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的特点与成因及其社会意义(1911―1949)论文

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的特点与成因及其社会意义(1911―1949)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02

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的特点与成因及其社会意义(1911―1949)

  中图分类号: TU-8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054-07

  中国早期的侨乡因为华侨的回归而于20世纪之初逐渐形成。最出名的有四处: 以福建厦漳泉地区和台湾金门地区为主的闽南侨乡; 以广东五邑地区为代表的五邑侨乡, 以广东潮州和汕头为代表的潮汕侨乡; 以广东梅州和兴宁为代表的粤北客家地区的兴梅侨乡。五邑地区的华侨多旅居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而其它几个侨乡的华侨多旅居东南亚诸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地侨乡都有华侨回乡建设家园。然而, 建设的目的与方法则因华侨当地的文化和居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而各有特点。以东南亚为主要居住地的华侨回乡建设的目的是光宗耀祖、 尽孝或者投资, 建造者往往不把乡下的新居视为自己长久之家; 而以北美、 澳大利亚等地为主要居住地的五邑华侨因为排华而无法在当地生根, 故其建造目的是为父母、 妻儿等亲人营造一个舒适家园, 新建之居是他永远的家, 建造之时着重彰显建造者的身份。再者, 五邑地区的侨民与西方殖民地香港和澳门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文化和生活观念上深受港澳思想的影响, 对传统的保守逐渐放宽。

  开平便是五邑地区富有北美侨乡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之一。

  开平人多侨居排华严重的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很多人把结婚生子, 回归祖国投资实业和建设家园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选择在国内的大城市投资, 但更多人则因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家庭观念的影响, 选择回家乡投资和建设。因此, 归乡成家和建造家园是大多数出国谋生的华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 新建之楼也是他们自己将来从外国退休回乡后颐养天年的处所。可以说, 乡下“家”的呼唤是五邑华侨回乡建设的主要“拉力”, 而在排华情绪高涨的国外, “无家”的感觉恰恰是华侨回家建设家园的主要“推力”。①这些思想可从以下谣中得到体现:

  20世纪初, 开平侨乡的民间建筑除沿袭了传统岭南建筑中“三间两廊”的风格外, 有些建筑的形态也逐渐改变。如县志所载, “新建之村颇革前弊”, 新村空间规划改良了旧村落民居建筑“方向不一, 门巷参差, 四壁不通风”的弊病, 新建的庐式建筑也在通风和采光方面大大地得到改善。这些改善了的民居建筑有: 为了防卫而建造的“碉楼”民居, 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而建的中西合璧的别墅――“庐”民居。这些逐渐崛起的侨乡建筑装饰常以模仿西洋风格为尚, 参考及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 兼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元素, 拼凑而成。

  一、 开平民国建筑装饰的界定与特点

  综合田野调查所得的建筑装饰的内容与种类, 笔者把 “开平民国建筑装饰”的范围界定为: 民国期间, 开平华侨在建造家园的过程中, 利用传统或者外来技艺和材料制作的、 非当地传统题材的建筑装饰作品。如: 以表现当时侨乡风貌及其侨乡理想社会为内容的壁画和灰雕作品; 用本地岭南传统灰雕技法雕刻的西式花纹, 以及普遍用于立面装饰的西式拱券、 古典柱式和屋顶的凉亭等装饰手法。

  (一)西方建筑装饰特征――华侨身份的象征

  从开平的民国建筑装饰, 几乎可以看到近代以来岭南地区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比较常见的农村民居装饰风格具有如下几种情况:

  文艺复兴式建筑特征出现在开平的建筑当中, 如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罗马法尔尼斯府邸的窗户装饰风格在开平瑞石楼得到发展,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中得到运用; 各种罗马柱式与拱券更广被模仿。

  具有炫耀财富, 追求新奇等特点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深得开平侨乡民众的接受且被广泛模仿, 并与本地建筑工艺融为一体, 是开平庐建筑中最为普遍的装饰风格。

  多用于室内装饰的洛可可式风格特征在开平民居的山花与门楣装饰上较为常见, 以卷草舒花, 缠绵盘曲的弧线、 S形线和旋涡等手法为主。多见于1910年代至1920年代初的碉楼与民居建筑。

