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民族教育中的政府职能探析论文

民族教育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16

民族教育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的民族教育,从广义上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从狭义上说是少数民族的教育。”本文所述的民族教育是指少数民族的教育。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大有作为,民族教育中政府职能也做了很大的改变,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大发展。但由于目前教育环境变化错综复杂,职能转变滞后,造成了民族教育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存在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行政环境,解决民族教育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滞后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民族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行政职能。

  一、新时期民族教育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位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行政环境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民族教育中的政府职能应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明确自身定位,抓好职能转变中的关键环节才能不断促进民族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确定新时期教育行政职能必须坚持发展站高位,管理不越位,服务要到位的原则。”

  (一)做民族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者

  以前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严重的行政规划烙印,资源配置不合理、不科学,只讲产出不讲效益,造成了资源配置的失衡和浪费。目前,我们仍然处于“穷县办大教育”的阶段,民族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育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包括城乡教育均衡、各类教育协调。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一方面要精打细算,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应;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保障教育公平。在认真考虑现状和未来的建设发展规划,做好异地换建、就地扩建和拆迁并校工作,加大对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教育投入支持力度。在注重城乡均衡的同时,还要缩小同一地区校际之间的差距,关心重点学校的同时,给予薄弱学校适当的倾斜,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努力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推动民族教育公平、健康发展。

  (二)做民族教育环境的改善者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实现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保证,对民族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教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教学场所、教学设备、教师资源、社会文化理念和生活环境等等。民族地区教育环境普遍较差且差距大,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欠缺,教学设备陈旧,教育经费欠缺,“读书无用论”影响较大,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改善民族地区教育环境势在必行,任重道远。首先,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解决教师工资拖欠和办学条件差问题,关注困难群体教育,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力。其次,注重校园安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学生生命安全,造成了学校财产损失。政府应建立学校安全责任制,重点抓好校舍、食品卫生、交通等方面,营造一个安全、舒心的教育环境。

  (三)做民族教育的引领者

  教育要发展,改革是动力。各地政府要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找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位置,不断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好教育发展的引领者。目前,民族地区教育的教育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人才培养方向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政府去改革。同时,过去民族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人们对少数民族和民族教育知之甚少,民族教育呈现出封闭化趋势。因此,新形势下做好民族教育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教育、支持民族教育迫在眉睫。

  (四)做民族教育发展的监管者

  民族教育中政府的职能包括民族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制定,以及对各类学校评估和检查的组织。因此,政府应不断优化教育管理职能,健全民族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族教育发展监管力度。同时,应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和检查制度,确保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维护师生权益,坚持教育发展的公益性。

  二、“麻阳”模式下的民族教育举措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湘黔边界的湖南省西部,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5万亩,辖17乡6镇,总人口37.1万人,其中苗族占76.8%,是全国五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之一,现属省定贫困县。麻阳县的区位特点可以用“边、穷、山”三个字来概括。民族地区的教育深受其区位特点、人文环境的影响,麻阳县民族教育的发展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的教育资源分配格局、办学布局和教育规模。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民族教育规模小、办学布局难度大和教育资源稀缺。“民族教育发展相当滞后,主要表现在教育环境恶劣、教育资源不足、经费投入有限,师资素质偏低且稳定性差,教育质量不高。”为此,麻阳县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多管齐下,尽力改变教育落后的现状。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兴教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多年来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是简单的教育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民族问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教育的落后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致使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素质偏低,致富无门路。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政府和群众一致赞同要加快经济发展,实现雪峰山区域跨越式发展和民族团结,教育是基础和希望。基于这样的认识,麻阳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者优先发展教育的既定方针,始终把教育发展当做头等大事。

  (二)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其思想观念、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直接决定着民族人才的培养。”不言而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业务精、专业强、结构合理、较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发展民族教育的重心。面对教师紧缺,麻阳县坚持走“教育兴县、教育强县”之路,把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源。一是实行“五不要”政策。即不要户口、不要组织介绍、不要档案等“五不要”,即可应聘上岗。二是加强原有师资的继续教育。鼓励在校老师通过电大、函授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三是连年累积中小学教师,尽力争取大学生志愿者前来支教。   (三)落实政策,增加教育投入

