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下民办高校管理创新问题初探论文

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下民办高校管理创新问题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24

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下民办高校管理创新问题初探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241-03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们党面对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解决现有矛盾对社会管理提出的新理念,是对当前社会管理模式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的新思路,是把发展的思维凝聚在社会管理行为中的新实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社会各阶层在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高等院校,尤其是公办高校,凭借优秀的科研能力开展专项研究,在理论上深层次分析了社会管理创新内涵,在实践上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手段。高校运作的本身也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高校在为政府出谋划策的同时,在自身建设中寻找突破点或方向,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为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又正在迅速成长的民办高校,借助社会管理创新的东风,汲取养料,发展壮大自己,是极其重要而且迫不及待的事情。

  一、民办高校管理创新的特殊性

  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那么民办高校进行管理创新,就是要让民办高校的师生感受到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校园。

  民办高校是教育领域新崛起的群体,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发展空间巨大。民办高校完全由民间资本创办,大多为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较之公办高校,在管理机制上更贴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自主化程度高。由于没有公办高校这个“大股东”的干预,民办高校较之独立学院,管理模式依附性程度低。基于既承担教育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职能,又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两个特点,民办高校在管理创新上,既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向管理体系较为成熟但管理体制较为僵化的公办高校倾斜,要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和现有政策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公益性办学道路,又要注意改进现有统治构架和权力结构带来的决策单一性的缺点,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和共同参与的民主原则。

  二、将顶层设计的理念应用于民办高校管理创新

  顶层设计原为工程学术语,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国家将之运用于军事与社会管理领域,使顶层设计正式成为政府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思维方法。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出现顶层设计这个名词,之后在社会各个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民办高校应充分理解顶层设计的内涵,在管理创新中因地制宜,谋求发展。

  顶层设计的理念有助于民办高校明确定位。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在战略上的定位概括起来基本可以表述为多层次、全方位、市场化、培养应用型人才,似乎就是千篇一律的要素组合,是某种公式的套用,没有什么实质内容。顶层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对发展的新蓝图和行动路线进行再规划,是要求民办学校跳出操作层面从整体上统筹考虑,这对于各种资源相对紧缺的民办高校来说,可以避免因定位不当导致资源分布涣散,集中资源走出自己的特色。还有相当一部分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由职业技术学院过渡升级而来,在发展中职业教育痕迹严重。顶层设计理念能够帮助有这样历史沿革的民办高校明确方向、划定边界,厘清可持续发展的脉络,避免因盲目跟随被社会淘汰,避免成为公办高校的跟班。

  顶层设计的理念有助于民办高校建立工作品牌。品牌就是名片,是人们选择和不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顶层设计理念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明确重点任务和优先顺序。在既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下,民办高校势必要集中力量扩大优势,把握机会,打造品牌以巩固核心竞争力,提高知名度。如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着力打造异域文化作为学院的工作品牌,连续七年举办了国际文化艺术节并获得一定影响,“首届长春市东北亚青年文化艺术节”即以华桥外院第七届国际文化艺术界为依托。2010年学院启用了实践教学基地“地球村”,每个语言村都以文化建设为主线,渗透各语种国家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够感受到世界各国的风情,体现了文化和语言的融合,使华桥外院文化品牌建设越来越系统化。

  顶层设计的理念有助于民办高校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改革涉及养目标、教学计划等许多方面,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民办高校的教学改革,通常是教务部门配合决策部门做出方案,然后由教学单位遵照执行。在经济领域,这种模式与计划经济思维无异。教学改革可以成为顶层设计的一个对象,但是不应该成为顶层设计的承担者。教学改革本身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推进教学改革,就是要在顶层设计提出的理念、思路、原则、框架下,撇开原来事无巨细的执行方案,为教学第一线的改革留出足够的空间,不是任务,而是探索。

  三、民办高校管理创新的思路

  根据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阐述,民办高校管理创新有以下几个思路仅供参考。

  (一)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学代会的职能

  社会管理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在社会管理中对公共权力的重新分配和调整。民办高校权力结构比较单一,集权化比较严重,这是民办高校市场化管理体制的性质决定的。在现阶段,要求民办高校权力结构向分权转变是理想化和不切实际的,民办高校发展历史太短,没有成熟的管理结构和运行轨道,更缺少规范有序的人才队伍,这导致决策者需要同时兼具领路人和管理人的双重身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说这是为民办高校管理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   社会管理创新是为了减少社会矛盾。在民办高校中,存在着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这产生了劳动双方最基本最现实的矛盾。工会是教职员工基本权益的诉求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可以及时发现矛盾并化解矛盾。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助于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前提。教代会是教职员工参与校园管理最直接的方式。有许多民办高校的教代会形同虚设,其职能被分解成三部分:评审要事是部门领导的事,监督反馈是决策机构的事,建言献策是基本没有的事。由于缺少商议,劳动关系变成了简单的雇佣关系。发挥教代会的职能,是要让教职员工能够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感受到被融入和被尊重的氛围。要赋予教代会提案的权利,要有议有问,有解有答,尽可能发扬民主,这也是民办高校践行“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重要实践。学代会不仅在民办高校少见,在公办高校也并不普遍。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给予学生话语权。民办高校的学生主体性要更强一些,要鼓励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事物中,允许他们列席会议,与决策机构、与教师充分沟通交流,于学生,有利于拓宽视野,提高情商;于教学,有利于解决师生教和学的矛盾,有利于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学代会的职能,要建立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召开研讨会、沟通会,上下联动、形成规范、形成制度。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软实力,具有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社会组织,文化都是其内涵的持续和放大。上文提到,文化可以成为民办高校的一个品牌。文化建设内涵丰富,民办高校有多种选择路径。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投入最少,收益最大的教育。核心价值观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原则,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里有“少年强则国强”,这个强,首先是要有一个强的核心价值观。不管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是当前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民办高校生源和教师来源都非常特殊的情况下,除了保证“两课”以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重大节日和事件,开展主题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功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学组织,鼓励教师参与其中,共同做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知行合一。要深刻理解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注意不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

