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构建和谐中国视域下的主体性教育论文

论构建和谐中国视域下的主体性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11

论构建和谐中国视域下的主体性教育

  和谐社会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追求。要实现这个中国梦,必须要充分尊重每个实践主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实践主体发挥正能量,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一、实践主体的主体性与和谐社会构建

  (一)实践主体的主体性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通过实践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将自己的主体性力量对象化而推进的。实践主体的主体性是指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以下属性:自觉性,指实践主体具有自我存在意识,实践主体能以此自觉认识、评价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客体及各客体间的联系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自主性,指实践主休认识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自由独立的,在特定实践活动中能根据主客体实际情况自由独立地决定是否行动、如何行动,而不仅是盲从地受外在强制力量的推动、支配;能动性,指实践主体能主动积极地认识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并主动积极地解决主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创造性,指实践主体既立足于现实又不受现实束缚,以新思维、新方法突破超越现实,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矛盾,以更好地满足实践主体现实的合理的需求。

  (二)实践主体的主体性与和谐社会构建

  人是根据自身需要,把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因此,在实践主体进行的实践活动中,其主体力量的大小、发挥方式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是否和谐。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在自然环境不自发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变化的前提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则取决于实践主体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主体性如何。古今中外的人类实践的大量历史经验已证明:实践主体在自然面前缺乏主体力量、一味服从自然或主体力量错误发挥、不尊重自然,只能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其结果是人的合理需求无法从自然得到满足或当人类“征服”自然后却遭到自然报复。反之,当实践主体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能充分认识、尊重自然,并在此前提下充分、正确发挥自身的主体力量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实践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力量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发达、资源缺乏、法制不完善等原因,在各实践主体追逐自身利益的程中产生了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影响甚至威胁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而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一个关键就在于各逐利主体能否正确认识以及正确运用自己的主体力量,去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利益矛盾。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各实践主体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导致个体生命身心高度紧张,精神焦虑,甚至出现价值扭曲、人格分裂等人与自我极不和谐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源自于社会发展进程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外力作用以外,更来自于个体生命自身主体力量的缺乏。因此,要保持个体生命身心和谐的关键就在于个体生命能否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在自己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审视反思自我、调整完善自我来拓展、充实自己的主体力量,使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在日益物化的社会中塑造自己的和谐人格。

  二、大学生主体性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

  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很关键。大学生拥有巨大的潜能。他们能以自己的思想和能量影响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但也正由于他们年青,更需要通过培养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帮助他们生成、完备促进自身终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帮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掌握并正确运用自己的主体能量,成为真正自由自觉的实践主体,将自己的主体力量以正能量方式自觉体现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首先,培养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有助于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正确认识、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下的生活实践和未来的生产实践中能动性地、创造性地解决好人类生存发展与保护自然的矛盾,推进人与自然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关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实践效果去示范、引导民众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培养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有助于帮助他们自觉能动地正确认识、把握人与人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是把市场主体的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充满活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普遍幸福。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生产活动实践主体只有具备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行动能力和价值观念,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并正确认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能动地、创造性地处理好各种不同利益矛盾冲突,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再次,培养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有助于帮助他们塑造和谐人格。大学生自尊心强,追求独立人格,但又由于身心发展还未真正成熟,主体力量不足,很难自觉地理性认识自身和社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容易混乱、迷茫,导致身心的不和谐,并由此犯错。因此,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其途径不能只是通过单一的传授、灌输,告诉学生现成答案。根本还是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去激发、引导、训练其主体力量,帮助他们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帮助他们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能独立自主地审视、反思自我,不断调整、完善自我。   三、主体性教育路径探析

  (一)教育者观念先行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偏重于满足社会需求、侧重于教育对象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教育对象自身的主体需求、个体价值,忽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无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实效性,而且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者与授教者之间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立足于我国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转变教育观念,自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主体需求,把培养、引导、促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教育者才会真正去关注、了解学生,思考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才会积极思考怎样去组织教育内容、设置教育环节、创新教育途径。同时,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不平等、单向型转为平等、交流合作型不仅有助于学生从中获得对自身主体地位的强烈体验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生成,也有助于生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以环境影响人

  环境总是潜移默化地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主体人格的生成、提升。

  第一,以自然环境陶治人。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危机,要摆脱人类给自己造成的严重威胁,就必须要反思、转变人类自工业文明以来的思维方式、生存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建设好校园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让学生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学生去主动思考、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动转变自己生活实践中不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

  第二,以制度环境规范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不良现象冲击污染着校园,导致部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力量的发挥发生偏差,产生各种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而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行为能产生正面示范作用和规范作用。学校通过抓好制度建设,制定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制度,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形成正面影响,帮助学生懂得控制并正确运用自己的主体力量,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第三,以文化环境感染人。各高校因自己的办学历史、所处地域、学生的社团活动等而拥有丰厚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不仅能体现一所学校的人文素养、办学风格、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维、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应充分建设、利用好校园文化,将其以活动、艺术等物质化手段呈现出来,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积极健康、团结协作、拼搏奋进、锐意创新的生活态度,“润物细无声”地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生成主体意识、提升主体力量。

  (三)以实践塑造、锤炼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从实践去理解人。人的实践规定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得以生成、受到规定、得到发展。但“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育形式化的现象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这使学生容易出现“知”与“行”分为两截的现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只停留于被动、机械记忆,不能将此“知”内化为自身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即使学生通过自己理性的思考,理解并接受了此“知”,但由于没有参与到相关实践中去,既不能因此而获得一种切实、直接的情感体验,因而缺少自觉将此“知”内化后并自觉外化为相应之“行”的主体驱动力;也不能通过在实践中亲身去发现、感受问题、解决问题来提升、锤炼自己的主体能力。从而导致在面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因主体力量的缺失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或者甚至导致主体负能量的发挥而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盾。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利用高校以及高校所在地区的各种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形式进行创设,引导学生去亲自组织、实施实践活动,全程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在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中去体验、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并去尽力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一过程正是生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提升、锤炼学生主体力量的过程。

论构建和谐中国视域下的主体性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和谐 中国 主体性 主体 教育 视域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