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论文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23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成为当务之急。

  一、信息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模式的失却: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主要动因

  1. 信息技术的兴起:发端于外的诱因

  20世纪80年代,信息产业快速兴起,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被迅速出现的遍布全球的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他们彼此同化,相互交融,并由此形成新的社会,提出惊人的教育需求[1]。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我国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互联网使用率超过96%。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

  在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大脑发育和学习方式日益受到手机、互联网等互动媒体的影响,他们的思维灵活而跳跃、创新而开放,他们独立自主,喜欢自己思考和判断,他们喜欢合作,愿意在相互探讨中被说服。他们习惯了多任务,学会了处理超负荷的信息,他们热衷于尝试新事物,又能迅速转向,他们喜欢互联网交互式的沟通,并乐于享受从中获得的刺激和满足。他们愿意学习,但只想学他们必须学的东西,而且只想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他们希望大学既好玩又有趣,能让他们享受发现事物的乐趣[2]。

  在教育领域,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学媒体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黑板和粉笔辅以纸、笔、图片、标本、挂画等视觉符号为主的第一代教学媒体,70年代收音机、录音机、电视、录像机等视听技术为主的第二代教学媒体,80年代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第三代教学媒体,90年代互联网为主的第四代教学媒体,直至21世纪无线网络覆盖下的全面数字教学媒体,我们已经经历了五个教学媒体发展阶段[3]。但教学媒体的演变,并不必然引起学习方式的革命。研究表明:只有当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因媒体的不同发生明显差异[4]。因此,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发生实质性影响基于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新的媒体成为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网络新生代的学习需求昭示着信息技术化向信息社会化的蔓延,进而为新技术作为教学媒体的运用创造契机,在信息技术媒体的运用过程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备受挑战,其传统权威地位遭遇威胁,进行教学模式变革,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传统模式的失却:源自于内的动因

  高校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强调刚性、统一,注重灌输、填鸭,不利于学生学习自由的获得,个性、创造性的张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很难符合网络新生代的胃口,与其最为习惯的自然学习方式之间出现了一条日渐增宽的鸿沟,倘若不对网络新生代的学习要求加以重视,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层变革,问题将更加凸显。

  “互联网不仅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信息垄断权,原来通过封锁或有意识传递某些消息,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和道德的做法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根基。”[5]不同的政治立场、文化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网上云集, 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调查显示[6],近50%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太满意,1/3的学生喜好程度一般,1/3的学生则根本不喜欢。47.6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程度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教的好,而35.06%的同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满意的原因是“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没有太大实际意义”,16.11%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重复”,20.66%的同学将其归结为“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24.60%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老套,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仅12.4%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适合,对于考核方式的建议,认为应以开卷考试(49.7%)、撰写小论文(29.4%)为主,而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已严重不符合学生需求(仅17.2%的学生赞同)。在课程成绩的计算办法中,43.1%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高达64.0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可见,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已经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教学有效性遭到质疑。

  在新势力的崛起与旧教育的失却中,我们不得不思考:传统教学的出路在哪?“社会力量的大潮将会横扫高校,以不可预见和令人无法接受的方式变革高等教育,创造出新的教育结构形式来挑战我们关于大学的经验与观念。”[7]美国密歇根大学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认为,“传统的‘以防万一式’(just in case)的教育已经被‘及时式’(just in time)的教育取而代之”[8]。信息化时代的大学所要培养的不再是农业社会的知识积累型人才,也不是工业时代的问题解决型人才,而是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富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必须在模式的变革中寻求突破,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高效、共享、互动的特点,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中,主动创新,满足学习需求,达成学习目标。

  二、政策推动的成效与深层变革的乏力: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基本现实

  近年来,在宏观政策的推动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变革“由点及面”开展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这种“外发型”变革终因缺乏“内生型”动力困惑众多。

  1. 政策推动下的教学改革“点面结合”,成效初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在宏观政策中得以关注。

  1980年7月,教育部在《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80)教政字010号)中首次强调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要求“学校应该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尽可能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育,提高教学效果。”1991年8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教社科〔1991〕2号)再次提到“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当开展电化教学。”1996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教政〔1996〕9号)提出“要注意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影视音像资料,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学的内容和空间。”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要求高校“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要求“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抉择。

  从80年代的“辅助教育”,经过90年代的“积极利用”、“充分利用”,直至21世纪成为“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直接推动了高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实践,比如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幻灯片、电教片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90年代开始运用课件、音频、视频、互联网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进入21世纪,无线网络设备逐步运用并开启的移动教学模式。以“05方案”实施为契机,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1)教学资源建设全面推进。由教育部社科司主导建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教师基本状况数据库、教育教学测评系统(软件)、专项申报评审平台和教师培训管理系统,研发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并在全国100 多所高校使用[9],建设了一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开展了“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等评选,形成了教学示范。海量教学资源的建设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2)教学模式改革取得进展。基于信息技术,一些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如南京师范大学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采用在线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形式由固定课堂向全天候课堂、学习形式由单向被动型向双向互动型、教师角色由单一课堂教学型向课堂引导教学与实践教学兼备型等三个“转化”[10]。大连理工大学以“多维立体、整体协同、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将开放式教学资源建设与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深度融合,形成了“开放式”教学模式[11]。北京理工大学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开发了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辅助教学游戏软件“情商加油站”,以游戏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2]。复旦大学协同北大、人大、交大、华东师大等10所高校17位教师开设了MOOC模式(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增进了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学效果,等等。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突出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强调教学媒体与教学对象的互动,并且呈现出由点及面、从“教”到“学”的转变。然而,变革仍然面临现实困境。

