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论文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02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

  一、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性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具有科学性,是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理论思想。

  (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以及他的全部理论都是以"人"为出发点的,这里的人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他通过对黑格尔"理念的人"的反思与批判,发现黑格尔的人"不过是被抽象地思想出来和通过抽象而被产生出来的";而费尔巴哈的"人"则是离群索居的抽象的"类"的概念。马克思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中考察人,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即"现实的人"。这里"现实的人"既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理念的人",也不是费尔巴哈的那种"抽象的人",而是指所有生活在社会中的有生命的个人,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不断地从事着实践和生活,因而是客观存在的、在历史中行动着的人。这样的人是被他所依存的社会所规定的,同时又能动地建设和改善着社会,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与意识存在物的统一体,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体[2]。马克思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个人的生活现实,揭示个人从现实生存条件中解放出来的历史过程,实现了对以往哲学的根本变革,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人,使自己的"以人为本"思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以人的实践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就在于他把理论建立在现实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基础之上,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人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贯穿于其理论的始终,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就是以实践为基础来释义人的。

  马克思十分重视人的实践。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正是实践活动不断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使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人们也是在实践中创造和生产了人的社会关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正确的实践观点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得来的,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者虽然把实践理解为现实的感性活动,但他们所理解的感性活动不过是饭食、起居、经商等日常生活的活动,改造世界的这一重要实践内容仍在他们的视域之外。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前人之所以没有正确地理解实践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人有目的的活动,它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客观过程。不能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实践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内在矛盾是以往旧哲学不能科学地理解和揭示实践本质的关键[2]。

  马克思正确地阐释了人的实践。他指出实践是人生存、发展、进步的基础,也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实践活动为人类创造了物质生活资料,为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人类通过生产实践,一方面改变着生产的对象,使原始的自然环境变为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改变着生产的主体,改变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就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和动力作用,人的生存及其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三)用辩证的方式阐释"以人为本"思想

  首先,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和手段。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第一次真正科学地肯定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并从价值主体的层面上指出人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也是手段的辩证思想。其中目的是人的头脑中预定的活动结果,是人的需要的反映。目的是主观的,它需要在外部对象中实现自己,就必须借助客观的手段。手段则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主观目的而采用的方式、方法、途径,手段是目的在客观对象中实现自身的中介。

  在马克思前人的理论中往往把人的目的与手段割裂开来,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每个人是手段的同时又是目的",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这一辩证思想。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人自身互为目的和手段,其二是人与社会、他人互为目的和手段。就是说每个人要把自己作为目的,就必须将自己作为本身的手段以及他人和社会的手段。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这两种情况在两个个人的意识中是这样出现的:(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只有为自己而存在才把自己变成为那个人而存在,而那个人只有为自己而存在才把自己变成为这个人而存在。"[4]   马克思科学而准确地揭示了人的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在肯定目的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手段的重要性,要将二者统一起来。而如何能将二者真正统一起来呢?马克思指出其中关键在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在原始社会由于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决定着原始人群每个人必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对抗的出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反而被分割开来。从奴隶制到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剥削阶级作为目的而存在,被剥削阶级却失去了主体地位,被手段化、工具化。"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5]而造成人的目的与手段相分离的根本原因是以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人的目的与手段真正相统一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使广大劳动群众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是目的,但要想实现人人都是目的同时人人也必须是手段。当然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由于按劳分配形式的存在,人的目的与手段并未真正的统一,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阶段,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成为现实,人的目的与手段才算真正的统一。

  其次,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

  社会历史是人活动的结果,也是人活动的客观前提条件,这就决定了人在社会历史中扮演着剧作者和剧中人的双重角色。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体现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能动性,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则侧重揭示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受动性。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中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辩证思想很好地说明了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作为"剧作者",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能动性的活动。人的这种能动性首先表现为他活动的自觉性,也就是意识性,能够意识到自己同周围世界的区别,"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6]其次能动性表现为人活动的目的性。人的活动都是经过头脑思考的,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此人的能动性活动不仅有把自己同周围世界区别开来的自觉性,而且具有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进行活动的目的性。因此马克思会有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论断。另外,能动性还表现为人活动的选择性。人总是在既定的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空间面前,经过权衡、比较做出各种选择。正是人的能动性使人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成为历史的剧作者,根据自己的目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自觉的能动性活动。

  而作为"剧中人",人在社会历史中又不能想怎样活动就怎样活动,人们的能动性活动是受到诸多条件限制的。会受到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物质财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类历史积淀的精神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制约。"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这就说明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除此之外,人们的能动性活动还会受到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社会历史规律是由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创造的,它一旦形成就成为其运动规律的物质力量,规范着人们活动的性质、广度、深度,它同自然规律一样是客观的必须要遵守的。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价值规律等等,人们只有遵守并正确运用这些规律才能使能动性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正是以上这些客观的条件使得人成为历史的剧中人,不能够随心所欲的创造社会历史。

  马克思关于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论断充满了辩证的思想,他一方面强调人创造社会历史的自觉能动性,同时也提出制约人创造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人在社会历史的创造过程中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超越以往人本思想的可贵之处。

  最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中的辩证思想。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的奋斗目标,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理想和目标本身就意味着它同时也是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着理想与现实,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统一。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理想是以现实为基础,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对未来美好状态的设计和构想,它是一种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可分为近期理想和长远理想,长远理想是在一个个近期理想变为现实的基础上实现的。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就属于长远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是在全面考察当时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它标明了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基本方向,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向着这一理想迈进。然而如何才能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变为现实呢?马克思指出只有到了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财富极其丰富、阶级差别逐步消失等共产主义的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真正的实现。这就是说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当前我们必须将这一伟大的理想扎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中,为理想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树立一个个近期理想,并努力把它变为现实。因为现实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多大的可能性空间,人就有可能在多大范围、程度上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样相信随着一个个近期理想的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长远理想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在我们实践生活中能够体验到的现实[8]。

  综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实践为首要基本观点,辩证的阐释人的科学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绝对正确的终极理论,它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二、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正好是整个世界处于战争与革命的时期,资产阶级以其强势力量席卷全球,逐步巩固其统治地位,更激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平等自由的社会体制成为无产阶级民众的迫切要求。因而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焦点主要就是无产阶级民众而非全人类,马克思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入手,更多的关注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解放事业和革命斗争。他批判资产阶级的残酷本质,号召人民起来革命,预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但遗憾的是世界史并没有沿着马克思的预期设想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虽然在东方的落后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就发展最好的我国而言还仅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这并不能说马克思的论断错了过时了,只能说明由于历史条件的改变,一些理论出现了历史局限性。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注定会有时代的烙印。一些个别的理论只适合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一旦条件消失了,那么这些理论也就会失去意义。马克思只能根据当时的现实去认识、预测,但是无法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3]在马克思看来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要随时随地的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在我国建设发展的今天一方面要继承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同时也要进行理论思想的发展创新。"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的烂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3] "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的规律强加给人类。"

  通过以上几部分的评述,深化了我对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解,这样科学严谨的思想是需要我们弘扬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去创新发展。我们党一直以来都坚持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继承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新情况新的发展要求进行的一系列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

论文搜索
关键字:马克 主义 思想 理论 特征 马克思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