  二是特色文化建设。纵观我国民办高校,一类是专业性民办高校,如吉林动画学院、长春建筑学院,是某一个专业点在面上的放大;另一类是综合性的民办高校,专业类别多,是面的集合。特色文化是民办高校的名片,对选择者来说具有渗透作用。抓特色就是形成某一个方向的合力,集中有限的资源着力打造一个叫得响的方面,做大做强,形成竞争优势。这个特色文化可以是专业文化,也可以是人文文化,总之,有了这种核心的特色文化,教学、管理甚至建筑、景观、绿化等都可以沿着这个轨迹一一完善。目前民办高校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尽量避免样样通样样松。

  三是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我们经常说文化要走出去,是说文化需要宣传的力量。目前民办高校基本都有全方位的主页,但是基本没有独立的新闻宣传机构。有的民办高校临高考时抱报纸、抱电视,有的民办高校被外界所知全凭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成就,还有的民办高校不惜花大量资金制作宣传片用以招生,这都不是新闻宣传,而只是告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的选择中是新鲜事物,人们的认知也参差不齐,所以民办高校需要主动推销,广而告之,深打烙印。要完善新闻宣传渠道,建立好通讯队伍,经常与媒体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地提供新闻报道线索,有重点地将新闻宣传工作铺开。在人员招聘上,有选择性地吸纳在新闻宣传系统工作过的同志,增强民办高校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民办高校风险问题应对媒体的能力。总之要把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到民办高校整体工作中,细水长流,使宣传真正成为宣传。

  校园文化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有很多内容是成熟的高校才做得来的,民办高校就目前来说,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在核心价值观、特色文化、新闻宣传上下功夫,是值得考虑的方向。

  (三)确立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工具,被誉为政府管理领域“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不仅是政府,社会各个领域、行业都在绩效评估的道路上探索前进。目标责任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绩效评估手段,对推动任务落实、确定问责奖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的民办高校在学期末、学年末都有绩效评估,评估指标由校方负责制定,相同类型部门指标体系一致,注重如师德建设、完成教学计划等共同任务,赋分原则是依据“是否”进行“加减”。民办高校普遍采用的这种绩效评估方式是仿照了目标责任制中对共性任务的绩效评估,由于一切相同,所以易于平行单位之间的比较,易于管理者掌握基层动态,缺点是不能突出重点工作和特色任务的完成情况,激励不足。目标责任制的灵活性体现在对业务任务的评估。业务类工作指标由各单位制定,按照学校阶段性目标任务、上级机构部署的重点工作和各单位自身发展方向,制定若干具有优先排序的指标内容并分解,报决策机构审核,这能够显示各单位的能力、优势和差距,能够为学校领导者确定扶持方向提供依据。同时,为各级指标限定完成时限并落实到人,突出实际效果,既防止了任务拖沓、责任不清,又便于任务跟踪,对教职员工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责任制计分方式灵活,任务分解具体,分值确定,结果不容易造假。

  在进行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估的同时,要注重全体参与,行政部门要在指标内容上融入各级关联单位特别是服务对象的评价,教学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上毕竟不同于公办高校,反馈结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四、管理创新与瓶颈问题

  社会管理创新重在创新二字。创新是内生动力,是在现有资源、政策、条件下寻求结果最大化。民办高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每年全国两会、地区两会都有关于民办高校发展问题的提案。在这些提案中,比较多的是财政补贴和法人权益,属于公共政策类。客观地说,这两方面的确是几乎所有民办高校的尴尬,是需要政府干预的。公共政策关乎民办高校对未来导向的深刻认识,邓小平同志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期待政府在公共政策上狠狠干预,拿出不管姓公姓民,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是优质教育的勇气。

  政策毕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等政策”摆脱制约解除瓶颈显然是不可取的。民办高校需看到,在很多方面,如精品课评选、甚至个别类别职称评定上,相关部门都给予了倾斜和鼓励。有代表提案借鉴政府采购的形式完善对民办高校的扶持,这个模式与文化体制改革中对文艺院团和文化产品的采购相类似,值得借鉴。通过政府采购,把主动权交给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既定的刚性需求下,形成教育发展的良性竞争。就是说要有可供采购的东西,不仅仅是要有,还要有精品。这就回到全文的主题:为有源头活水来。民办学校需借鉴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从自我改革创新出发,获得内生动力。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民办高校要想使自己的事业长久不息,就要站在“舵手”和“总设计师”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借着社会管理创新之势,踏实做事,创新管理,分清工作层次,鼓励教师参与,建设校园文化,完善绩效评估,通过发展内生动力,把民办教育实践成高等教育的另一种形式,而不是高等教育的补充,实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书的自由,建设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民办名校。

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下民办高校管理创新问题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创新 管理 初探 民办 思路 高校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