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综述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综述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22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018-2

  国家一直重视创业教育,早在2005年教育部出台了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深化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同时,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为此,研究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高校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措施。为了分析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进展,笔者查找、搜集、并仔细研读了大量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将它们划分为偏重于理论研究和偏重于案例研究两大类。

  一、研究概况

  (一)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创业教育模式”为关键词,从2001―2013时间段中检索到114篇文章。发表论文基本呈现逐年增加趋势,除2002年未检出外,2001、2003、2004、2005年每年检出1篇文章,2006―2013年每年检出篇数分别为4、6、7、12、12、29、26和14;其中近5年来每年平均发表数量达到18篇,2011年达到最高为29篇。

  (二)发表刊物以教育类刊物为主

  对发表刊物的类别进行统计并分析后发现,多数论文发表在教育类刊物上。在114篇论文中,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教育》《创新与创业教育》《外国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科学》《职业技术教育》等教育类期刊的文章最多,达到43篇,占37.7%;发表在学报的文章有25篇,占21.9%;属于硕博士论文的仅有9篇,占7.9%;发表在其它刊物达到37篇,占32.5%。

  (三)研究角度多种多样

  学界主要依据某一理论、或某地区、某大学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论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他们的研究角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选择全面参与、就业竞争、创新、创业与就业联盟、综合指标评价、商业计划书、价值链、特定专业等理论角度着手的模式研究,这一类别的文章有33篇;二是进行一般的模式研究,有49篇;三是借鉴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经验开展比较模式研究,有17篇;四是以大学、高职院校为背景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有15篇。

  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进展

  (一)理论研究进展

  十多年来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各具特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既体现了一定的创业理论框架,同时又反映了创业实践的一种可操作的程序。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学术界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不断进行了探索。王树生(2003)强调应把创业教育理念要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他强调应通过开设课程、资助资金、提供咨询等方式使学生具备自己开办企业的能力。黎江(2004)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她按各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的主要倾向,整理出我国目前存在着五种创业教育的模式:

  1.侧重于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高校通过开设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创业管理等创业教育系列课程,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2.侧重创业意识的培养。采取课堂教学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结合起来。通过高校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创业也是就业的观念,要求大学生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提出设想,同时提供校园创业实践设施与条件。

  3.侧重于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学校还设立创业基金,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

  4.撰写创业计划和案例教学成为创业教育教学的中心,期望获得学校领导及社会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创业风险资金的支持。

  5.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侧重创新能力的发展。木志荣(2006)通过大学生创业调查,指出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缺乏对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和技能的培养、大学创业教育普及程度低等问题。为此,他提出两个重点: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即应建立和完善包括创业课程、创业研究、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和创业者联盟五个模块的创业教育体系。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通过培训、国际合作、引进短期海外教师以及聘请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讲师等形式,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钟彦峰,曾平生(2007)以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的独立学院为例,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各方力量协同合作的开放型创业教育模式。景圣琪(2008)指出,为大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和自我发展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毕业、就业、创业教育,必须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为此提出了由创业文化、创业理念、创业资金、创业教学、创业实践等部分构成创业教育模式。王涛(2013)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总结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研究人员多、专家队伍少,研究热情高、研究平台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等特点与问题,提出了重新审视创业教育模式、关注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和绩效评估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案例研究进展

  何婷英、张丽萍(2007)以温州地区五所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详细了温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状况,归纳了温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创业意识的现状,并就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良性进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许进(2008)认为创业教育是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高校的创业教育应以发挥创业综合素质为取向,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创业素质培养;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总结出该校“普及性创业教育、以创业先锋班为龙头的系统性创业教育培训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谢志远(2008)提出了以温州人创业精神为指导,培育大学生五个方面的创业意识,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温州模式”。杨涛,柳艳鸿(2008)在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比较中,总结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三个基点+三个转变+全面推进”的“综合模式”;中国人民大学的“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为重点+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以课堂为主导”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实施创业教育,形成“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创业导师+北航科技孵化器”为核心的培训模式。周秋江、赵伐(2009)以宁波大学为例,提出了“课程渗透、实训导向、管理先行”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其中创业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技能的基础,创业实践训练是为了发展与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创业教育管理则是服务于课程与训练的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或走上创业之路。郭鹏(2013针对高校存在的创业教育理念不清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健全、创业教育支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以对湖南省高校创业教育为例,提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应该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营造高校校园的创业文化氛围,构建具有内在活力、能够良性发展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官产学合作机制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扶持体系。

  三、研究述评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历经十余年,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其基本模式目前尚处探讨之中。

  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引进、吸收和本土化的探索阶段,实质性的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创业教育项目实践还有待发展,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的高校教师极为匮乏。案例研究仍然以创业意识、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较多,能够推广的一般模式没有形成。总之,要在考虑国情和校情的基础上,各高校应在创业教育的政策规划、目标体系、课程设置、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不断探索,尽快形成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综述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创业 教育 模式 研究 综述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