  近年来,麻阳县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麻阳县民族自治政策的贯彻落实。县政府积极将民族教育文件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效果引入政府绩效考核,一心一意探索民族教育办学模式,聚精会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民族教育。一方面,不断增加对民族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改变设备短缺和落后的状况;另一方面,重奖教育能手和优秀学子。在县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每年确保投入到民族教育的比例占总支出的30%以上,同时每年单独设立40万元的教育奖励基金,重奖教育能手和优秀学子。

  (四)开拓捐资助学渠道,保障贫困生受教育

  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方财政有限,居民收入水平低,贫困点多、面广、线长,政府办教育经济能力有限,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面对这样的背景,麻阳县政府及及开拓捐资助学渠道,保障每一位贫困生的教育。

  三、麻阳县民族教育中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麻阳县目前是穷县办大教育,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政府投入上确实存在实实在在的困难,不能实现所有中小学的同步跨越发展。但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分配失衡现象,把有限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投入于几所县城“重点学校”,具体表现在教育资金投入、优秀师资和生源向“重点学校”倾斜,“锦上添花”的事情太多,而“雪中送炭”严重不足。

  (二)民族教育管理不科学

  民族教育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环境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受计划经济体质的影响,我国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政府过度集权,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有限。麻阳县也不例外,教育管理层面、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还停留在微观层面管理和直接管理,教育督导和审计制度不健全。一方面存在民族教育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和考核指标不合理的问题,考核过分强调定量,忽视对定性评价的兼顾。另一方面,教师职称、评优评奖存在不公现象。教学考核的不准确,少部分评优评奖的不公正和不透明,挫伤了部分同志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三)政府兴教能力有待增强

  “民族教育要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法办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促进民族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明确要求要重视民族教育,把民族教育纳入了法制轨道,依法办学的能力不断增强。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发现存在的不足,当前依法办教能力还有待增强。首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行政保护色彩,忽视了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力。其次,一些学校自行制定的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规定存在冲突。最后,校务公开不到位,学生招录不规范,师生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保障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推进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一)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力度

  尽管民族地区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但由于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财政收入总量低,教育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地方承担责任过重。教育经费紧张仍是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由此造成了教育环境和办学条件差、教学设备短缺、师资匮乏的困境难以改变。因此,建议优化和调整中央与地方教育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对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民族教育的协调发展

  要缩小城乡、群体、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起着主要作用,控制着教育资源的流向。在民族教育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应加大对贫困山区和基础薄弱学校的扶持,鼓励优秀教育工作者进山村教学,让更多的孩子能享受优质教育。在撤点并校的过程中要确立“高中向县城集中,中小学向乡镇集中”的思路,根据实际情况坚持每个乡镇至少保留一所寄宿制中学和小学,尽力确保每个乡镇建设一所幼儿园,实现就近入学的原则。

  (三)加强部门作,贯彻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

  教育主管部门执行教育方针政策,而民族事务主管部门重在执行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发展。民族教育不仅作为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民族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各司其职,确保职能到位,坚持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

  (四)优化行政组织结构,提升服务效能

  “政府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政校分开。”当前政府对教育发展的管控性还很强,这极大的减弱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打击了中小学校领导办学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体现在监督、协调和服务上,不应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人、财、物、权力上做过多的行政干预。”政府应明确自己在民族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努力做好教育体系的构建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规则的制定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准则的设计者和教育质量的监控者,积极下放事权,简化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的自主办学权。

  (五)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教育要发展,管理队伍建设是关键。第一,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队伍选拔。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选拔一批作风好、党性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人才到教育管理岗位,同时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配备少数民族领导。第二,加强对教育管理队伍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育管理队伍不断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教学理论、办学管理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履职能力。第三,加强对教育行政管理队伍的考核,完善考核体系。

民族教育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中 教育 政府 探析 职能 民族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