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唱响网络主旋律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唱响网络主旋律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16

唱响网络主旋律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随着我们进入新的世纪,进入网络时代,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各种思潮对人们以多种影响,多元化取代了一元化,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在丰富我们的视听,拓展我们的眼界和精神路向的同时,也带来了纷乱与迷惑,使人们手足无措。

  一.网络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求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界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就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只有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贴近人民关心的问题、贴近人们的思路和语言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党中央多次强调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网络是马克思大众化有效载体

  网络传媒建立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是继报纸杂志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其功能也大大超过了其他大众传媒。这种大众传媒工具,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实现载体。[3]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有必要利用网络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

  一方面,这是为了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变化的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和接受,这种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运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法提出的,相应地也就要求其在形式即实现大众化的载体上要有所创新,而网络作为当今新型的传播媒介已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乐于接受和频繁使用的工具。

  二.我国进入信息时代及网络普及化

  20世纪末,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资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从而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革。时至今日,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并出现网络大众化的趋势。

  1.网络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的互联网网民总数达到了3.38亿人,仅上半年就增长了13.4%。[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高于23.8%的世界平均水平。互联网宽带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宽带网民达到了3.2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4.3%。手机网民达到了1.5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45.9%, 2009年上半年手机网民增长超过3700万。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域名总量达到了1626万个。国际出口带宽达到了730G。网站数至9月底达到了320万个。这些数据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2.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成熟化的趋势。

  30-39岁网民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从2008年的17.6%上升到20.7%。另外,40岁以上的网民规模整体有上升趋势, 10-2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例下降明显。但青少年网民仍是主体,规模为1.7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51.8%。

  3.网民的职业分布涵盖了各行各业。

  虽然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 占比31.7%。但与2008年末相比, 无业下岗失业人员网民占比上升了2.1%。这说明上网行为在这一群体中有所增加,网上信息能更大地传递到底层人群。网络的应用扩展到了各个层次的人群。

  4.城乡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农村网民规模在逐步增大,目前达到9565万人,较2008年底增长1105万人,增幅13.1%。农村网民在网民总数中占的比例略有上升。尤其是农村女性网民占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正逐步与城市进程趋同,更多的农村地区女性能接触到网络。

  三.发挥网络优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网络境遇中,网络的发展趋势(即大众化) 网络的内在特性( 即文化要素)以及网络的功能性(即大众传播媒介)将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特点,并为其提供新的契机和挑战 因此,当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构建。

  1.运用技术优势加快马克思主义传播

  加大网络传播核心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主动权,走网络传播技术自我创新的发展道路,减少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开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列学习软件。这种学习软件要不同群体的理论水平和发展要求相适应,一方面要根据网民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大众化的内容形式;另一方面要形成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根据受众的反馈建议和要求来改变理论宣传的模式,使得这种宣传能为广大网民所乐于接受,最终调动受众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4]通过多种通信方式( 如电子邮件电子聊天软件和远程教育软件等)和网民保持经常的沟通,以解决受众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为受众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手机和网络相结合是当前通信技术的主要流行趋势之一。目前,我国是手机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据尼尔森年2010年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38%的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这个数据在美国为27%”[2]随着手机网络功能和技术的完善,手机上网用户也会逐渐增加。在手机网络中增设方便浏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网站,为手机网络用户免费发送时事政治新闻短信,并为客户提供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资料的免费下载发展网络文化。构建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体系,利用网络文化的兼容性,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更贴近百姓生活,鼓励各类传播主体充分利用在线论坛聊天,BBS,新闻组邮件,手机短信,博客播客等虚拟技术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非面对面式交流,形成富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互动传播管理机制。

  2.构建网络宣传型人才队伍

  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技能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针对专业人才缺乏的薄弱环节,各地方应该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意识强、新闻素质高、熟悉网络技术、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专业队伍,并把其放在重要地位。首先,这支队伍应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具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判断力,有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其次,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要想在网络上鲜明地有针对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就应深入了解网络的特性,能够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灵活应用网络的表现形式,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从而使网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既观点鲜明,又生动形象, 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发挥语言艺术,促使网络宣传语言通俗化

  网络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功能,利用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艺术的感染力,从而使严肃的马克思主义内容生动有趣、使枯燥的理论变得丰富多彩、使单一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让大众在形象、生动、活泼的教育中,思想得到升华。转换话语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和影响力。[5]学者们提出,要让马克思主义走出领导机关,走出中央文件,而走向民间,就要注重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让公众听得进、听得懂;要创制表达方式与受众的解读期望相一致、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读心理相一致的“亲近性文本”。例如,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就是这方面的范例。

  话语的新异性是当下媒体社会中引起大众关注与兴趣的激活器。通常情况下,生动、鲜明、幽默的修辞话语容易引起接受者的兴趣。就书面语而言,丰富的词汇、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精彩的堆叠等调整适应得好,就容易激起受众兴趣。要创造性地利用贴切的形象和比喻,符合大众的文化水准和切身利益,从而让这些语言产生巨大的鼓动人的力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的真实魅力。[6]所以,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宣传工作者平时都要关注新闻动态与网络语言的流行个案,积极分析并能与工作内容做有理、有度、有效的串接。

  此外,还要注意抵制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各种色情文化等在网络文化中,要增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文化的吸引力。总之,网络技术与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关键是对它认识和应用的问题。汤因比把科学技术分为“善用”和“恶用”两种,并认为“恶用”靠科学技术是解决不了的,主要是靠人的精神去追求高尚的品格和意志。因此,要科学地揭示网络大众化的两重性,说明它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重效应,趋利除弊、扶正匡邪,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唱响网络主旋律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主旋律 中国 主义 大众化 大众 马克思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