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中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对比与借鉴论文

中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对比与借鉴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19

中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对比与借鉴

  2014年9月4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国将首先在上海、浙江启动高考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日本与我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在教育观念和考试制度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的方面。近些年来,日本针对以往教育领域存在的升学主义、缺乏个性等弊端,进行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改革尝试。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和改革,日本逐渐形成了一种以两次考试为基础,以多元综合为特征,融合东西方考试文化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我国的招生录取制度与日本类似,考试成绩占高校招生主导地位,日本高校的招生录取经验对我国高考改革颇具参考价值。

  一、日本大学招生录取的现行模式

  日本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兼顾统一性、公平性、灵活性、多样性。具体考试方式因学校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使用两种考试模式对考生进行考查。

  1.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

  这次考试又称作“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这是一次全国性统考,凡报考国立或公立4年制大学的学生,均需参加该考试。此次统考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命题委员会命题,主要是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查。

  每年12月上中旬,大学入试中心会通过考生所在学校或直接向考生寄送准考证、成绩索取单等。考生报考时需将成绩索取单贴在填报大学志愿表的指定位置。大学入试中心根据各大学的申请,向各大学提供考生的成绩。至于各大学要求考生报考哪些科目,考生可通过各大学的招生简章进行了解。

  该考试于每年1月13日后的第一个星期六和星期日举行,考试结束10天后公布成绩,包括考生总人数、全国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和缺考人数。考生于统考结束10天后向高校提交第二次考试申请书,接到志愿学校的通知后,于三月份接受第二次考试。

  该考试设有5科共7门,一是国文;二是社会,从政治经济学、伦理与社会历史中任选2门;三是数学;四是理科,从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中任选2门;五是外语,从英语、法语、德语中任选1门,评分满分为1000分。

  考生根据所报考大学的要求,参加以上相关科目的考试。各大学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选用这个方案和所选用的科目的数量(既可以选一科,又可以全选),各科成绩在总分中的比重由各大学自主决定。目前,日本几乎所有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及相当多的私立大学均使用该考试的成绩。

  2.各大学组织的第二次考试。

  该考试由各大学自主命题、自行考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了在学校和专业学习的素质和潜力。考试的内容由各大学根据专业要求和专业特点自行确定,考试方法较为灵活,有口试、笔试、小论文或实际操作等。日本的大学以统考成绩为参考,主要根据其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录取学生。计算成绩时,根据学科的特点要求,合理确定两次考试成绩所占的比率,全面衡量学生。录取分数及比率反映了各大学的等级,这种等级体现了大学的社会声望及地位。

  此外,日本部分大学还实行推荐入学和以归国者子女、社会考生等为对象的特殊选拔制度。其中,私立大学的学生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推荐入学的。国立、公立大学适当采用这种制度。推荐入学主要参照考生在高中时的成绩单和校长的推荐书,类似于我国的保送生制度。

  二、日本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特点

  日本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和各大学单独考试,形成了兼具统一性与多样性的高校招生录取模式。这套模式的特点如下:

  1.大学单独录取,实现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日本实行大学单独录取,大学单独行使录取新生的权利,充分享有录取新生的自主权,这种做法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科专业对考生的特殊要求。对具有特长的学生和特殊要求的专业,大学可灵活采取各种招生录取方式,使招生录取工作更加个性化,促进大学之间的竞争,便于大学与中学的联系和沟通,充分调动大学招生录取的积极性。

  2.选拔方式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日本高中教育多样化,高中毕业生的能力、适应性和学习经历更趋丰富,与此同时,大学正在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更加注重从多方面综合考查考生的能力和适应性。大学招生考试兼顾统筹与自主、全面与专长、知识与能力,评价方法和选拔方式日趋多元化。主要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如大学入试中心考试、个别学力检查)、小论文、综合问题测试、面试、实际技能测评、外语听力考试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局限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参考学生高中阶段的“调查书”和各种学习活动、文体活动、就业经验、社会实践经验等,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大大提高了高中对学生的兴趣特长、适应性、思维能力、学习欲望等进行培养的积极性。

  3.重视中学学业成绩,加强中学在大学招生中的话语权。

  在日本,大学与中学之间联系非常密切,中学在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拥有较大发言权,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招生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高校招生录取时往往优先选择那些在高中“调查书”中对其学习能力、适应性等方面有推荐记录的考生。

  4.考试机构专业化,全面满足考生和社会需求。

  “大学入试中心”作为日本高考的实施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它既接受文部科学省的领导,又独立于文部科学省之外,专门负责高考的宣传、组织、实施和研究工作。中心每年对考试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组织专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完善试题设计。作为专业化的考试与评价服务机构,它为考生、家长和高校等社会各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建立完备的大学信息库,帮助考生了解心仪大学的基本情况、考试科目和要求;每年公布各大学次年入学考试的信息,如招生人数、考试方式、不同录取方式的学生配额、不同院系考试的科目组合等。   三、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招生录取的基本模式。

  (1)按“志愿优先”原则录取

  高校在录取时首先将考生按所报第一专业分类,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超过专业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第一志愿专业处理完后,将所有未定专业的考生按其第二志愿专业分类,并将第二志愿专业考生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将超过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专业。最后,将服从专业调剂且还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成绩由高到低调剂到有缺额的专业中。如果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都不能录取,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就会被退档。

  (2)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录取

  所有进档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这种方式,总是照顾考生队列中排在第一名的考生,第一名考生未安排专业前不考虑第二名考生。因此,对第一名考生,看其第一志愿专业,如其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其安排在该专业,如已满额,则看其下一个志愿,直至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志愿,再视其是否服从调剂。

