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论文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07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132-02

  一、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

  (一)旧中国国产电影的发展。电影艺术自19世纪末期传入中国,已在我国有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正是在这百余年间,我国电影经历了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由题材单一到情节丰富的过程。以1905年的《定军山》为我国电影发展的起点。在随后的三十年中,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拓荒期。民国期间《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作品的问世更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成熟。

  (二)新中国国产电影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关心下,我国相继成立了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影视基地。并在政府的推动下,电影不再像解放前那样是一项彻头彻尾的小众专利,更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据统计,解放初期的影视观众中,百分之七十是工农。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中,我国出现了一批以《上甘岭》、《早春二月》、《红旗谱》为代表的国产电影。这些电影尝试了一系列新的分镜头手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但紧随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电影近乎停滞了十年,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被打倒。但在电影人的艰苦努力下,这段时期除了样板戏,还有以《闪闪的红星》、《海峡》为代表的优秀电影。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国产电影:《牧马人》、《巴山夜雨》、《芙蓉镇》、《黄土地》、《霸王别姬》等。这些优秀的国产电影甚至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中国电影的第五代导演中,似乎有一种自我东方主义的倾向。他们在电影中所表现的似乎并不是他们所身处的文化语境,而是经过他们对象化的与自身异质的文化现象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反思和进行反讽。在《霸王别姬》中,陈凯歌甚至有刻意逢迎国外观众的嫌疑。他在其中大胆的选取妓女、同性恋、背叛等易于吸引国外观众眼球的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的选取试图勾勒出一个主体化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张力却是为我们日常生活所陌生的。以贾樟柯、娄烨、张扬为首的第六代导演走上了一条不归的道路,他们以新生文化为指导因素,在电影思想中摆脱了异质文化的影响,反映社会现实,震撼人心的同时,又不过分的点露传统文化的糟粕性。

  在20世前后,我国甚至出现了完全以票房为导向的贺岁片、商业片。这些电影在叙事手法上不经审慎地采用好莱坞式的叙事技巧,从而不可避免的给人以千篇一律的遗憾感觉。但必须注意到,这种不足确实基于对电影市场化的勇敢尝试,而在试验中,我们必须对任何失败与不足展示自己宽容的一面。

  二、全球化时代的电影战场

  美国好莱坞一直有做世界电影霸主的野心,并且这几乎也早已成了现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一直认为美国就是世界的缩影,而所谓全球化应该就是美国化。

  一方面,电影似乎成了一种有明确政治偏向的舆论导向工具。在好莱坞电影中,都明确地彰显或诠释美国精神的各项具体内涵。在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展示中,电影似乎成了美国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的先头部队。正是在好莱坞电影对民主与平等、自由与拯救的摇旗呐喊与吹嘘中,美国政府将自己的军队僭越为世界警察。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好莱坞在注重电影的艺术性的同时,更重视电影的商业价值。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开发后电影市场,通过将众人熟识的屏幕上的经典形象制作成玩具、海报、个性服饰等,大力挖掘电影的衍生价值,将其利益最大化。正是由于好莱坞电影近乎完美的商业化运作,才保证了这个电影帝国的永不没落。

  面对这个强势的文化帝国,以德法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都选择通过行政指令和政府援助保护本国的电影业向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道路上发展。关于这种“政府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民族化电影的发展,我们尚不得而知,毕竟在德国电影中,来自美国的电影仍站其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六十。但笔者认为,通过财政援助和舆论支持的方式扶植本国电影业的行为至少无可非议。

  三、中国电影的发展壮大之路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出现许多新特征,电影的多元化、现实性、市场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是电影魅力之所在。

  首先,投资主体较以往更显多元化,而各种投资主体中,民营资本愈显活跃。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的是电影思维的多元化。这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打破思维模式和体制僵化的僵局。

  其次,进入院线的电影也愈显多元化。国产电影中,除了投资巨大的商业大片,中低成本电影也开始活跃在市场中,并显示出别样的艺术气质。而这些中低成本电影却并没有辜负投资人,在票房上也屡创佳绩,如:《云水谣》票房达到3600万元;《东京审判》2800万元;《疯狂的石头》、《泰?》等更是一鸣惊人。

  但我们要坚持克服我国电影长期遭受的体制影响,克服电影为政治服务,应服从于计划经济体制等观念,更不能将商业化同艺术化做简单而僵硬的对立。为此,我们应首先重视国际市场,重视媒体运作。没有国际市场,我们既不能克服难以应付特别巨大的电影投入,以致电影投入总有一个默认的瓶颈限制。另外,我们要重视中低成本影片,让中小成本影片克服心理压力与天然的自卑感,勇于面对市场,勇于承担责任,进而让更多的人克服对中低成本电影的根深蒂固的偏见,而政府在这过程中应对中小成本电影予以扶持。

  再次,以都市主义为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的受到大众尤其是刚步入社会青年的青睐。近年来,以都市青年生活为主题,表达都市青年审美趣味,符合类型化创作理念的新都市电影屡屡创造票房神话,成为一种现象,这也成为现代电影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杜拉拉升职记》、《小时代》、《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从这一类的发展动力分析,可以得出,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必须要满足群体的需要,才能获得发展空间,获得商业利益。从这一类型电影的兴起结合我国电影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每一个类型的电影都有其发展的时代性。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在艺术的基础上和现实相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能服务现实和生活的任何艺术都没有生命力,更没有商业价值可言。从目前的新都市题材电影来讲,其新颖性和社会现实性,为其创造了神话般的票房。但是随着大量都市题材电影的上映,逐渐出现同质化的趋势,这势必影响其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开发这一类型的电影。

  电影是独特的文化载体,技术只是凸显电影视觉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作为文化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是心灵的震撼和共鸣。中国电影受到批判原因并不是如部分人士认为的资金限制和技术不足,而是缺少震撼人心的东西。同时电影要具有自己的特色,而我国的特色就在传统文化之中。但是我们要公正地呈现传统文化,而不是过分地突出其消极因素。

  奥斯卡电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技术和资金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人性的闪耀才是其辉煌的原因之所在。一样的,在未来的电影发展中也要突出人性的因素。只有这样才击中人们的心灵,只有这样电影才有灵魂,才能成为经典。

  最重要的是,我们更要重视后电影的开发。所谓后电影,是指影片的航空播放权、光盘发行权、相关书籍、相应的游戏或玩具等衍生产品。这其中蕴含有巨大的商机与商业利益。只有重视后电影的开发,才能完美地实现电影的商业化。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全球 中国 语境 电影 全球化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