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论文

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25

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学分制是一种以选修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为辅助,用学分作为计量单位来评价学生完成学业的质和量的一种综合性教学管理制度。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学分制改革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学分制作为一项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其逐步推广和实行对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学分制认识不够,相关经验不足,导致高校学分制的施行过程中遇到各种瓶颈型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行学分制成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我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为更好地推行学分制提供参考。

  一、我校在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1.教学资源不足(1)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由于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有些教学学院专职教师人数少,教学任务重。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暇顾及其他工作,更谈不上开发新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教学资源。(2)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受限有限的教师人数也极大地限制了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能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进修科目,不能自主地参加相关的培训,没有时间搞科研,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素质。(3)硬件及软件设施的不足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仪器不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2.课程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选修课的数量及范围上。目前绝大多数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包括我校,在选修课开设上均存在数量不足的情况,而且还存在所开设的选修课范围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我校对学生所实施的学分制管理也不是完全意义的学分制,而是学年学分制。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在上一学期末就制定完成。为了达到学分制管理下的选修课与必修课比例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构成,并适当地添加了一部分新课程作为选修课。由于学生对很多选修课根本不了解,所以不选致使选课学生数量达不到开课要求而无法正常开课,导致这些选修课资源的浪费,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又由于没有开设,学生无法选择,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3.绩点的计算不全面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在推行学分制管理,但是在教师和学生中“重必修,轻选修”的现象还是很严重,这跟很多学校在学分制的基础上还推行绩点有关。我校在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中就明确指出,在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基础上,绩点必须达到2.0才可以授予学士学位。绩点的计算是与绩点课程的成绩密切联系的,绩点=(绩点课程的成绩-60)*0.1。在绩点课程制订时,为了简化工作,直接把以往的考试科目或必修课改为绩点课程,导致了前面的现象。4.选课缺乏科学性学分制的最大亮点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等自主选课。因为必修课是与专业密切联系的课程,不存在科学选择的问题。自由选择选修课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学习目的不明确,在选课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他们往往会根据上一届或前几届同学的学习经验,选择那些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或者是教学管理不严格的课程,以满足毕业学分的需要,很少有人是带着某个目的去选择某一门课程。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因为进入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阶段或要去实习,自主选择的机会减少,无法再根据自身要求来选课。整体看来,学生选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二、建议1.增加专任教师的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的增加,将极大的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专任教师将有时间、有精力来进行课程研究,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优化课程,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数量增加的基础上,各专任教师也有时间根据需要提升自身素质,满足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要求。2.不断完善课程体系针对目前选修课数量不足,课程开设范围有限的情况,可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具体的方法是:在打造精品课程的同时,还要充分依靠现代技术优化教育资源。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从总量上来讲,是很丰富的,只要我们打破专业界限,充分依靠现代教育手段,对选修课开设网络课程,这既解决了选修课数量的不足问题,也解决了选修课范围受限的问题。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研发新的课程,高质量的课程来充实我们的课程库。3.增加“创新学分”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创新学分包括:学生的发明创造及科研成果;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施创新学分制,将“创新学分”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不断激发学习的创造性和独立性。4.合理计算“创新绩点”目前的绩点计算是以绩点课程的成绩为主要依据,这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的能力,所以,在“创新学分”的基础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出“创新绩点”,学生可以通过获得创新绩点来弥补课程绩点的不足,这样可以由以往的鼓励创新变为要求学生主动创新,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素质和质量的目的,也将有效促进学分制的推行。5.加强学生选课的科学性学生选课的科学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实行“导师制”,导师在学生选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选课紧紧围绕专业及自身发展;第二,实行“试听制“,在各门课程开课前,多位主讲教师进行试讲,感兴趣的同学在试听后在进行选课;第三,实行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这样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他学校的课程进行选修,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由于学分制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弊端等需要去发现、去解决,但施行学分制是一个大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实行学分制这一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的管理内容及形式。

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论文搜索
关键字:模式 高校 推行 学分制 教学 管理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