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论高校教师执政党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

论高校教师执政党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29

论高校教师执政党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高校教师是高校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和动力源。“执政党认同”是指一定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成员对执政党所怀有的肯定性的心理情感和行为表达。中国当前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高校教师执政党认同指的是高校教师对中国共产党所持有的肯定性的心理情感和行为表达,主要表现为对共产党党组织的忠诚感、归属感和对党员干部的满意感,及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共产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所持的肯定性的叙述和评价。

  教师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承担者,教师课堂讲授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式。高校教师对共产党的认同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一、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在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旧有观念的颠覆或丧失,新观念的形成和构建。这使得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容易受来自外界的观念、经验的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在以往中小学学习生涯中已经接受过形式多样的爱党爱国教育;加之无数次实践证明,共产党在建国和社会建设中的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得刚入校的大学生对共产党普遍怀有肯定性的心理情感和评价。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走出了中小学比较单纯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他们与社会有了一定接触,然而他们阅历尚浅,思维还不成熟,也缺乏较强独立性,同时由于学习方式多样、可供支配的课余时间较多,获得社会认知的途径多样,如网络、亲友言行、自身经历等,使其接触到很多与以往不同的认识和经验,头脑中充斥着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甚至有种“受骗”的情绪体验,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甚是吸收到错误的暗示和引导,学生思想很容易走向极端,对社会的认识极易产生较大偏差,继而引发一系列离谱而又错误的行为。这时教师的言论引导极为重要。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传统教育的特性之一就是,当学生迷茫、困惑时,他们往往有意或无意识地把目光投向老师,希望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或是获得启示。

  当教师总体上对共产党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怀有肯定性的情感和评价,并把这种情感以真情流露,评价以客观、全面的形式带入课堂,势必会缓和处于矛盾体验当中大学生们的激烈情绪,潜移默化地使他们能够以积极而又较为冷静的状态去客观、全面地建构对党、国家、社会的认知。反之,当教师对当前的社会现象没有客观全面的认识,把对共产党的消极情感体验和评价带入课堂,势必会强化大学生“受骗”的情绪体验,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未来社会生活来说,将产生遭难性的影响。一是大学生容易抛弃以往对共产党和国家的良好认知,建构完全相反的认知结构;二是触发大学生对其他社会认知的怀疑,如良好道德伦理观念,渐进生成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大学生往往年轻气盛,在认知方面容易偏激,在情绪方面容易走极端。一旦他们意识到自身坚信不疑的观点未必正确时,迷茫、不知所措便会油然而生,不自觉地就会怀疑自身业已习成的其他认知和观念,甚至对以往认知和观念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大厦顷刻坍塌。

  二、影响大学生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热诚欢迎各行各业各领域优秀分子的加入。列宁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实践证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在校期间或是入职之后,都是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一贯致力于吸收和发展的对象。但是当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政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薄弱,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非是基于信仰马克思主义,或是对共产党高度认同,或是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贡献,而只是为今后求职和职场晋升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一个只想获取好处而不愿意尽义务的党员,后果只会是玷污共产党的形象,辱没共产党的名声,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居安思危,提高大学生对共产党的认同度是保持共产党队伍纯洁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和增强共产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中之重。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课堂上的讲授、观点和评论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容易全盘接受教师的看法和观点,表现出与教师相似的情绪、情感。教师认知影响学生认知,从极性上来说是“正相关”影响,即教师对某一人或物评价很高持欣赏接受的态度,相应地,学生对该人或物同样评价很高且持欣赏和接受的态度,反之则评价很低持厌恶和排斥的态度。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共产党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持有肯定性的情感和评价,能够强化和提高大学生对共产党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的满意度,提升共产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如果高校教师对共产党认同度不高,甚至持否定性的情感和评价,必然会弱化共产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容易使大学生对共产党产生根深蒂固的排斥心理,误导大学生的入党动机。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同时也承担着纯洁共产党党组织队伍建设的重任。

  三、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标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强化大学生对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认同,这使得高校思政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灌输性和说服性。大学生能否把课堂上教师讲授内容内化为认识、情感、意志、能力等内在品质是判断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共产党的认同状况影响大学生的“内化”行为。

  高校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对共产党具有较高认同,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共产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怀有肯定性的情感和评价,能够打破大学生普遍具有的观念,即“思政理论课教师经常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便于大学生接受和强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接触到的观点和认识,从而达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形成高校思政教育合力。相反,如果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共产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持有否定性的情感和评价,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只是空洞的政治口号和政治教化,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因为它与社会实际不符。如此,不仅没有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合力,反而产生了离心力,弱化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理论性,要想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从教师角度来说,必须增强自身的教育感染力。一方面,真挚的情绪、情感能够带来教育感染力。思政理论课教师对共产党怀有肯定性的情感和评价,并在课堂中以真情流露的形式讲授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另一方面,真实、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能够为教师赢得教育感染力。人类厌烦欺骗,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一旦察觉教师言行不一致或是所说与所想不一致,便会本能地排斥该教师及其所讲授内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如果对共产党认同度不高,对共产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未怀有肯定性的情感和评价,便不能奢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高校教师执政党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 执政党 执政 思想 影响 政治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