” [3](p62)可以看到,在文学实践活动的框架中,由文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出发,他的文学审美活动论紧扣文学实践活动中的两组主客体关系:作家——生活;读者——作品关系进行论证,是明显的实践意义上的主客体。文学的主客体关系作为文学审美特征论研究的视角之一,对文学现象的当代性解读也以主体——对象样式为根本样式,以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统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充分注意了主客体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特性。实践意义上的主客体与认识论层次的主客体关系不同,主体与客体不仅仅是反映与被反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互动过程。正是因为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建立在实践意义的主客体基础之上,所以文学创作和接受不再是一种平面的反映,而成为流动的过程,因而也才使得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文学成为可能,为进一步研究文学实践活动中的深层规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3、童庆炳.文学活动的审美纬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4、朱光潜.美学拾穗[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

7、童庆炳.审美是人生的节日[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8、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手稿 童庆炳 文学审美特征 文学 审美
最新现当代文学论文
以中国部分现当代小说为例探索何为文学经典
寻找小说的诗与远方
微型小说《走出沙漠》阅读鉴赏
颜歌小说研究综述
合阳方言中量词“个”的语音浅探
试析现代汉语中的“有点儿”和“一点儿”
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细读老舍《茶馆》的语言之恨、传统之殇
从庄子的“言意观”看当代文学的“主题先行
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阐述
热门现当代文学论文
《骆驼祥子》中的人道温情与启蒙立场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
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探幽
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
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