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论文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7-27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当前,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政府部门、专家和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对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 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一、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项目号2011GG397)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应为:“政府-社会-高校-企业联动”,共同完成大学生创业教育任务,培养具有先进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其中:政府――建立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高校――多途径开展创业教育;企业――积极参与创业教育。

  二、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路径如下:

  1.政府要建立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

  政府应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资金资助。首先,拓宽创业资金扶持面,创业资金的扶持不应该有专业的限制,要服务于所有专业的大学生,而不是某些专业的学生。同时,需要进一步扩大创业资助资金的数额,不应该是象征性的资助。从我国目前由政府提供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的绝对数额来看,其规模还是非常小的,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非常低。因此,政府要将大学生创业基金作为一项常规性财政预算项目纳入年度规划当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针对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支持工作步入正轨。

  设立创业基金相关管理机构。从美国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来看,如果要把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管理当作一项事业,希望其能够有自己运行的正常轨道,资金的中介管理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该设立专业的创业基金“中介”管理机构,这一机构可以由政府领导,但却必须是独立的机构。

  建立完善支持创业的法律法规。大学生创业还非常需要完善的支持创业的法律法规,目前大学生创业支持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着政策目标不明确、优惠的实际含金量小等不足,亟待完善。

  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增值服务。大学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没有工作经验,更谈不上管理经验,也缺乏能够为其创业提供帮助的朋友,许多有创业资金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失败,主要原因是缺乏管理经验。事实上,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除了需要资金之外,更加需要这种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力量和成功经验对投资的企业进行管理能力的培训与提升扶持服务,需要管理和工作经验上的帮助。这种帮助可以由充当风险投资机构的中介管理机构提供,通过适当的培训和介入管理达到创业的成功。

  2.社会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学生家长、企业家、非营利组织、协会等都应加入其中。首先,全社会要营造一种重视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大学生家长要突破“铁饭碗”等陈旧观念,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二是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利用自身资金、技术等优势,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建立创业实习基地、举办创业讲座、提供技术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学生创业的支持。第三,各类非盈利组织和创业协会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组织支持,进行或支持创业教育教学信息交流、培训师资等工作,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培训项目工作。

  3.高校应多途径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1)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促使更多的学生树立新观念:创业就是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2)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环境

  普通本科院校应努力推广校园创业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校园创业文化的品位和格调,具体形式如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如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报刊杂志的创意策划、法律或金融实践的模拟等相关活动来营造和渲染创业氛围;举办创业者学术讲座;建立创业教育网站;设立创业基金会和创业促进会、联谊会等组织机构,在资金和咨询辅导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以上形式,形成一种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不断激励学生提高自身创业素质的意识。

  (3)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构建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创新创业实践性教学活动等方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

  第一,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创业学科课程。一是学科必修课程。大学生在学习除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外,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主要有创业心理课、创业意识课、创业社会常识课、创业者素质课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尽快达到课程学习的既定目标。二是学科选修课程。“选修”意味着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等有选择地修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创业教育的选修课主要包括《创造学》、《创业学》、《市场营销学》等知识类课程。三是学科渗透课程。学科渗透课程是指在其他的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的课程,例如,在理科类学科中渗透以创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学科,文科类学科中渗透以创业意识为主的学科。通过学习学科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创业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对学习与创业相关的学术性知识有较深的了解和学习,为以后更进一步从事创业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的基础。   创业活动课程。创业活动课程是为指导大学生获得创业信息和直接创业经验而设计的一种以活动为中介的创业课程形态。如开展“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参观企业、商业调查、创业计划竞赛、访问消费者等创业专题活动,鼓励学生建立创业团队等。通过活动课程的学习,培养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创业实践课程。创业实践课程是指为了多方面训练学生,完善学生创业知识结构,参与现实的创业经营管理工作,培养学生创业个性,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技能的课程。如:《创业策略》、《创业融资》、《风险投资》、《创业管理》等。创业实践课程能有效促进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形成,便于扩大大学生的创业背景和创业知识领域,丰富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

  第二,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是决定创业教育成效的关键要素。创业实践活动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根据创业素质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如案例分析教学、创业演练教学、产学研结合教学等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意识与创新创业精神。

  一是创业案例分析体系。创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教学体系就是创业案例分析体系,这种体系是一种创新互动式教学。进行创业案例分析,既要分析成功案例,也不能忽视失败案例的分析,目的是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将经验和教训上升到理性。因此,要求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一定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时间,收集大量的案例素材,并潜下心来,精心选择,系统整理并进行理性评析,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考虑让企业有关人员参与教学,讲授亲身创业经历,让学生真切体会创业过程以及创业心路历程,使教学更加生动、真切,这样才能起到更佳的效果。

  二是创业演练体系。创业演练体系主要通过第二课堂来实施。目前国内大学首选的一种创业演练方式是“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这是借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体系,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模拟公司),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包括公司的介绍、产品与服务调查、市场分析、竞争营销策略、公司组织结构、风险评估、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等。在创业计划竞赛过程中,学生要经过组队、选项、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以及答辩等阶段。通过参与这个过程,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

  三是产学研结合体系。在创业教育中,产学研结合体系是教育系统和生产技术系统的结合,这是高校培养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可成立产学研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产学研教育方案实施;在师资方面,聘请成功企业家做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创业指导;在学术、科研方面,可以对企业所属领域进行研究或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开发;加强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把毕业生安排到合作企业就业,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现工学结合等,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构建高素质创业型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创业实战经验。这就需要高校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型师资队伍,包括:创业教育理论教学教师、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创业教育研究教师所构成的优秀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强对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聘请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专家到学校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创业教育讲座,强化全体教师创业教育意识。第二,选派教师参加国家或高校组织的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班,使之能了解有关创业教育教学知识。第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第四,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提高其创业教育能力。第五,聘请成功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经济管理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专家、成功企业家、风险投资家等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构成组建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培训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创业提供技能和经验方面的支持。

  (5)建立高质量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内的资源。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如可以成立有学生自主管理和经营的商业公司,建立学生超市、书亭和各类符合学生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实体。第二类是校外的创业实践基地。例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深入到企业现场,有亲身参与实际的机会,深入岗位去了解和感受实际的企业管理与运行。

  4.加强校企合作,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创业教育

  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企业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公益实习、创业资金、“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帮扶大学生创业活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重要支持。企业通过帮扶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履行了社会责任。

  总之,普通本科院校通过“政府-社会-高校-企业联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创新性地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并由此带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生 大学 创业 教育 实践 院校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