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共生理论视角下“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论文

共生理论视角下“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14

共生理论视角下“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035-04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下,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在提升国家或地区整体旅游竞争力方面起到重大作用,以地缘经济或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国与国之间的跨区域合作成为相邻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区域旅游合作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支撑已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领域延伸到其他学科领域,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空间结构、合作模式、合作机制及利益主体等方面研究[1](P146-148)。本文基于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为例,将区域合作的各方作为具有某种联系的有机共生群体,探讨其共生合作的驱动力、模式、合作建设内容及合作机制等问题,以期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及机制提供一个新视野。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共生理论

  “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来源于生物学研究,1897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首次提出共生概念,并对它做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共生是指不同生物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共生理论认为,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大要素。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包括人文环境、政治环境、市场环境等。在共生的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条件,共生关系是关键[2](P51~54)。

  [JP+2]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共生理论逐渐广泛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许多专家学者对“共生”的关注使得共生理论研究不断成熟。在中国,共生理论在经济领域的运用最具代表性人物是袁纯清,他把共生理论的研究与解决我国的现实经济问题结合,为我国的小型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及新方法[3]。日本著名的当代建筑城市规划师黑川纪章认为共生不仅仅包含着合作,更强调在竞合中创造新的、跨越式的能量和关系,是在相互理解和积极的态度下达到的一种高水平关系。[JP]

  (二)孟中印缅旅游圈

  孟中印缅地区是中国与南亚旅游合作的重点区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中国云南学术界提出了孟中印缅(BCIM)地区经济合作,并得到印缅孟响应。自1999年在昆明举行第一次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大会取得成功后,至2012年BCIM先后举办了十次论坛会议,四国在平等互利、持续发展、比较优势的原则下加强联系,先后在交通、旅游、贸易、信息交流、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科学、教育文化学术及社会各界的交流等领域进行合作,从学术合作机制扩展到政府、企业、区域经济间的合作机制,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的程度不断深化。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更是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08年,云南省提出构建“孟中印缅大旅游圈”的设想,这一想法的提出使得孟中印缅地区的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强。四国通过建立连接相邻的主要旅游目的地的空中航线和陆路交通干线,围绕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开辟、旅游市场的开拓,加强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构建以缅甸北部、西部和印度东部、东北部以及孟加拉和云南省为核心的孟中印缅旅游合作圈,实现打造统一旅游目的地、建设交通方便快捷和人员过境便利的旅游区,形成孟中印缅共同繁荣的旅游市场目标。

  二、“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的驱动力

  (一)区位优势和交通便捷

  孟中印缅山水相连、地缘相近,都位于亚洲南部,濒临或临近孟加拉湾,云南省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其中中缅段边境线长1997公里,省内有6个地州14个县市与缅甸相连,与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处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结合部和交汇区,地缘优势较为明显。另外一些民族(如:景颇族、傣族)与境外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形成多民族聚居的文化共容区。

  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及近代的“史迪威公路”、“驼峰航线”、“中缅输油管道”等将孟中印缅交通紧密联系,形成四国交通通达的良好雏形。随着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加强与南亚的合作,积极建设四国相连的空中航线和陆路交通干线,使得交通极为便捷。其中空中通道已开通昆明至缅甸的仰光、曼德勒、孟加拉的迪卡及印度加尔各答的直航航线,甚至芒市也开通了至曼德勒的航班;陆路交通已有7条公路分别通往缅甸,其中“昆明―大理―保山―腾冲―猴桥(一级口岸)―缅甸密支那、昆明―大理―保山―腾冲―盈江―拉邦(二级口岸)―缅甸密支那”这两条线进入缅甸密支那后,可经缅甸欣贝勒进入印度雷多,经印度的西隆进入孟加拉国。其他公路或水路可经缅甸,南下直达孟加拉,最后进入印度。

  (二)旅游资源互补性较强

  [JP+1]孟中印缅四国因国情各异、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也不一样,而且各国的语言、习俗、传统服饰、饮食及地域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各国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遗产及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互补性较强。其中云南是中国的旅游大省、旅游强省,一直以旅游资源多样性、奇特性、地域性等特征而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它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 让云南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缅甸自然资源景观复杂多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热带丛林、滨海风光、巍巍群山等自然旅游资源,同时也有“佛塔之国”的美称,保存有许多历代建筑的佛塔。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浓烈的宗教色彩、多彩的民族风情,构筑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2011年针对中国游客推出的“印度‘与佛同行’佛教圣地朝圣游”、“印度瑜伽圣地游学探索之旅”,深受中国游客喜爱。孟加拉国漫长的海滩、热带红树林、多姿多彩的部落民生活及各个历史时期遗留的不同宗教建筑等旅游资源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JP]   (三)共享庞大客源市场

  “孟中印缅旅游圈”的区域旅游合作,既有助于推进互为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也有助于国际游客的互通,使得四国共享庞大的客源市场。以2010年印度、缅甸来华旅游人数为例,来华印度游客为54.93万人次,同比增长22.36%,位居中国入境游主要客源市场第16位,其中印度来滇游客为13582人次;来华缅甸游客为49.34万人次,位列中国入境游主要客源市场第18位[6](P10)。2007年以来每年有超过10万人次的中国游客到印度观光、进行商务活动。目前往返昆明―达卡的航班都是满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孟加拉旅游经商、看海购物,或经由孟加拉到迪拜观光游览。许多中国游客选择从芒市―曼德勒航线到缅甸观光旅游,缅甸已成为许多中国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三、“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模式及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共生理论的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分析表明:“孟中印缅旅游圈”应采用一体化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的模式来构建合作运行机制。因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合作运行机制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合作的成效。