  由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文化融合而形成的英印建筑风格的穹窿顶通过东南亚、 澳门和香港传入, 成为富有人家的碉楼与庐建筑的顶部装饰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古典主义(或者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在中国各大城市的租界内颇为流行。此种风气也影响了侨乡的建筑风格, 部分由建筑师设计的民居、 学校、 图书馆等作品多倾向于此种建筑风格。

  1929年, 国民政府在南京和上海的市政建设计划中提出通过复兴建筑而复兴中华文化的概念, 倡导建造“中国固有式建筑”(又称中国复兴式), 部分公共建筑和私家楼房响应此号召而采用富有中国风格特色的绿色琉璃瓦坡屋顶, 在屋檐与墙面装饰上则趋向简约。

  19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风靡世界建筑界, 开平的民居与公共建筑都有类似的装饰风格出现, 如建于1934年的赤坎永安里, 整个村子14座庐(别墅)建筑的门窗及立面都具有艺术装饰风格的特征, 类似风格的建筑在大部分华侨村庄都有。

  (二)现实题材的壁画与灰雕――梦想中的侨乡社会

  壁画和灰雕是开平(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工艺, 明清时代已经盛行于寺庙, 祠堂和豪宅等建筑。这些装饰的传统题材以山、 水、 花、 鸟、 虫、 鱼等为主, 表达民间的祝福和愿望, 如富贵、 如意、 吉祥、 多子、 多福、 多寿, 以及成功、 升官、 发财、 气节高雅等。   然而, 近代以来, 海外华侨归乡建造家园的时候所采用的壁画和灰雕等装饰, 在内容与技法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开平工匠在使用传统技艺和矿物质颜料的同时, 也开始尝试使用西画技法和进口颜料, 如国画、 [HJ2mm]镜画、 水彩画、 水粉画、 油画等各种技法混杂使用, 或者把外洋颜料与本土颜料混合使用, 在色彩上逐渐走向亮丽与张扬。壁画与灰雕装饰的内容逐渐从纯粹的本地传统转向现实社会的题材, 频繁出现汽船、 火车、 飞机等象征西方社会文明的景物, 以及小汽车、 电线杆、 高楼住宅、 公园、 学校、 旋侨俱乐部等本地侨乡的新生事物。

  楼顶的装饰则以三角造型的山花为主, 混合西洋花纹、 涡卷、 中式匾额及文字、 望柱等。常常有蝙蝠、 鹰、 狮子、 凤凰和葫芦、 如意、 钱币、 莲花、 木棉花等表示吉祥富贵的题材混在西洋花纹之间。

  (三)亭台楼阁――追求舒适生活的象征

  在楼房顶部建造花园、 凉亭是富有者身份象征的主要装饰元素之一。历史上, 亭台楼阁向来是生活无忧且有闲情者在自家花园建设的奢侈品, 华侨把花园的概念运用于楼顶, 他们不但在楼顶设置天台花园, 种植各式花草, 而且建设各种风格的凉亭, 如: 中式的四角或六角攒尖顶, 西式的拜占庭、 罗马、 甚至是锥形风格的西式穹窿顶。这些楼顶凉亭的建造, 一方面反映了楼主欲通过凉亭来炫耀身份的初衷, 但同时也反映了楼主对悠闲舒适生活的追求。

  这些西方风格的拱券、 柱式、 亭子、 花纹在开平的大量使用源自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装饰作用, 建筑立面的拱券、 柱式和楼顶的亭子等元素最容易吸引乡人的视线, 成为地标建筑, 增强楼主的身份和地位; 底层栏板的洋花、 大门与窗户的装饰能够让人距离感受建筑的华丽, 也是屋主身份的象征。其次, 顶层的拱券回廊或者敞廊能够很好地应对岭南地区夏天炎热潮湿的气候, 实际上对建筑起到了通风降温的作用; 比传统建筑高出一米多的层高和四面墙壁众多的窗户, 都是应对岭南气候的重要手段; 庐式建筑二楼或者三楼的大敞廊阳台还是当地民众用以晾衣服和晒农作物的地方, 或者是每年七月初七“拜仙”和八月十五“赏月”之时, 一家人团聚活动的最佳空间。

