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值得反省的“中国式”政治波普论文

值得反省的“中国式”政治波普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20

值得反省的“中国式”政治波普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2-0000-01

  “波普”这个术语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英国。最初是在一批知识分子与艺术家之间的谈话中使用,目的在于挑战当时流行的现代艺术概念。后于20世纪60年代传到美国,并在美国“发扬光大”。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登上了艺术舞台,这也是美国一种重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波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密尔顿的作品体现了波普艺术的本质,波普艺术起初,他们并非对现实的讽刺挖苦或反叛,而只是以一个普通大众的视觉“高度”,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使我们意识到某些习以为常的、不为人重视的东西的存在。而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与其他波普艺术家相比显得更加彻底,他完全摒弃了绘画创作中的手绘方式,而是运用丝网版画印刷的方法,把照片形象移到画布上。还应用了“复制”、“分格”的构成形式组成整个画面。它反映了现代工业“每天重复制造同一样东西”这一特征。在我看来,波普艺术,就是一帮追求新潮、古怪、奇异的人,运用艳俗、大胆、夸张的色彩和艺术表达形式,反应当今社会现象和自我意识的传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一种社会的“自由”和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随着艺术题材的不断创新,被“波普”的题材也层出不穷,直至发展到“政治波普”,“政治”也能“波普”,用“叛逆”、“批判”、“看似幽默”的艺术表达语言,能够正确反映和引导人们“看明白”,由各种利益、矛盾驱使下产生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现象吗?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政治波普”被喻为当代艺术的“样板戏”,之所以被冠以“样板戏”这一名称,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政治波普”第一人---王广义。一个靠画毛泽东像起家的“政治波普”艺术家。但是如果要说王广义画了毛泽东像而使他出名,或者说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我认为那也是高估了王广义。因为像前苏联政治波普画“列宁像”那样,安迪?沃霍尔也画过毛泽东像,而且不管安迪?沃霍尔画列宁像还是画毛泽东像,都不像安迪?沃霍尔的“梦露”和“可口可乐瓶”那样具有反对现代主义的观念性。“列宁像”和“毛泽东像”只是安迪?沃霍尔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管是前苏联还是中国当代政治波普艺术家,都只是套弄了安迪?沃霍尔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是一种表面性的、肤浅的艺术语言模仿,而没有传达出后现代的观念。在1985年-1989年间,以青年艺术家为中坚力量,提倡现代艺术和创新的“85青年美术思潮”,也都只是拿西方的某一个流派和风格作为自己模仿对象,并且还“自以为傲”的标榜为创新,这种方法直至89年(“85美术运动”后)也不例外,一批新生代艺术家也只是再一次拙劣地模仿了弗洛伊德的绘画。所以在那时,找到西方某某艺术家的风格,并且抢先仿效一下,成为这些艺术创作者出名的捷径。而就在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上,85运动中“北方群体”的代表人物王广义,就拿出了他的“毛泽东像”作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只是单纯模仿安迪?沃霍尔的“杰作”罢了。“毛泽东像”也效仿“梦露像”那样采用了“分格”形式,作者还为其“分格”解释为“为了科学准确性”,这种解释就连最表面意义上的政治波普感觉都没有。从此以后,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作品越来越波普化,而且在形态上也越来越照搬美国波普艺术的样式,不同之处是美国的波普艺术大多是用丝网版画印制的,而他还是用油画(手绘方式)来仿制。

  “文革”时期的题材是“中国式”政治波普的重要素材,“毛泽东像”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样板戏”、“大字报”等等。用“波普“的形式表达自我,表达现实,表达某一时期,这些都是可以的,而王广义的“作品”使我尤为费解的是,他的作品内容通常是使用“政治波普”的形式丑化、妖魔化中国人,并“搓”自己国家的“痛处”,这是非常不能理解的。“文革”,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灾难性的运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对中国自身来说带有一种羞辱性,而王广义作为一个中国人,却拿自己国家的“丑事”、“痛楚”、“灾难”进行嘲讽式的艺术创作,我不知道他为了什么,苦思冥想,唯一的解释就是,迎合西方人的艺术审美而使自己“名留于史”。

  那么西方人的艺术审美是什么?在西方,艺术可以“放荡不羁”,但某些艺术也需要迎合政治。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再一次出现强烈的“对抗”。西方国家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实质上实行“霸权主义”,既然是“霸权”,那么它当然不愿意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能够超越它。从政治角度来说,就必须得“丑化”、“贬低”中国,自然而然,“政治波普”这种本来就带有政治性的艺术形式,其“政治意味”就变得更加浓郁。正好在这时,王广义的“丑化中国系列”诞生了,恰逢时机的迎合了西方人的政治需要,也就能说明为什么王广义在西方的知名度更高,也解释了为什么二十多年来,他的作品个展只在西方展出,而在中国有且只有一次,昙花一现,不是他不愿意,是他“敢”吗?除非他能忍受十三亿中国人的“横眉冷对”。在这里我并不是想批判“政治波普”这种艺术形式,因为存在既有价值。但是王广义和像他这样的艺术家,用“丑化中国”的形式创造你们的艺术,是否真的能成为普遍大众心里的“艺术家”?

值得反省的“中国式”政治波普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国 政治 中国式 波普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