  (一)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模式

  现有的四种共生组织模式中,一体化共生模式是指具有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共生体存在全方位的相互作用,共生关系稳定,并且对环境的开放表现为共生体整体对外开放,共生体与环境存在稳定清晰的边界。在共生单元行为模式的划分中,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就是共生单元之间在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流和联系中产生新能量,并对新能量进行再分配,而且共生单元间存在双边交流机制和多边交流机制。

  在“孟中印缅旅游圈”中,各国政府应该积极倡导、共同构筑“一体化共生、对称性互惠共生”合作模式,促使在旅游市场共生环境中,四国旅游目的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利益的共享和义务的共担,处理好各自发展中的分歧,建立一个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共存共荣的区域旅游有机整体,以期获得区域旅游合作聚集的高水平和整体最大利益,从战略高度上为旅游企业促成一体化、互惠共生合作、发展;也为旅游者塑造一个共同繁荣的区域旅游市场,寻求建立多方一体化发展和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区域旅游共生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机制

  1建立跨国区域合作的保障机制

  [JP+1]首先是建立各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络和对话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向“一轨”领导下的多轨并行机制发展,在既有的合作框架下,推动建立“一轨”的高官会晤机制、政府联合工作组机制,尽快建立孟中印缅的政府间工作合作机制,同时也要进一步地运作“二轨”的学术论坛、企业家论坛等机制,最终形成官方与民间联动的合作保障机制,进而在区域旅游合作上建立政府间的定期对话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其次是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法律保障机制。国际区域合作经验表明:区域合作的进展情况是否良好与是否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建立科学规范、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机制,是“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的必然选择。最后是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信息共享及货币保障机制。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涉及各行各业,“孟中印缅旅游圈”的区域旅游合作涉及多个行政主体、各层次的企业,这就要求各国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通力合作,构建区域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形成区域内旅游物流、人流、资金流的信息共享互通。为更好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四国政府之间应积极推进货币的“共享”保障机制,建立云南与南亚国家之间实用、安全、便捷、互惠互利的资金流动和银行结算体系,探索建立美元和人民币双重中心的结算体系。[JP]

  2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第一,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孟中印缅各国政府应积极推动旅游圈加大开发跨境旅游产品的力度,打造旅游跨境精品线路:如芒市推出的“昆明―芒市―曼德勒―额布里”的精品跨境游,腾冲推出的“腾冲―密支那”跨境游。针对目前跨境旅游精品线路较少,未能彰显旅游圈特色,因此“孟中印缅旅游圈” 应由轮值主席方牵头,组织各国旅游部门及旅游企业,对“南亚黄金旅游线路”进行考察,也应到云南的腾冲(瑞丽)、保山、大理、丽江和昆明采线考察,共同研究、设计突显各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形成合作开发客源市场、联合宣传促销、共建旅游环线的机制。

  第二,加强区域旅游产品及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促销工作。积极开展互为目的地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以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为突破口,全面开拓和发展区域内旅游宣传促销的合作。积极支持和参与各方组织的各类旅游节庆、展会及考察活动,并在各类旅游交易和推介会上,主动推介各方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利用好现有的空中航线,加大区域旅游产品、线路的宣传力度,带动四国之间相互进行商贸和旅游发展,并促进第三国旅游者在孟中印缅地区的流动。[JP]

  第三,加强旅游企业相互投资和合作。孟中印缅各方应积极组织和鼓励本国的旅游企业以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形式到其他三国独资、合资、合作进行旅游开发,并对投资者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服务上的最大方便。各国的旅游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合作逐步扩大和加深,如2009年西孟加拉邦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云南世博旅游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拓展双方旅游产品与服务市场开拓协议。各国尽可能整合资源,促成旅游圈构建旅游战略联盟,组建跨国经营的旅游企业,真正实现“孟中印缅旅游圈”的互惠共生,共同发展。

  3建立旅游教育合作、旅游人才交流培训的机制

  加快培养、培训和引进适应“孟中印缅旅游圈”需要的区域化、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四国之间应通力合作,共同打造教育合作论坛,促进各方旅游人才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并在四国的著名高校开展各级各类的合作办学项目。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省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已较为成熟、颇具规模,已形成高等院校为主体,高职高专院校、中职学校为辅的旅游管理人才学历培养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综合体系,孟中印缅地区可充分利用各方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开展旅游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不定期举办中孟印缅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研修班,为各国培养适应区域旅游合作的国际化、专门化旅游管理及服务人才。

  4建立通关便利化的合作机制

  旅游业涉及传递一种心理上的经历,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消费者心理定位。游客出门旅行是为了寻求特殊的满足,但如果存在一些手续繁琐、费用昂贵等人为障碍,就可能影响旅游的产生。作为跨国区域的“孟中印缅旅游圈”应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联合专家小组对通关便利化的合作机制进行研究,四国政府联动,加强公安部门、海关部门、外事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商,为自助入境游客提供口岸入境签证;降低自驾车入境旅游车辆的保证金;缩短办理各国公民出入境通行证的时间;逐步实现旅游团队人员过境手续的便利化,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旅游团队人员过境手续的便利化措施以及持证前往周边国家旅游的优惠政策;使得“孟中印缅旅游圈”逐步建成的一个真正地无障碍旅游圈,形成一个政策合理、交通通畅、服务优质的旅游大环境,真正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互惠共生”。

共生理论视角下“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研究 区域 合作 视角 旅游 生理
最新旅游管理论文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策略研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河市为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研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度与评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品开发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热门旅游管理论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旅行社业削价竞争的思考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旅游资源的市场策略探析
试论江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