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文科专业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的建设与创新论文

高校文科专业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的建设与创新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9

高校文科专业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的建设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212-02

  第一课堂是指在严格的科学管理下,有计划、分门类的课堂授课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验、复习、辅导等教学活动[1]。而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的课堂学习之外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即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其以不同于课堂教学的课外活动方式成为第一课堂必不可少的补充。相对“第一课堂”而言,“第二课堂”具有组织的灵活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整合的广泛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特点,具有第一课堂不能比拟的优势,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2]。所以,加强和深化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转化的能力,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为加强学风建设提供支撑,为促进学生就业创造机会。

  以笔者所在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以下简称“文学院”)为例,“语言技能竞赛”第二课堂品牌项目是文学院第一课堂教学向第二课堂延伸、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补充的一大育人平台,项目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文化养成为一体,遵循“资源+能力+品牌”的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在培育学生专业素质、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篇章以该项目为例,谈谈高校文科专业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观点与做法。

  一、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的定位与功能

  1.结合专业定位。笔者所在文学院涵盖两个专业(4个类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英语英语(师范)。两个专业都是语言类学科,最大的共通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适应工作岗位的实践运用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沟通展现能力。所以针对以上专业特点和学科基础,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定位首先是与语言技能直接衔接,体现实操型――演讲、辩论、口语、翻译类;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体现专业型――师范技能类;适用于学生日常学习或就业所需,体现应用型――写作、书法类。如中文、英语演讲比赛;中文、英语师范技能大赛;中文、英语词汇应用大赛;相关主题的辩论赛、翻译比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等等。

  2.育人功能定位。创建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具有战略性质,不是朝夕之功或者单靠一个竞赛成绩就可以达到品牌培育的目的,它需具有明确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质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协同,才可以达到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创设的预期效果。笔者所在学院创立的“语言技能竞赛”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具有专业资源、学生资源和教师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学生参与度,起到了学风育人的作用;该项目的内容坚持与时俱进、形式多样,坚持普及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知识性与实用性相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起到了实践育人的作用;该项目给本学院甚至全校的师生提供一个语言交流平台与竞赛机会,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增强了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就业竞争力,搭建就业平台;以赛事为平台,积极与省市级、国家级赛事对接,组织优秀个人或优秀团队积极参加并为校增光,起到了成果育人的功能。

  二、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

  笔者所在学院创立的“语言技能竞赛”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立足于自身专业建设的发展需要,致力于“全员培基”的实践运用,注重学生成人成才的内涵升华,力求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创新”的实际意义。

  1.每学年各基层班对应“语言技能竞赛”旗下项目开展班级活动。基层班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想要扩大学生受益面,提升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的影响力,就应该让班级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语言技能竞赛”的相关活动。与正规的选拔赛相比,班级活动内容更多样,形式更加活泼,可吸引有基础、有能力、有潜质的学生参与其中并展现才能,避免了以往院级选拔赛铺开面广却不深入或“有才之人羞于竞争”的窘况,这样既有利于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苗子,同时也给班级带来了勃勃生机,也有利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班级凝聚力,与学风建设相辅相成。

  2.每学年各系部至少开展一项“语言基本功”活动――基础练兵型。中文系可借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或2014年新开展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契机,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检验学生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和规范标准掌握运用的能力和水平。外语系可创办“英语词汇竞赛”检验低年级学生对英语基础词汇积累和高年级学生对英语词汇能否规范标准掌握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3.每学年由学工团队定期举行“语言技能竞赛”系列活动――成果导向型。

  三、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的保障机制

  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独特功能,更好地组织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从内而外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学风和浓厚的科技创新学术氛围,组织者应从组织保障、导师保障、经费保障、后勤保障、培训保障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予以全面的保证和支持。

  1.组织保障。创立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组织保障是前提。建议邀请校内主管领导或校外专家定期指导,定期召开研讨会和总结品牌项目工作。各项竞赛分管领导应主动出任评委,各系部领导可轮流出席活动,赛后应带头总结经验教训,努力营造浓厚的学科竞赛氛围。对表现突出的学院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参与光荣的竞赛氛围。

  2.导师保障。建设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师资力量是基础。因此,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应以热心学科竞赛工作、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一定科研成果的教师为主,也应当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和不同学科的教师加入导师团队。导师团队应根据活动的内容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第二课堂相关活动,对优秀苗子长期跟进,从知识提升、语言训练、文稿打磨、技能操练、参赛技巧、形象设计等各方面进行充分指导。此外,组织者还可开拓对外合作,由企业派出中高级讲师对入围选手进行一对一特色培训,并组织选手到企业观摩学习。   3.经费保障。开拓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经费投入是保证。高校可成立品牌活动的专项基金,每年拨款支持,为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做强有力的支撑。另外,学校可与社会各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吸纳社会各项资金,形成经费来源多样化的渠道,共同推进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的蓬勃发展。

  4.后勤保障。落实品牌项目执行,后勤服务是保障。相关部门要协调各项比赛的时间、场地、设备、物资;做好与校外、学校、院内各级相关部门的对接工作;做好彩排、正式比赛等各项组织和后勤工作;协助做好对外赛事的带队工作,包括参加领队会议、安排车辆、吃住、赛场指导等;做好赛后经费报销、新闻报道、资料存档等工作。

  5.培训保障。提升品牌项目质量,强化培训是关键。第二课堂品牌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活动属于学科竞赛,只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训练选拔机制才能保证学科竞赛活动的持久有序健康开展。笔者所在的文学院将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四年不断线,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竞赛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训练方式,分类指导学生参加以培养基本技能为主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中级学科竞赛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高端学科竞赛。

  6.激励机制。壮大品牌项目队伍,激励机制是长效。建议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发指导教师,其指导工作量的折算以不低于指导毕业论文工作量为原则。将竞赛获奖列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加分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可在业绩津贴分配上给予体现,在评优推优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支持相关老师申报相应的教研课题。如果指导参加的活动或赛事没有颁发相应的指导证书,学院可为其开具指导教师证明,并在相关新闻报道上列明指导老师名单,以作为评定职称的辅证。在激励学生方面,除了评定课外学分外,可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或参赛证明,推荐参加更高赛事,向有关单位推荐就业岗位,在学生入党、评定奖学金、评优等方面给予关注和鼓励。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操作平台,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对第二课堂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务实工作基础、稳定工作队伍、改善运转机制,共同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文科专业第二课堂品牌项目的建设与创新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专业 项目 品牌 创新 建设 课堂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