  二、 开平民国建筑装饰风格形成的因素

  (一)华侨海外经历及其思想的影响

  1. 时代精神的影响

  民国初年席卷全国的改革浪潮让开平有了改革的大气候, 建筑装饰虽然是建筑房子中的一道工序, 但其内容和技法的变革, 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最底层的村民, 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改革热情, 以及学习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开放心态。

  海外归侨建设传统村落的时间多数集中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时人称之为 “模范村”。后来更拟建模范城市, 希望可以借此改变乡村社会贫穷和落后的状况, 《开平新业堂筹办开平模范村招股简章》如此阐述:

  “人类以破坏而奋进, 事功以建设而发扬。处廿世纪竞争剧烈之世界, 欲求社会之文明, 增进人群之幸福, 非将数千年来之家族观念庸腐恶习, 廓而清之, 另辟一璀璨庄严之新局面, 养成一互助协进之新团体, 不足以挤文明之境域, 而与欧美先进国争衡也”。

  《开平新业堂筹办开平模范村招股简章》之《筹办开平模范村序言》, 香港. 1929年。

  华侨们对改革的热情和对新的民主国家的期盼心情, 同样在新居的对联中表露无遗。如: 百合马降龙民居对联“人权发达, 世界文明”; 百合依杨楼对联“人权发达, 民智日新”; 百合碉楼对联“惠此中国, 宏我汉京”, 蚬冈民居对联“事业惊人华盛顿, 英雄盖世拿破仑”……这些对联有时候如口号般呐喊, 有失传统对联应有的对仗工整和深意, 却直接反映了改革浪潮下华侨的思想倾向。

  2. 华侨在海外被歧视经历的心理补偿

  (三)西方建筑思想和建造业人才的传入

  民国期间,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开平地区聚集了一批专业人员, 包括建筑师、 工程师、 工匠和有经验的建筑承包商。不少华侨子弟在海外攻读建筑设计或者土木工程等相关学位归来后, 在香港、 广州等城市执业, 同时回乡做建筑设计或者承包工程。如在香港执业的谢济众, 回乡帮忙设计谢氏宗祠――荣山谢公祠, 该祠堂的后楼顶部采用拜占庭风格;

  (四)公共建筑装饰的潜移默化作用

  开平侨乡的建筑装饰之所以如此多样而且使用不同的技法, 同时又被乡人接受, 这其中的一部分功劳来自于散落在乡间的大大小小的教会、 学校、 政府、 祠堂、 碉楼等公共建筑, 村民对这些公共建筑里的拱券、 柱式、 卷草、 涡卷等西方建筑元素习以为常, 潜移默化, 在不经意中已经接受了这些装饰工艺, 等到自己建房子的时候, 模仿那些风格便显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如: 1900年前后建筑的冠英学校, 1901年建成的“逊志轩”碉楼, 1905年建成的龙背教堂等建筑, 都是最早使用罗马拱券和外廊的建筑; 1905年建成的三层大楼嘉乐惠盲孤女校则是在平衡外来拱券装饰的同时, 使用了本地人熟悉的木棉花作为全楼的装饰主题; 由台山和开平的余姓族人于1906-1914年建成的宗祠――“名贤余忠襄公祠”, 更尝试了开平祠堂建筑的新格局――不但把西方柱式、 拱券、 铁铸工艺引入祠堂建筑, 还参考古代书院的格局, 在祠堂建筑后面建造“后楼”作为图书馆。这些楼的建造时间都记载在楼顶山花的匾额两侧, 教会建筑的时间则来源于开平基督教会的记录。[ZW)]此后, 各姓各族陆续筹建祠堂, 西式卷草纹、 拱券、 古典柱式等在祠堂建筑中越来越常见。民居的建筑装饰风格也随之变得更自由开放, 工匠们任意拼凑各种建筑装饰工艺, 使之融为一体并符合本地人的审美与实用要求。因此, 在设计上和装饰上所反映的都是当地工匠包括楼主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而非来外者把西方的建筑意识强加于本地。   (五)香港、 广州的建筑风格对开平华侨建筑装饰的影响

