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论文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10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243-02

  1 “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发展,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1]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内涵。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内涵”。“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内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内涵”。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2 “中国梦”与实现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内在联系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而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2]而“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正体现出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结合,揭示了“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内在契合性。“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根本性质、实践主体,依靠力量以及蕴含的价值导向决定着,它能引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

  首先,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思想状况,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中国梦”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它肯定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合理性和地位,它激励每一个人都要有梦想,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这让大学生感受到了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坚信只要通过自己努力,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可能和机会,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它的提出,让大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肩负的使命,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其次,“中国梦”是民族梦,体现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中国梦”为每个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提供了广阔空间,它关系着大学生的前途,命运和切身利益。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2021年,离这个目标实现,还有8年时间,大学生可以在这期间,努力奋斗,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2049年,离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有36年的时间,这期间,包括了大学生的奋斗历程。祖国强大、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才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才能使大学生个人理想最终得以实现。

  最后,“中国梦”所体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三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国梦”也是一种理想信念,它既是中华民族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理想。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大学生把个人理想的实现与“中国梦”结合起来,用个人理想的实现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信党和国家的领导,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梦”。   3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问题思考

  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于党的政策方针比较清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着较高的建设热情,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安危,知道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积极的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之中。[3]当然,我们也正视一些消极现象,部分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缺失了理想信念,主要表现为:一是责任意识弱,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相对比较突出。二是一部分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弱,眼高手低,拈轻怕重。三是部分学生集体观念淡薄,逃避责任,转嫁责任的不良习惯。四是辨别能力差,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不能做到客观公正,有不负责任的言行出现。五是缺乏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上述现状,我们分析原因,并积极采取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1)加强理论学习,坚实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根基,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信念,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党的优良传统缺乏认识,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课,也有一定的收益,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学生对课程理解和掌握还有一定的距离,思想上不能形成坚定的信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生活实际,紧握时代脉搏,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第一,将“中国梦”的相关内容,结合本校实际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将理论教育与国情、省情、自治区情联系起来,与学生身边的实例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说服力。第二,充分发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依托学校的网络舆论和社交平台,开展“中国梦”的网络主题教育。可以在微博、微信、腾讯QQ上与大学生互动,用上“中国梦”的相关影像资料、理论材料和先进事迹。在网络教育平台上,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探讨氛围,发挥网络教育的规模效应,使理论教育生动化。第三,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发挥好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如党员政治学习、党员践行纪实等,增强学生党员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便于他们在普通学生中宣传教育。

  (2)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构筑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成才提供摇篮。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成才的软环境,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出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提倡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广泛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健康高雅的文化内容。坚决抵制消极、恶俗、颓废的文化侵入校园圣地。第一,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主题演讲、学术讲座、读书活动、社会调查、文艺表演等。创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第二,通过开展系列评优评先活动,树立典型,发挥先进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提供良好的环境。

  (3)注重实践教学,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过程,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引领大学生在磨练中实现理想。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教育不仅需要课堂的理论传授,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完成。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学校环境中,与社会脱节的现象突出,社会经验不足。因此,我们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大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我们应该通过开展多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将“中国梦”最大程度地融入大学生的实践中。通过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走基层”“进社区”等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客观地看待问题,以及认识社会的能力。进而引导大学生认清自我,明确定位,学会做人做事,成为“中国梦”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是当代青年中的杰出代表,在民族未来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应当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需求,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问题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在青年身上的体现。青年的发展绝对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他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青年的发展不是单独个人财富和地位的显赫,而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知识水平、完善人格、健康体魄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而“中国梦”的提出,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时下一些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普遍社会责任感不强,价值取向扭曲,如果不加以纠正很可能为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大学生通过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在中国梦的指引下,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生 大学 信念 理想 教育 探析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