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大学生弱势群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论文

大学生弱势群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29

大学生弱势群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身家庭、社会、学校和学业等方面的影响而导致其在大学生活、学习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特类学生群体。根据笔者日常的观察发现、调研研究,把大学生弱势群体大致分为五类,分别是:经济弱势群体、学习弱势群体、人际关系障碍弱势群体、生活能力弱势群体、生理缺陷弱势群体。作为辅导员,必须重视对这些“特类”问题学生的重视,保证他们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成为社会可塑之才。

  同时,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日渐增多,维持高校校园稳定也就日益重要。因此,维护校园稳定,是实现这项目标的重要基础。大学校园以教育为主线,校园稳定是最为主要的外部环境,唯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使得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优秀的社会人才的培养,需要稳定的校园环境,这已经成为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共识。

  为此,辅导员必须通过一定的思想教育艺术或有针对性的实施办法,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而改变学生的精神态和行为,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

  笔者认为,辅导员要通过群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实现预期或实际教育效果。可大致概括为:政治上的“立向”、思想上的“立志”、精神上的“立势”、社会上的“立人”。

  一、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弱势群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设身处地原则、明理分析原则、定位准确原则和科学创新原则。

  (一)设身处地原则

  设身处地原则,就是指以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真正以大学生弱势群体为中心,设身处地其着想,注意满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尽力帮助其实现最高需要――理想成就的需要。

  (二)明理分析原则

  虽然是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作为大学生有其明理的一面。因此,在开展核心观价值教育时,要善于有步骤、有条理、有道理的去引导大学生弱势群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核心价值观道理的引导,步入正确的人生轨道。

  (三)定位准确原则

  定位准确原则是指,是指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实行全员岗位目标化管理的一项制度。即要求思政教育者将自己的工作分解成各子项,每个子项预先确定好目标,做到定位准确。并以定位准确为评价基准,对其进行必要的评估考量。

  (四)科学创新原则

  科学创新原则,是指在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思政教育“四体”――主体、介体(包括教育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客体、环体(环境),要根据时代、社会和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创新性的实现科学化的平衡。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针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并不等于解决其弱势的具体的、细化的措施。这种措施更多的体现在“政策”和“方式”上。这种“方式”,可以概括为:围绕理想信念,加快思政课程改革力度;弘扬时代精神,开辟打造精神强势的渠道;创新文化形式,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为:

  (一)围绕理想信念,加快思政课程改革力度

  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创新性把大力开展科学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融入其中。思政教师、辅导员要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精心组织课程内容,组织教学研讨(如,围绕“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开展系列学习活动等),在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的同时,突出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务实性。同时,通过建立“思政理论学习小组”,通过编写学生感兴趣的辅助资料,延伸教材领域;通过理论的学习延续,在满足感兴趣的大学生对理论的需求的同时,增强特类大学生的思政理论水平。

  (二)弘扬时代精神,开辟打造精神强势的渠道

  在开展教育时,要始终坚持弘扬时代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把富有感染力的科学理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学生中的普遍认同。辅导员要针对不同的弱势对象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通过有效的政治学习和普法讲座,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通过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凝聚学生共识,形成普遍认同。

  (三)创新文化形式,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培育学生思想道德的基础。诸如开展以“热爱党、歌颂党、忠于党”为主题的“红色校园文化年”活动;开展“缅怀先烈 艰苦奋斗 自强自立 勤奋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学生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各类教育活动;开展“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通过鼓励弱势群体学生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进而最终营造“系系有典型、班班有激励、人人有标杆、处处有文化、时时教养成”的新型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弱势群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 价值 群体 核心 教育 策略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