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论文

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14

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前言

  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向学生展现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事件发生的时代、处所、过程、结局和意义。然而,在信息化的时代中,信息的获取已经成为一件唾手可得之事。因此,初中的历史教学势必得抛弃灌输式的传统方法,将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放在首位。目前,学界已经开展过相关的讨论,分析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学者们的讨论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缺乏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制定出符合教学实际的系统方法。因此,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思维培养方法,才是初中历史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一、确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原则

  新课程改革下,要确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原则,把握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衡。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育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思想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创新型的教师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同时也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增强教学责任感。因此,为了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规划整体的历史教学之前规定好课堂原则,即确定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力量,而学生拥有课堂的主体地位的课堂原则。这样的原则既要求学生以高度的热情和注意力参与到历史课堂中,也要求教师要事先准备好课堂上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将课堂的节拍掌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表现力,教师还应该将课堂原则明确地告知学生,让学生领悟到教师课堂设计的用心,真正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中。

  二、明确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在确定课堂原则之后,教师还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定位好初中历史课堂的训练目标。只有在确定了一定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根据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才能。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结合初中学生的领悟水平和自身特点,初中历史教学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面应该关注以下三个要点:历史思维、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判断和综合的能力。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读角度。历史学科主要以史实为基础,以历史事件的剖析为重点。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注重史实以及“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养成涉猎和学习史料的习惯,增强解析历史事件的技能,从而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

  质疑能力主要是指敢于对已有的历史事实和结论提出质疑。对于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而言,由于各方面因素(如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地域因素等)的影响,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史料不一定完全属实,那么从史料中分析而出的历史结论也有可能站不住脚。鉴于历史学科的这种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以陌生化的视角慎重地对待史实,敢于对史实和已成定论的结论说出自己的疑问,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养成一定的怀疑精神。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对历史事件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任何的学科皆有自己的学科积累,也有一些定型的结论和思考的角度。然而,世界是发展的,历史学科也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认真探索的基础上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制定系统的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明确了培养的目标之后,应该制定系统的思维训练方法,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教学任务。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初中历史教学法的相关经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采纳以下三个方法。

  1.“问题导向法”

  “问题导向法”即教师要善于在适当的时候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在“问题”与“回答”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之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知识点和史实设置相应的问题,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设身处地进入到历史的语境中,体验历史中的人是如何做出历史选择,历史中的事件是按照怎样的逻辑发展起来的,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对历史事件做出独立思考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史料和已有结论中存在的漏洞,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给学生,促使学生独立地发现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最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然后以问题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史实进行思考,从而得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结论。

  2.“思维拓展法”

  “思维拓展法”是指不拘泥于眼前的历史事实,而以其他类似或更加详细的史实来佐证目前所讨论的历史问题,从而在扩散性的讨论语境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本身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反应能力,才能够带动学生打开思维的维度,从其他方面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及加强自身的分析能力。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这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除了运用以上的“问题导向法”,注重对基本史实的分析,还可以对学生补充讲解当时的经济情况(如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社会情况(如慈禧太后的一些生活轶事)和国际情况(如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社会状况)等。学生通过了解这些额外的史实,可以对“鸦片战争”这个历史事件有着更加深入的体会,而不仅仅是教科书所呈现出来的条理性的史实。同时,学生在这些辅助性史料的帮助下,还可以对史实作出更加深切的理解,更加全面地分析历史发展的逻辑,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3.“跟踪分析法”

  “跟踪分析法”是指教师要在整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要对班级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跟踪每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情况和思维特点,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思维能力培养方案。在学界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停留在探究宏观的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然而,在整体培养之外,教师们不应该忽略教育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接受教师的思维能力训练也有快有慢。因此,教师在制定了宏观的培养方法之后,还应该时刻留意班级学生的接受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课下交流、书面写作等途径了解同学们在训练思维方面的具体情况,同时要分析每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特点和进度,做好相关的备案,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特定的学生配制特定的培训方案,从而让学生在思维方面能够真正受益。

  四、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授初中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科的特性、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形成理性且系统的认识,充分地挖掘历史学科的趣味,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趣味,感受到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外在的要求演化成学生内在的需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将学生以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认认真真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历史 教学 思维 培养 能力 有效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