  2.“内生”动力不足的教学模式变革难以深入,困惑众多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既不深入也不彻底,热衷改革的高校不多,且已经开展的教学改革,多属外部支持性工作,深入教学过程不够。30年前思政课教学中大量采用的讲授制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改变,教师占用了所有的时间给学生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改变,“教师、教材、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改变。虽然也有少数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方式上有一些创新和改革,但总体来讲,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几十年没有变化,教学依靠教师主导的情况没有改变。究其原因,在于内生动力缺乏,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不足”:

  (1)思想认识不足。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深水区”,而教学模式改革又是“深水区”中的“深水区”,其重心低、涉及面广、惯性阻力大,需要伤筋动骨。如果没有授课教师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没有强力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很难推进。长期以来,由于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高度统一,教师主动进行改革、追求教学个性的热情相对缺乏,改革的惰性较大,戒心较重,顾虑较多,等待观望情绪较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模式变革的深入和探索。

  (2)顶层设计不足。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和范本,现有的改革多属自发行为,教学资源零碎,整合成本高,经验总结少。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对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宏观规划不到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在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充分,高校支持模式变革的硬件设施和政策配套不齐全。

  (3)共享机制不足。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中的公益性、基础性角色显现不够,高校还没有形成推动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及其共享的良好机制,课程运行的市场化调节机制尚待建立。

  (4)教学融合不足。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把握不足,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利用、存储的能力和素养有待提高,师生之间的数字鸿沟还未全面消除,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中还存在一味追求技术的高新与统一的唯技术化倾向,忽视了师生的创造和个性。   因此,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还没有彻底改变以“教”为主的态势,实现以“学”为本的价值,改革还需深入推进[13]。

  三、“学”为中心: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策略

  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环境和内容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14]。信息化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应以“学”为中心,注重理念引导,调动师生参与,强化评价管理

  1. 确立有效教学和弹性学习理念

  从教学规律和教学目标出发,确立有效教学和弹性学习理念。有效教学是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合理统筹各种教学要素,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多元发展[15]。弹性学习是基于“弹性、自治、学习者中心”(flexibility、autonomy、learner-centered)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弹性的为个人设计的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学生自主进行学习选择为特点的一种学习活动。弹性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的选择性、多样性和个性化。

  基于有效教学和弹性学习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明确有效性目标,将知识的接受、情感的认同、意志的培养和实践的指导作为逐级提高的目标,将工作重心从“教书”转移到“学习”,改变广播式授课为互动式教学,还学生学习自由,关注学习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追求教学效果。

  2. 建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模式建构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情境”创设为前提,以师生、生生“协作”、“会话”为媒介,以学习者与环境不断往复的“同化”、“顺应”作用为过程,推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互动方式改革,实现“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模式转变,让学生在对外部世界知识和自身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中,达到全面、个性化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积极转变师生角色,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提供者,成为学生的探索伙伴和知识援引者,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容器成为讨论的启动者和参与者,让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教学相长,效果提升。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互动的关键要素,“要素有效性的确立,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16]因此,教师的政治觉悟、学术造诣、教学魅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学习策略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子,只有双方投入,课程教学才能显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含有价值取向的思想教育”[17]。教师只有在思想上“真信”,知识上“真懂”、教学上“真情”,才能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机智运用自如,才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感染传递。

  3. 完善课程评价与管理

  教学评价是教学有效性的检验标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改变传统上无差异、单向度、学生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实现“四化”: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同行、领导、督导都参与进来,倾听多方意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评价。二是评价指标科学化,既评教师“教”的有效性,又评学生“学”的有效性,既评知识、能力等近期显性目标,又评意志、实践等远期隐性目标,既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内部因素,又评环境、政策、学风等教学外部因素。三是评价方式多样化,问卷、调查、访谈多管齐下,线上线下调查结合,同时更多深入课堂获取第一手资料,采取灵活评价方式。四是评价反馈制度化,既评结果,又评过程,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互动机制,同时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课程管理是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建立基于学习者中心的学习平台,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和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其次,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指导和激发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再次,要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采取更加灵活的课程教学安排、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评价方法和学分认定办法措施,支持师生主动投身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之,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以强大的技术和配套的政策为支持,提供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略。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

论文搜索
关键字:信息 时代 教学 变革 高校 模式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