  香港作为开平华侨出国回国的必经之地, 又是华侨做生意的主要城市之一, 无论在经济上、 材料供应上上还是在人才上、 技术上, 都是开平华侨建筑风格得以形成的基础。其原因有二: 一是香港的地理位置, 二是华侨的香港经历。华侨经年在香港活动, 香港的建筑对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些华侨把从香港和外国带回来的明信片或者画册出示给工匠, 要求建造类似风格的建筑。不少工匠曾经在香港建筑工地当过泥水工, 对类似的建筑风格有所涉猎, 对其建造技术亦颇为熟练, 故能应华侨的要求进行模仿建造。同时, 因为华侨的关系, 不少开平本土的建筑工程设总部于香港, 以香港为中心向北美和东南亚、 大洋洲等各国的族民筹款, 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也通过香港购置。如当年开平私立开侨中学的校董会设于香港德辅道, 1931年该校舍工程在香港开投, 其目的当然是吸引香港的工程公司参与建设;根据“建筑开平县私立开侨中学校舍工程投票简章”第一条规定, “本工程定于民国二十年国历九月三十号正午十二时在香港德辅道中三一三号四楼开侨中学校董会当众开投。”1931年。又如, 1929年成立的开平“新业堂”的总部也设于香港, 方便招股; 1929-1931建成的赤坎关族图书馆的承办商为香港远利建筑公司。[ZW(DYB][KG*2]资料来源于开平景辉楼赤坎民俗博物馆。

  三、 开平华侨建筑装饰的文化价值及其社会意义

  开平华侨建筑的装饰反映了区域性历史文化对其民居建筑影响。鸦片战争以后至20世纪初, 岭南地区的建筑逐渐走向近代化, 开平侨乡不但反映了这一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 甚至还是中国乡村近代化转型道路上的典型范例。

  开平侨乡的灰雕和壁画一方面表现了华侨在海外所看到的西方社会的现象,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对故乡发展的一种愿望, 希望家乡能够如西方国家那样, 拥有飞机、 火车、 轮船、 汽车和高楼大厦。这些装饰在实际上应用颇多, 某些画家、 工匠也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当地取得一定的名气, 如当时最为出名的民国题材画家周紫云, 他的作品以佛青为基调, 高楼、 轮船、 戴毡帽的华侨等为主要表现主题。但是, 由于社会政治的原因, 此种题材的装饰风格在侨乡流行的时间短暂,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1949年左右, 整体上仍然停留在一种较低的水平, 并未如中国传统文人画, 或者有地方特色的风俗画(如杨柳青)那样形成一种画派, 得以长久传承。不可否认的是, 作为岭南灰雕壁画派系的分支, 它积极地推动了侨乡实用装饰美术的发展。因此, 开平侨乡的建筑装饰只是昙花一现, 缺乏如其他艺术门类那样有世代继承的社会基础。[5]

  纵观民国期间开平的华侨建筑, 其建筑的形式与屋主和工匠的生活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不少屋主、 建筑师都有海外生活和学习的经历, 部分泥水工匠们亦曾经在香港、 东南亚、 澳门、 广州等地工作过, 对西方建筑装饰工艺有一定的认识, 更常常有香港和广州的建筑公司到开平来竞标大型建筑工程。承包商在设计和建造的时候, 凭经验或参看海外带回来的画报、 明信片、 建筑设计图纸等, 任意模仿西方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 或根据楼主的要求而自由组合、 拼凑各种装饰形式。因此, 这些建筑具有折中主义的特征: 不讲求固定的法式, 只注重形式美。这正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侨乡民众的思想取向, 是区域性建筑文化现象, 开平侨乡的建筑也因此而富独特的地方文化色彩。因此, 笔者认为, 不能笼统地以某种西方建筑风格来形容或概括开平侨乡某栋建筑的风格, 其价值并不以建筑的风格是否符合西方标准来衡量, 而在于这些建筑背后的文化意义。

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的特点与成因及其社会意义(1911―1949)

论文搜索
关键字:特点 装饰 意义 民国 建筑 成因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