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能力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0

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253-0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真正收到理想的成效,也没有获得它应有的重要地位。这种现状的存在固然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但就课堂教学而言,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在内容上,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缺乏对学生思想的针对性;在方法上,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改变旧的教育思想,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以开发学生能力为主要环节,充分渗透教育思想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开发的必要性

  能力是促使现实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要素总和。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1]目前,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这些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教育过程客观规律的要求。

  在校大学生经过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已具备初步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当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量迅速增多,他们不仅对与中学时相重复的教学内容毫无兴趣,而且不满足于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他们崇尚独立思索,追求新知识、新思想,渴望在德育过程中多多参与,通过求知思辩发现真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贯穿培养能力的思想,顺应了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内在需求,加强了学生自身的积极状态,促进学生在发现和领会真理的过程中自我塑造、自我形成,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规律性。因为,培养能力的过程加强了学生自身的积极状态,在他们主动去思索、追求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科学的人生观将逐步为他们所接受,德育也由此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学生能力的可能性

  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能力的可能性还取决于它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讲授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总结前人先进思想的精华,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有独到的作用。例如,对于“人生选择”,任何人都渴望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渴望在人生舞台上获取更多的自由。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掌握科学理论和进行社会实践,而思想道德教育在人生意义、人生价值方面的正确教育,则能够引导学生拨开名利、金钱、享乐的迷雾,自觉地将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事业中去,并由此而获得真正的人生自由。

  三、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能力的途径

  其一,在教学活动中,将培养学生能力既作为强化德育功能的手段,又作为提高人才素质的目标,引进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安排教学,把培养能力的思想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现实思想和心理发展水平调整和设计教学内容。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过程中,力求以最具魅力的科学理论,最易为学生接受的形式,贴近生活的、艺术的语言,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求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述、灌输的教学法,教师从最一般的原则出发,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则忙于记笔记、背笔记。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科为中心,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无法激发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启发式的教学法则强调教师通过教学的艺术手段,在讲课过程中引发学生相关的积极的思维活动,并在思维发展过程中使学生与教师同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是向学生滔滔不绝的讲授和奉送真理,课堂讲授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书、思索,去“自求得之”,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求知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应当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主动去掌握知识。” 他还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启发式教学法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运动的中心”,而教师进而成为促进学生运动的“工具”。它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追求真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其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让学生走上讲台。一位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学习随感”中写道:“一直以来,中国都在走教育的老路子:教师在讲台慷慨陈词,向学生灌输做人的大道理,而学生接受的却很少。”怎么办?于光远在论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时曾提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系统中不但都是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而且在教育中都占据显赫的地位。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一定要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者不要把受教育者仅仅看成自己工作的对象,只知道去灌输,只知道去管教,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受动的存在去对待,在这时候,受教育者在教育中是中心人物。”答案很明确:让学生也来讲。给学生充分的自我教育的空间,把过去只设给教育者的讲坛变成学生表达新知识、阐释新思想的小舞台。在这个读书-求知-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锻炼和陶冶将使他们受益终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扩大的教学空间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法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在当今社会,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而多相思维结构与多维视野的培养是大学生能力开发的核心。因此,要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发大学生的能力,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维、多相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使大学生面对科技的发展,既能立足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又善于向相关学科拓展。

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能力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生 大学 培养 道德 教育 能力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