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的研究论文

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18

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的研究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也是高职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关键能力,但是对于90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翼护下自我为中心倾向较为明显,缺乏协作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加之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得到青年学生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扩大了他们的交往范围,同时,疏离了现实的人际交往,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命题。本研究在对在校高职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创设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对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进行干预,使大学生可以在团体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改善大学生心理品质,从中探讨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新途径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共 99人。

  (二)研究工具

  1. 李芙蓉编制的《大学生合作能力量表》。该问卷包括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两个维度,共42个项目,内部一致性为0.94,分半信度为0.87。

  2. 马湘桃编制的《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该问卷包括沟通技能、沟通认知、沟通倾向三个维度,共56个项目,内部一致性为0.814,因子解释总方差的59.285%。

  3. 班级活动评价表。《班级活动评价表》用于班级辅导过程中对班级成员进行的过程性评估。它包括4个问题,意在了解班级辅导工作阶段班级成员参与辅导活动的情况。

  (三)施测过程

  将两个问卷装订成册,主试均为受过培训的心理教师,问卷调查采用集体测试;两个班同时进行,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

  (四)干预研究过程

  1. 前测。在进行干预的前一周,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填写问卷手册,问卷当场收回。

  2. 干预过程。实验班每周周三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地点在教室,时间为90分钟,一共进行为期六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控制班不进行干预。

  笔者根据人际沟通能力三元结构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论基础,本着培养团队意识,加强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理解和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目的,共设计了六次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次课:“相逢是首歌”,目标是消除主试与班级同学的陌生感;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和愉快的班级氛围。

  第二次课:“我快乐我成长”,目标是学会管理情绪,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次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人际互助,学习人际冲突的解决方式

  第四次课:“微笑训练营”,目标是培养学生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和倾听的技能,提高沟通能力。

  第五次课:“打造高效团队”,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高效团队的特点:目标清晰、互相信任、有效沟通、优秀的领导者、内外支持等。

  第六次课:“回顾和展望”,主持人对活动进行评价,自然结束活动;组员之间相互告别。

  六次活动课做到内容围绕主题,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课的教学步骤、方法、使用的教具以及课件设计等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3. 后测。干预结束后两个班同时填写与前测相同的问卷手册,并当场收回。

  (五)数据处理

  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

  二、结果

  (一)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干预前的差异

  由于干预的效果是随后两次调查问卷均回收上来的数据来分析检验的,如果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数据在考察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那么,用以检验干预效果的数据就存在选择性偏差(selectionbias)。因此,首先要考察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前测各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

  表1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测试班级 人数 平均数 标准差 T Sig

  合作能力总分 实验班 45 167.3 11.81 0.91 .47

  控制班 54 152.2 14.05

  沟通能力总分 实验班 45 181.84 7.62 -.92 .360

  控制班 54 187.47 5.59

  表1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此结果表明两个班被试是同质的,可以对实验班进行干预,考察干预的效果。

  (二)干预效果的检验

  为了进一步考察干预效果,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的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测数据的差值进行对比研究,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

  后测-前测的差值 实验班 控制班 T Sig.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 1.12

  1.50 2.66

  3.42 -.14

  -.09 .50

  .45 -2.35*

  2.36* .022   .032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在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后测-前测的差值均为正值,这表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均有所提升;而控制班在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后测-前测的差值均为负值,这表明自然状态下控制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所降低。经过进一步的差异检验,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差值在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上有显著差异,说明在干预后,实验班被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均有提高。

  三、讨论

  干预研究进行前,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前测分数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在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分数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确保了被试的同质性。

  干预研究进行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前测差值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在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实验班学生在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后测-前测的差值为正,以上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好于控制班自然成长的结果,即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这是因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加以影响,最终达到健康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培养。例如,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微笑训练营》,活动目标是培养学生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和倾听的技能。分享环节中,很多同学的感受是“语言表达真重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微笑拉近彼此距离”等,这充分表明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增强学生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此次活动课结束后,使用《班级活动评价表》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1.2%的学生认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自然成长状态下的学生缺少自我感悟的平台,因此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分数在前测、后测时没有显著变化。

  四、结语

  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方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发挥个人潜能、增强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社会适应性的新举措。这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在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资料和依据。

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心理 大学生 大学 团队 能力 辅导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