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纪录是一种新闻“时尚”论文

纪录是一种新闻“时尚”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7-24

纪录是一种新闻“时尚”

  目前,国内国际的电视发展趋势日趋激烈,纪录片的创作越来越被各种媒体机构重视,纪录片界再次复苏并活跃起来大有井喷之势,纪录片的生产量也在逐年递增,许多电视人怀揣的纪录片梦想在渐渐孕育并疯长,众多新生代导演也崭露头角…… 对于电视而言,这一定是一个好事,因为纪录片兼具社会和市场功能,对于时下举步维艰的电视产业来说,纪录片生产完全可以在夹缝中寻得一丝生机,甚至一点先机。

  对于一些好的题材,考虑到纪录片的庞大体量,尤其是作为城市台,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作为保障,一般是不敢轻易涉足的。但在纪录片没有做大做强形成产业之前,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在纪录片梦想的道路上探求和摸索,那就是――用拍纪录片的方法做新闻。从中央台到地方台,近几年,越多越来的记者编导钟情于这种纪录方式的叙事和表达,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把这种纪录或者叫做纪实的方式运用在新闻当中,效果很明显。

  纪录俨然成了一种新闻“时尚”。

  提到新闻的纪录片拍法,媒体铺天盖地各种的《走基层》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和成功范例。在这里,先以央视的《新春走基层》为例,谈谈如何用拍纪录片的方法拍新闻。

  从2011年春节开始到2013年春节,央视新闻中心《新春走基层》报道成为最醒目的热点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但观众口碑超好,收视也好。据了解,“新春走基层”为主打的新闻带动了新闻频道的整体收视明显提高。仅以2012年春节为例,从农历除夕至初六,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16%,收视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7%。《新春走基层》的报道中,普通百姓真正成为了新闻的主角,甚至在《新闻联播》中连续播出并上了头条,带给观众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2012年1月14日起,央视《新闻联播》连续播出四集蹲点日记《杨立学讨薪记》,创造了《新闻联播》以“新闻连续剧”形式播出的新形式和新纪录,让观众耳目一新,实现了央视“走基层”报道的创新和突破。这样的节目让我感到原来冷冰冰的《新闻联播》也同样可以很温暖。

  中央台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带给我们两种感动,一是那些鲜活的最基层的人和事虽平凡,但很真性情,令人不能忘怀;二是记者真正深入了下去,和普通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近距离交流,所有的报道真实,感人。这一切都源于新闻纪录叙事手法的大量运用。

  为什么要用纪实的手法拍摄?我们先来回答为什么不用纪实的手法而用传统的解说(或者叫做说教)试想,加入把大量的现场包括新闻里主人公的同期都变成解说会是一种什么结果?这就会使已经进步的中国电视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默片始终赶不上声情并茂。这就是属于离作品比较远,离播出比较近的那种。不客气的说这是我们日常工作中花大量时间已经和正在干的事情。这么多鲜活的人物,那么多朴实但却颇有哲理、引人共鸣的人生感悟,不让他自己说,而用记者转述,或者解说,“现场性”立刻就会减弱。而且,纪实性手法可以避免一个主人公接受采访时“干说”的枯燥感,还能“原生态”地真实体现出人物的生存状态。

  所以,要用纪录的形态,做出纪实的感觉。

  比如我所供职的安徽亳州广播电视台,全省最早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药都时空》2013年春节期间播出的《扫地少年:帮着奶奶去扫街》,这个片子的成功就在于大量的原生态的现场呈现,增添了身临其境之感,让观众对少年袁德旗的坚韧和懂事感受强烈。《扫地少年:帮着奶奶去扫街》后来还上了央视,主人公袁德旗也刚刚被评为中国“最美孝心少年”。

  上文说到了用纪录片的手法拍新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个问题我们要说到,怎么样用纪录的手法做新闻。

  在拍摄期间,记者的预测和观察也尤为重要。因为新闻的纪实性拍摄不等于疯拍、狂拍、乱拍,还是得有所取舍。如果总怕抓不住更精彩的那一瞬间,结果会在后期编辑时,花很多的时间才能将海量的素材整理成稿子里需要的同期声。鉴于此,要在采访过程中紧紧围绕核心主题、人物特色,有所取舍的抓拍素材,这是节时、省力、让成片节奏鲜明、主题突出的好办法。

  再具体说说,用纪录片的手法做新闻需要注意的几件事情。

  一、还是那句老话:让摄像机成为苍蝇的眼睛。

  怎么样让人达到自然的状态,剔除面对摄像机表演的成分,说出真话?有个业界形象的比喻就是:摄像要让摄像机成为墙上一只苍蝇的眼睛,让被采访人忽略掉它的存在,这种状态才是真正的状态。还要在细节的处理上,尽量避免让人物感觉到生活受到“侵犯”。比如,在一间屋子里,由于照度比较低,采访有两个方案,用机头灯或换个普通的灯泡,应该选择后者。记者和摄像应该当成为一个第三者,静静观察、有时候不用采访而是去纪录现场,反而效果更加有冲击力。

  二、现场和环境声记录不可或缺。

  我一般建议我的团队,片子里一定要有声。哪怕是自然界的没有任何信息的声音,一个脚步声、一个鸡叫声、一个翻书声、一串自行车的铃声……你是否注意到,在很多获奖的新闻作品中都是有背景声的,这也是央视目前用地方台视频素材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否则再好的片子也不会播发。这些声音会给我们很强的意境,这是我们在新闻纪实中一定要注意留心的问题。但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在操作中往往把这些声响人为地删除,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

  三、注意抓拍细节。

  拍到永远比拍好更重要!拍特写永远比只会拍远景全景更重要!“一具体就生动”,细节最能打动观众。这样也才可以达到细节的、细腻的和生活化的刻画效果,让人物回归了生活,说出了原生态的真话。所以要求摄像一定要充分理解编导的意图,或者摄像本身就是编导,懂文字,也懂画面。但可惜的事,这样的“文武”全才越来越少。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从央视到各卫视再到各城市地方台,遍地开花的《走基层》其实在告诉我们,“在基层”是方法论,它改变了我们以往做新闻的惯用套路,更准确地说是改进了新闻以往的生产方式,解放了生产力。当做一条新闻开始变得“麻烦”,当拍摄的素材开始变得“庞杂”,当记者们都主动要“沉下去”的时候,我们距离好新闻、好作品也就不远了。

  中国新闻改革刚起步的时候,以“讲述老百姓故事而著称”的《生活空间》诞生了,节目中大量的片子突破了常规的拍摄技法。他们将一种原始、质朴、粗糙如毛坯般的、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生态呈现给观众。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表现形式上,最根本的改变是对电视的基本态度的变化。

  基本态度的变化是什么意思呢?

  《生活空间》的创立者、中国新闻界不可忘却的人物,已故的陈虻说,《生活空间》摆脱了“主题先行”的误区。记者不再去“导演”生活,而被拍摄对象也不必在“被拍摄状态下”进行刻意表演。

  陈虻说:我们的记者做新闻,他到现场去感受生活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他还多次讲过:未来的电视将是“有纪实者生,无纪实者死”。

  用拍纪录片的方法做新闻,这是一种电视能力,这,恰恰是我们的缺失。

  改变城市台电视新闻的叙事状态,从你我做起。“学会用影像叙事”真的是做电视的我们永远的追求。因为,“纪录”正成为一种新闻时尚。(作者单位:亳州市广播电视台)

纪录是一种新闻“时尚”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新闻 时尚 纪录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人报道分析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