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7-27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3G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微时代”,成为了高职学生管理的新方向。合理把握“微时代”的机遇,可以有效的改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通过构建校园网络服务平台,加强思政教育,使得高校可以掌握并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动向,同时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新的时代形势不仅为学生管理工作创造了新的平台,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如何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成为高校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1高职学生管理的舆论压力增大

  新形势下,时代变革和教育体制改革,使得高职学生呈现出舆论多元化和随意性的特征,这一变化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和复杂。受环境影响,学生群体主流思想受到社会中各种思想的严重影响,同时学生主体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个性化差异,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难以保证良好的效果。同时,由于学生本身的情绪化色彩浓郁,心智不够成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极容易发生价值观念的冲突和思想碰撞[1]。

  1.2单一的高校学生管理渠道难以抵御海量化信息的冲击

  较为单一的高校管理渠道与海量信息冲击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管理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在现代科技技术条件下,学生可以从广泛的渠道、迅速获得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强大的,也导致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无法发挥正常的效果。以微时代的影响为例,高职学生往往广泛化的运用各种微媒介,这些微媒介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学生进行交友、购物、学习等活动都要依赖微媒介,可以说微媒介用网络包围了学生。但是,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为垂直结构,渠道较为单一,无法向微媒介那样全方位的包围学生。此外,微媒介的传播方式是互动的,存在较强的交互性,学生主动参与微媒体的互动,这与被动性的学生管理存在显著差异,这种交互性恰巧是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中欠缺的[2]。

  1.3高校网络管理的实名制受限

  高职学生在微时代,学生对草根文化产生了莫名的追捧,并认同了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和思想。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往往要求教师加强思政教育,并建立了思政教育网站和论坛,要求学生“实名制”注册账号和使用账号,学校此举的目的是,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传播正确的舆论,规避不良的虚言妄论。但是,在思政网站和论坛运行中,教师发现学生注册的人数较少,浏览网站的内容更少,网站并未受到学生追捧,而更多的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意见、精力放到了其他网站中[2]。学生喜爱的微博、微信等“微领域”,往往不需要实名制,学生可以随意虚构身份,随意发表各种言论。由于学生主体身份并不明确性,学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导致学生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和义务。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看,高校网络实名制管理是必然的趋势,但是需要改进“实名制”的操作方法,借鉴微媒介平台的优点,划定明确的“实名制”适用范围,发展新型的“实名制”。在高校实名制管理中,不能一刀切的进行改革,应调查分析学生对“实名制”的实际需求,进而对校园管理网络做出调整[3]。

  1.4高校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加大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的不断扩大领域,工作阵地也发生了一些转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虽然校内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并更新了校园管理网络,

  但是,很多学生管理者并能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和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代管理手段的衔接存在缺口,管理内容和信息未及时更新,也是影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总之,要从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的转变出发,提升管理者素质,更新管理内容和机制,建立现代化的校园管理体系。

  2.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凸显管理体制的时代性

  在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者要在工作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关爱学生生活和学习、依靠学生及信任学生,并且要倡导这种管理思想。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社团发展等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面对社会、网络、微媒体给学生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带来的价值碰撞,我们要进行利用管理创新,应积极弘扬良好的精神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同时阻止不良信息的渗透扩散,使学生管理工作范围逐步扩大。对学生的[4]。

  2.1掌握微时代的价值诉求,定制微管理模式。我们首先要挖掘出微时代的特征,并将特征渗透到学生管理的方法、内容和途径中,保证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鲜明的微时代特色。此外,应理性看待计算机技术和微媒介的技术,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使这些技术应用到学生管理中。

  2.2高职学生管理应顺应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大潮,引领学生管理的网络化潮流。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和微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冲破传统管理理念束缚,发现新的管理规律,结合现代理学的方法,制定一套先进的管理机制。同时,应在顺应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发现管理的智慧,彰显现代高职院校的管理理念。

  2.3认清微时代境遇,开启微大门。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对传统管理渠道进行革新,从而丰富管理渠道、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媒体的实用性,并积极推进“无形管理载体”的应用,真正实现有效管理。

  3.发挥“微媒介”的强大作用,引入新型工作载体   “微媒介”融入学生管理工作将真正提升学生管理的实效性,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载体。管理者要正确取舍学生管理中“微媒介”的功能,以发挥微媒介的独特功能和优势。通过微媒介,学生管理的内容更加立体的呈现出来,进而全方位覆盖学生群体。

  3.1运用强大的微媒介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网络、微博、微信、MSN、微电影等媒介受到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党和国家重大政方针可通过这些载体传递给学生,是政策内容或思想动向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田,掌握学生思政教育主动权,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开辟网络思政教育的广阔空间。

  3.2利用微媒介获知学生的舆论方向,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信息传播媒介引导学生群体舆论思潮,预防学生发生群体性伤害事件。此外,要利用微媒介的传播优势为高校危机管理打好基础。

  3.3以微媒介为基础,创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微博、微信等微平台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开辟一条关系学生利益的信息渠道,即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校可利用信息系统完成招生就业管理、学籍管理、资助管理、信息查询等工作,真正使校园生活网络化[5]。

  4.创新学生管理方法,实现“微生活”与学生管理的融合

  4.1管理者要熟练使用微媒介,并从中获取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信息。管理者找准有利时机把握学生的动态,发现学生学习、生活、娱乐、情感等状况,发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潜在规律。

  4.2管理者可利用微媒介发布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要求信息尽可能的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同时,可使用微媒介发布信心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网络关怀环境,使管理者本身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3通过微媒介的聚集作用,协调网上网下管理。可创建体现班级、社团文化的微管理体系,向班级、社团的同学开放微交流平台,由辅导员担任超级管理员,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要将上述体系与院系的微管理体系对接起来,从而扫除网络管理盲点,构建科学化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6]。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管理要突出时代特色,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科学化的舆论引导模式、道德监管机制及学生管理模式。从本质上讲,在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涉及校内多部门、学生、教师三方的工作,首先应协调三方的关系,然后充分发挥信息时代、微时代的积极作用,最后采用多种新型传播载体和现代管理模式,提升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开创高职学生管理的新局面。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院校 学生 创新 管理 实践 思考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