  (3)按“分数级差”原则进行录取

  该原则的特点是高校在得到考生档案信息后,综合考虑考生专业志愿的意愿,并充分尊重考生的成绩在录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对报考同一专业的考生制定了明确的分数级差等级,是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模式,也是最能反映考生成绩在录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这一模式录取。

  2.现行录取模式的局限性。

  (1)学生个性难以全面体现

  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掘”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高校招生录取模式对中学教育的影响显而易见,无论哪一种录取模式,分数的决定性作用没有改变。考生只有在成绩排序达到规定的控制分数线且达到高校的投档线后,其档案才能被投出。因此,考生只要在高考排序成绩所涉及的各科中考出好成绩,就可能被高校录取,排序成绩未涉及的各科往往被考生忽视甚至放弃,这既不利于高校对考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又不利于考生特质的展现及个性特长的发挥。

  (2)高校招生自主权受到限制

  目前高校招生录取体制基本模式仍是政府主导型。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或教育考试院承担了从报名、命题、组织考试、评卷到录取等一系列复杂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现行录取方式基本上实行高考分数的一元化标准,由省高招办或考试院根据考生分数和志愿向不同类别的高校进行投档。尽管不同高校需要的人才类型不同,但基于现行的录取模式和社会对分数的认同程度,高校基本上是接收政府为其“安排”的学生。长期被动招生状态,导致高校作为招生主体对其所需求的生源没有充分的自主权,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不利。

  (3)形式公平难掩事实不公

  高校招生录取公平追求的并非纯粹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而是保障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接受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然而现行录取机制难以对分数之外的个性差异做比较,只将可测量的学业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无法全面关注素质教育所推崇的观念、兴趣、情感和发展过程等个性化因素,原因是这些因素难以精准测量,也很难与学业分数和录取分数作分值转换。这种“公平”只能称之为学业上可观测的形式上的“公平”,不可能对所有学生具有同样的价值,难以提供实际上平等的教育机会。

  四、日本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如今日本所采用的国家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选拔相结合的招考体系,兼顾公平性与多元性,对当前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强调国家组织统一考试的地位。

  目前,日本绝大部分考生都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统考存在的首要意义是它不受人情、金钱、权力和门第干扰的客观性。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公正的象征。当前统考成绩仍是最具说服力的硬性评价指标。目前国内针对统考问题的争议,不是要不要考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高校多元录取中,分类考试是最基本的方式,其改革方向是:高端自主、中端多元、低端放开。对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如“985”高校及部分高水平大学,实行国家统考下的完全自主,统考依然由国家行政部门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考成绩作为高校面试的“敲门砖”,高校依据自身特色实行完全自主录取。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普通高校,在高考成绩基础上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以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进行入学测试或注册入学,自主实施招生录取。因此,在最具影响和范围广大的中高端高校录取时,统一考试的文化分数在录取中所起的根本性作用是其他因素不可企及的。

  2.尊重并适当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日本大学可以根据教育理念及培养目标,自主确定考试科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考试科目。这体现大学拥有高度的招生自主权,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选拔多样化的趋势,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此外,推荐入学是日本大学充分发挥招生自主权的另一项探索。在此背景下,大学的院系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各个高中获得更多的推荐机会,也让具有特殊才能或潜能的学生脱颖而出。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并提出“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由此可见,尊重与适度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将成为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

  3.推进录取方式多样化。

  日本是亚洲国家,深受西方影响,在招生录取问题上体现出兼具东西方理念的特点,即以统一考试为基础,同时大胆采用多元录取办法,形成了评价标准多元化、科目组合多样化、录取机会多次化等特点。   多样化录取一是录取方式多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试点保送生、自主招生、校长推荐生等多种录取方式,为今天多元录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元录取本身存在标准不一、主观性强等弊端,因此对不同方式在招生录取中所占的比例应有科学合理的限定,以此保证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能够在新的录取制度下脱颖而出,兼顾民众对不同录取方式的认可程度。二是选才方向多元。中学阶段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等方面成绩优秀、具有学科特长、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和具有明显发展潜质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推荐录取、定向录取和破格录取的对象。三是实现手段多样。在传统志愿投档、平行志愿投档基础上,试行一档多投,允许一名考生获得若干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在给予学校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扩大考生的选择权。

  4.建立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公共服务体系。

  借鉴日本的经验,政府可以尝试建立统一而专业的高校招生机构,代表其行使高校招生监督管理权,并开展合法权威的信息中介服务,以便较好地反映大多数考生的需求。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针对高校招生各行为主体的职责、权利缺乏完整系统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等实际情况,由政府举办统一的招生机构,应当将所有高校的招生纳入统一的服务体系。

  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录取阶段的主要职能转变为制定政策和标准,并对考试和录取过程进行监督。政府应因势利导,利用社会的、市场的因素引导高校招生考试的改革与发展;培育中介性的专业招生考试服务机构,逐步构建高校招生考试公共服务体系。

  五、结语

  只要存在选拔性和竞争性的教育考试制度,就有应试教育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高校招生录取需要体现“什么样”的考试观,即“应什么样的试”。是仅仅笔试还是包括其他考试;是一次还是多次考试;是全国所有学生统一应试还是按各大学的培养方向分类应试,才更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日本高校的招生录取模式,为促进大学教育个性化和多样化、适应高中教育与学生发展需要、实现学生与大学之间合理的双向选择、在大学招生录取多样化方面做出了表率,为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对比与借鉴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 招生 制度 借鉴 对比 中日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