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论文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02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279-02

  1 国内中高职衔接现状

  中职教育是高中教育必需的学习基础,而高职教育则是中职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有机的整体,缺少哪个都是不完整的。缺少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只能是具有较高文化理论和中等专业技能的教育,在职业岗位方面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斩首”工作,缺乏竞争力。只有中、高职作为一个整体有效衔接起来,使中职毕业学生能够像高中生顺利升入大学一样进入高职学习,才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对接中高职的教育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中职毕业生实现高学历加高级技能的培养目标,使他们在理论和技能上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训练[1]。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主要以招生考试、单独招生考试、推荐进校、成人高考考试、“3+X”、“3+证书”等考试形式进行连接[2]。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自2011年起,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招生由单一的面向普通高中招生,变为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学校自主进行招生、“3+2”中高职分段招生并行。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是广铁职院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通中职生专业水平提升的通道的改革举措。广铁学院已有9个相关专业实现了中高职对接。

  目前在连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职招生的主要对象是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虽然有很多方法来接受高等教育,但由于对高职教育学生了解不多,并且学校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学生缺乏职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的求学意念不强,所以大部分的毕业生选择就业,放弃进高职进一步提升[3]。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但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要想使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切入点。通过课程的基础性和层次性来体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不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专业对接体系,就会造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中职体系不对接,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重复,专业技能训练与中职训练区别不大,导致学生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因此,对于该院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

  2 专业与课程有效对接是核心

  专业衔接和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落脚点。对于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首要解决的问题。中职的专业一般是按照就业岗位来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知识点很细,而高职则是面向岗位群设置专业,课程教学上知识点更粗,知识层次可延伸性和扩展性更强,中、高职衔接就是要在课程内涵建设和专业建设实质上建立有机统一[4]。

  目前,高职因招生模式不同,生源存在很大差异。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中高职对接的招生形式就有“三二分段、自主招生(面向高中和中职)”等。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设计建设存在系统化不足的问题,很多学校课程体系设置从根本上说高中生源和中职生源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中职学校生源的学生和高中生源的学生采取相同学制的一套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重复,职业课程目标定位模糊,课程内容区别较小。自主招生(面向中职招生)的采用2年学制,自主招生(面向高中招生)的采用3年学制,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课程设置上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相同的课程,一般中职的课时量要大些,高职的课时量少一些。开设课程的名称相同,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针对中职生源学生的教材缺乏。

  3 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探索

  相同或相近专业中职的课程设置与高职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就基础知识来说,中职阶段知识水平是要知道“做什么”即可。而高职要教的是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的应用,知识掌握水平是“知道”以及知道“为什么”[5]。在技能培训上,根据设定的工作导向的培训目标,适当进行技能培训。中职学校重点是初级工和中级工的培养,而高职院校则重点在高级工的培养。另外,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还希望高职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因此高职阶段还加入了企业管理、自主创业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是如何运作的,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和强调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使高职毕业生了解创业政策,并鼓励他们大胆创业。

  高职课程体系要想有效地衔接中职课程体系,势必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系统地为每一个职业构建共同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统筹安排和分期实施,具体建议如下:

  3.1 充分进行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区域产业链,分别根据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设定,以实现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凝聚力。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主要以铁路机械制造产业链不同的职业岗位,制定机械类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初中级职业教育阶段,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机电安装调试,而高职阶段,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层次更深,针对性较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般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定创新能力,适应机电产品安装、维修、保养、管理和销售工作的能力。通过组建“中高职对接教学委员会”,协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中高职对接教材、以及招生考试方案[6]。

  3.2 课程标准与课程体系的革新 课程体系建设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对接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综合课程在中职阶段的实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益,为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以企业用人的需求和学生在中、高职阶段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依据设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开发,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衔接方案。还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整合区域内的资源,满足区域产业对各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要对区域产业的特点系统分析,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召开,提升企业的参与度,聘请典型行业、企业的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要用行业初、中、高级技术岗位的标准做参照。通过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系统分析,建立由企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全面对接职业技能。对应各级职业标准要求的课程内容,分别在中职、高职教育阶段将知识技能分段完成,最终达到预期的产业所需初、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目标,有效解决中高职衔接中课程内容重复及脱节的问题。

  3.3 建立高职预科 我国目前很多学校进行了高职预科的尝试,建立高职预科制,基本学制两年、预科一年。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职生源状况,对于入学成绩差的生源,可以进入高职预科班接受一年的高职预科教育。预科期结束由学校组织进行考核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淘汰,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跟高中生源学生一起继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紧密结合、交替进行学校的理论课程和企业的实践课程,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以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规格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衔接 体系 建设 研究 探索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