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女权主义疗法在中国的运用环境初探论文

女权主义疗法在中国的运用环境初探

作者:叶 娟 黄 远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2-07-07
  【摘 要】本文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状况,对女权主义疗法在中国运用的环境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女权主义疗法; 心理治疗; 性别角色; 中国化。
  
  女权主义疗法是一种以草根方法发展起来的疗法,它反映了女性所出现的挑战和需要( Brabeck&Brown,1997) 。其开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的妇女运动。在了解女权主义疗法以前,我们需要澄清一下,女权主义疗法并不是绝对地宣扬女性权利,亲女性而反男性的,而是通过对性别角色的分析和重构,实现所有人(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当然这种公平是相对的公平,旨在于帮助人们勇敢地选择和获得自己应该拥有的权利或者义务。
  
  女权主义强调社会文化中的因素对人们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那么,我们在实际使用女权主义疗法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社会环境中相关因素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一、社会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制度下,女性长期处于被动和被压迫的地位,虽然也有很少一部分女性曾经获得过权利或者说尊重,但是从大环境来讲,女性还是处于弱势的群体。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受到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中国女性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人们对于女性的尊重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受到中国文化中长期存在的封建色彩的影响,在一定层面,女性仍是处于弱势的群体,社会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女性的影响仍然很大:
  
  首先,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要求男性具有坚强、能干、理智等个性特点,并且要求男性具有高成就动机; 而要求女性温柔、贤惠、善解人意和细腻敏感,并处于服从、附属和被动的地位。这是传统文化中很典型的性别角色意识。就我国国内通行的历史课本来看,被记载的女性仅有 12 人,而男性则有 490 人,尤其是中国的史书《二十四史》更是男性的活动史,没有女性的地位。
  
  其次,现时代虽然经历着女性地位逐渐提高的过程,但是就我国文化工作的宣传上,并没有很好地推动这一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媒体虽然在鼓励当代女性更新观念、勇于开拓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专门为女性开设了很多积极的专题节目,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仍然有一定的性别偏见的成分存在。
  
  有研究者对中国八家主导报纸的新闻进行研究后发现,男性新闻人物占 84%,女性新闻人物仅占 16%; 关于新闻人物的角色,在党政官员中,女性只占 6%,在专业人士中,女性占 21%,而作为家属女性竟为 98. 14%,主导新闻对女性社会贡献的报道与女性的实际贡献不成比例。
  
  二、对“男女平等”的误解。
  
  虽然较长一段时期以来,社会都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不可否认,人们对于“男女平等”和“女权”仍然有很多的误解。比如有的人认为“男女平等”就是很绝对的平等,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忽视了两性的不同特性和不同的分工,一味地追求男女平等。
  
  而所谓的“男女平等”需要从多元的角度来客观的分析,不把两性绝对地放在两个极端,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防止用男性的角度来看女性而用女性的角度来看男性。说到“女权”或是“男女平等”,常常有的人就认为是“大女人主义”,也许是一开始就习惯了将女性放在低于男性的位置上,所以一说起女性要有平等的权利了似乎就是女人要做主人,要压迫男人。其实“女权”不过是说女性应该拥有的权利,比如获得尊重的权利和选择的权利等。
  
  三、“双性和谐”观的出现。
  
  在现阶段的中国,虽然女性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在全国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潮影响下,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在“双性和谐”的基点上努力实现女性在社会角色中的新定位。著名作家迟子建有关女性命运和两性关系的小说,既瓦解了男权化文学叙事,打破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又勾画出了一副双性和谐的世界文化秩序新图景。在她看来,男女两性世界是互依共生、互助共建的关系,她认为“上帝造人只有两种: 男人和女人,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相依相偎才能维系这个世界。宇宙间的太阳与月亮的转换可以看做是人世间男女之间所应有的关系,它们紧紧衔接,不可替代,谁也别想打倒谁,只有获得和谐,这个世界才不至于倾斜,才能维持平衡。”同时,女性角色的重新定位,也会给男性角色的重新定位带来良机,以真正实现两性性别角色的公平和公正。
  
  四、“平等”关注的阶层偏向。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在谈及追求女性权利平等时,社会各阶层存在着一定的偏向。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似乎更多关注的只是中上层女性的生存状态,而对诸如打工妹、下岗职工、农村妇女这样的下层女性却少有关注,这些人恰恰是中国女性的最主要群体。虽然文学作品并不能代表社会的全部,但是可以反应社会文化中的一定趋向,所以也是值得让我们深思的。一方面,我们期望教育中能够很好地实施性别平等教育,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容易忽视社会中一些群体受教育的局限性。
  
  这就对女权主义疗法提出了挑战,要求治疗师和来访者建立平等、共同参与的关系,同时充分细致地考虑阶层背景,从多角度来进行考虑。
  
  五、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在社会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有的女性比较愿意回归到家庭的照顾上,那么我们也不能强求她们一定要有事业发展或更多选择; 另外,我们要考虑到一个疗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也一定会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还有,女权主义疗法在国内并没有广泛的运用,一个新疗法的使用和这个国家的文化以及人们的特质都有关,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和传统的一些疗法进行整合,因为没有一种疗法是能够绝对地通用于所有情况的。目前国内使用女权主义疗法的案例甚少,还需要从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女权主义疗法中国化的技巧。
  
  【参考文献】
  
  [1 ] [ 美 ] Gerald Corey. THEORY AND PRACTICE OFCOUNSELING&PSYCHOTHERAPY( 7th Edition) [M]。 石林,等,译。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赵树勤。 女性文化学[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徐杰玲,李曦。 新时期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教育问题的反思[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 5) .
  
  [5]马锦华。 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 教育评论,2000,( 6)

论文搜索
关键字:女权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