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准公共物品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论文

准公共物品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29

准公共物品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一、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高等教育既不是一个纯公共产品,也不能视为一个纯粹的私人物品,确切地说:“教育是一种‘优效型的公共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即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

  (1)高等教育产品在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单独消费而去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的权利,是全社会都可享用的产品。

  (2)高等教育产品在效用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面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所有的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整体效用,而不可以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个个人、家庭或企业单独享用。一国公民接受教育的人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整个社会发展越积极,这种效用是整体性的。

  (3)高等教育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在高等教育消费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获取不均、利益差别、偏好差异等问题。因此,高等教育消费呈现非整体性,使其消费在技术上便于分割。即使不通过收取学费的手段,也有足够的理由或者是标准拒绝某些个体进入高等教育的大门。例如,录取分数线、性别、民族、宗教、家庭情况及国籍等。

  二、高等教育供给机制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尤其是同教育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比较来看,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无法满足公共教育的实际需求的状况并没有实质改变。

  (1)高等教育供给的总量不足,主要表现为总量性短缺;总量性短缺我们可以称之为绝对性短缺,具体体现为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我国的标准为4%)。2006~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464亿元增加568845亿元,年均增长7.8%。但与此同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在2.79%~3.48% 的低水平上徘徊,甚至有些年份出现不增反降的现象。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自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平均水平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稳定在4.7%~4.9%,其中,教育较发达国家比例为4.9%~5.1%,欠发达国家比例为3.8%~3.9%。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会存在供给瓶颈以及供给质量不高的状况。

  (2)高等教育供给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纵向及横向的结构失衡;教育内部投资结构比例失调,从城乡之间的教育支出来看,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形成了显著的城乡二元分割和“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倾向。即国家公共政策总是优先满足城市地区的利益,而忽视了农村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也体现着“城市优先”的价值。我国东部(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高校及其在校生数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高校及其在校生比重相对较低,且2013年中、西部地区高校数所占比重和在校生数所占比重与2006年相比都有所下降。

  三、高等教育供给短缺的原因解释

  (1)财政支出中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尤其是支出刚性较强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公共教育供给总量性短缺。首先,在当前的教育供给的过程中, 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来实现。在财政预算总额给定的情况下,教育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越高,教育投资的总量就越大。列入政府预算支出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的利益冲突会影响政府的公共预算决策,各个部门公共预算支出的份额的最终确定,实质上就是这些利益集团以部门利益为基础进行博弈后的结果。其次,政府在分配公共资源时往往并不是以其对公众的重要性程度来决定。政府更多的依赖每个项目所带来的利益大小去决定公共资源的分配,而教育项目的收益很难在短时间内凸显,因此在预算分配中,会处于弱势地位。

  (2)教育部门内部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导致政府教育投资的结构性失衡。首先,高等教育大多集中在城市,投资的来源来自中央政府及省直辖市政府和市政府,他们有相对较强的财政支付能力;而基础教育的投资主要来自县、乡、村,他们自身的财政支付能力比较有限。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体制,由于政府政策、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呈现发展失衡的状态,这种状态无疑将对高等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处于少数却占有较多公共教育支出的城市教育部门没有人数较多的农村教育部门所呈现出的组织松散的缺点,而是具有“组织优势”及“信息优势”的特点,因而在政府预算决策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能够为城市地区争取到更多的教育经费以及政策鼓励。

  四、改善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1)重视政府在高等教育供给中的主导作用。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也是高等教育最大的投资主体。政府通过直接设立高等教育机构,直接提供高等教育产品及服务,或者是通过预算及政策安排等方式,将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委托于私人部门生产,以此来提供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或服务;另外,政府的预算投入也是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预算投入的同时,更应重视优化配置,整合教育资源以及搭建合理的高等教育平台,有效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全面发展。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式,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服务均等化。优化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是我国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亟待实现的重大目标。为了推进高等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政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弱势利益部门或群体予以差别对待,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内部弱势教群体的投资力度,补偿他们以往所遭受的教育投资不公平待遇,缩小高等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及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分配差距,以缓解高等教育供给不均衡的矛盾。

  (3)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资源发展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兼具私人性。因此,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发展民办教育便是一个解决思路。高等教育需要创新办学思路,民办大学以及分校并非如人们想象的乱象丛生,它们都是经过了国家严格审批,其办学的基本条件以及基础管理都经过了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考核和评估。市场的引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更具活力,发展非公立高等教育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和经验的欠缺,民办高等教育还存在着教学以及管理上的问题,在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上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于国家加强研究和改进。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如果能够得到合理地引导,必将有助于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当前所面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短缺的难题。

准公共物品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供给 物品 教育 对策 视角 高等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