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论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27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

  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社会历史条件,更有其实现的主体条件。我们以往对于这个主体条件的研究是很不够的。认真开展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继而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一、全国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从其自己开始形成时就把人民群众当做最主要的革命力量,当做历史的推动者,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和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实践过程,其实现的主体条件,首先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承担着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了人民群众这一主体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得以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实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切反帝反封建的进步势力和人民群众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同样,新中国建设后,广大人民群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艰苦奋斗,在中国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得新中国迅速稳固和发展。从二十世纪至今,人民群众自发地摸索出生产力发展的新模式,改革生产关系,直接推动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二、领袖群体的形成和成熟

  领袖群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推行者、理论的创立者及人民群众的先进代表,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成熟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之一。领袖群体能否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否正确认识中国的具体实践,能否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这已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

  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初期,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一些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就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科学性,并积极地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运用其基本理论领导工人运动,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在理论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其中的原因有缺乏建设经验、对新的国情认识不足,可以说是领袖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尚未成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领袖群体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国内国外的新形势作出新的分析,正确认识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继邓小平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袖群体,准确地结合新的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朝代的命脉,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领袖群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来的实践经验,提出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正确领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正确领导为主体条件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核心,带领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贯彻具体化、民族化、当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认真总结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新经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和理论创新提供大量的宝贵材料

  在北伐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初步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推动了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在土地革命时期,党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民族矛盾是的主要矛盾,提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最终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在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平民主,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并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重新迈上了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化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

  四、马克思主义者在学理上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需要一个个体条件即马克思主义者在学理上的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人们的理论认识对实践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总有一批人,包括共产党的领袖,也包括普通的共产党人,他们在常理上探究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并如何去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提供了理论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认真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分不开,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李大钊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之后,努力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并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代表,认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其完成“两个转变”后,结合中国实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留法期间,就接触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书籍,接受并参加一些中国人和法国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在苏联学习时,较系统和全面地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邓小平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等。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导者、理论工作者坚持在学理上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

论文搜索
关键字:马克 主义 中国化 中国 主体 条件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