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论文

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08

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研究背景

  我国金融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从长期来看,我国的金融改革目标就是要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创造稳定健康的金融环境。金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金融业目前还不能合理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壮大,金融业才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向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行为与过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随着我国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各个方面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011年以来,在国外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宏观政策趋近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更加突出,对企业发展和转型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渠道单一、直接融资严重匮乏、银行信贷等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益严重。

  进一步促进金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就是要让资本市场担起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西方成熟的市场经验已经表明,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过程中,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金融市场从产生到不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新阶段,金融市场在深度、广度、效率、稳定性方面均有诸多不足,市场结构不完善,服务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的能力亟待提升。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是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尤为突出。其中因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较小,营利能力有限。我国的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多为民营企业且规模较小,很多中小企业是在乡镇中创办的,具有规模小、营利能力有限、自有资金不足等先天性的不足。资本积累缓慢、其设备陈旧、管理理念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一直处于优胜劣汰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其经营业绩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大都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社会分工,专业化水平较低,生产具有盲目性,受产能过剩的冲击严重。

  2.市场透明度低,信用风险较高。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缺乏市场透明度。相比较而言,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透明度、真实度较高。不透明的财务状况直接导致中小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企业的信用制度没有建立,我国小企业家的信用较为落后,经济的运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业信用的影响,导致银行业也为此对企业失去信心。因此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加大了审核力度,手续变得十分繁琐,交易成本上升。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较高,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难以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控制。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业无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市场、财务等状况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中小企业因此在融资领域时常遭到“歧视性”对待。

  3.还贷能力有限,缺乏抵押担保。我国中小企业的还贷意识薄弱,还贷能力有限。中小企业的讨债现象较多,银行业因此导致的坏账增多。银行业作为金融机构,其首要目的是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据统计,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经营贷款的管理成本远远大于大型企业,所以,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国有企业更容易从银行业获得贷款。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符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押物和抵押条件,缺乏抵押物致使银行业贷款的风险增大,信贷的监督管理很难执行。从1998年起,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以减少银行的坏账率。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增大。

  (二)金融机构自身原因

  一方面要积极全面推行金融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又要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在这两方面金融机构本身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自身的内部原因至关重要。

  1.金融机构结构单一。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向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模式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诟病。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渠道的模式,有利于国有大型企业,同时又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银行市场是垄断的,结构是单一的,而中小企业在市场上是活跃的,是开放的,结构呈现多样化,这种模式上的差异,使我国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过程中遭到排斥。民间借贷具有高风险、高成本的特点,缺乏法制化市场化管理,很多中小企业都被迫转向民间借贷,使中小企业的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加。利用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会减少其现金流,削弱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力,对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融资渠道单一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融资的主要问题。

  2.缺乏创新且“惜贷”现象严重。我国金融机构在投资理财产品上缺乏实质性的创新。近几年来,我国以鼓励发展中小银行为手段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小银行受到传统大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较少。由于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缺乏对中小企业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的积极性,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偏向于向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资金贷款,对中小企业严重“惜贷”,进一步压缩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中小企业从银行的贷款利率较高,调查显示,62.3%的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更是明显高于大型国有企业从银行的贷款利率,而且中小企业还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另外,民间借贷与地下钱庄更是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政府方面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在不断的完善中,面临的新的问题不断增加,由于受到特殊的国情和实际发展需要的影响,我国政府在金融体制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发挥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一方面,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备受煎熬,发展举步维艰,在融资领域受到“歧视”。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作的贡献与政府对其的扶持力度严重不成正比关系。另一方面,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开始的近几年,政府缺少对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监管,导致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缓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且留下了很多诟病。政府没有完全将金融体制改革推向市场化的道路,依然为其提供诸多的利益保护,导致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逐渐成为暴利行业,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真正创造价值的实体经济却利润很小甚至连年亏损。这一严峻的问题加重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对金融机构的不满,不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解决措施

  (一)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从我国目前金融领域发展看,资金错配的矛盾较为突出,融资结构失衡已经成为“老大难”的问题。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直接融资存量占比为42.3%,而美国高达86%,日本、德国直接融资占比也在70%以上。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都属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范畴,解决这种系统性的问题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靠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方向,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优化融资结构,显著提高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健康发展。

  (二)强化中小企业自身能力

  中小企业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目前融资难的因素。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合理进行企业并购,从规模效益、产品生产、产品推广、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自身盈利能力,努力增加资本积累。转变原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新的生产设备,更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顺应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同时,中小企业要转变生产管理理念,注重内部产权划分,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突破家族式管理的诟病,加大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对职工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另外,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商业信誉,降低信用风险。商业信誉不仅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而且也是其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必要条件。最后,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产的管理能力,财务状况与营利能力要进一步社会化、公开化、透明化,消除贷款机构的顾虑,强化融资的抵押物,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条件。总之,中小企业自身能力建设是其从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先决条件。

  (三)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推动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机构自身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首先,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打破金融机构原有的固化模式,为金融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使金融市场充满活力。降低银行业的准入门槛,鼓励中小银行的发展。扩展中小企业融资的空间,改变融资的单一渠道,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也是一种有效的政策。同时也是符合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必然之路。其次,要进行体制创新和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企业金融机构,改变以往的“惜贷”行为。创新金融理财产品,为中小企业以及民间资本创造更多的理财选择空间,差异化和多样化并行的理财产品与服务是整个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要优化资源配置。以“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为原则支持实体经济进行转型升级,适度提高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合理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四)强化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成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工作的重点。

  1.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政府应该进一步重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面临融资难困境的严重性。首先,政府要加大法律法规建设,改变以往只注重大型企业、公有制企业和部分行业的政策倾向,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建立和完善有关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机制,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民间融资。其次,要正确引导民间借贷,取缔非法行为,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民间融资环境,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合法的、活跃的民间投资是经济富有活力的表现,不仅会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资金的利用水平。最后,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上市来进行融资,中小企业的规模虽然较小但是发展迅速,进一步鼓励发展创业板市场,从而为那些拥有高新技术、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型企业提供门槛相对较低的直接融资机会。

  2.加大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政府要以“政策性业务、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管理”的原则推动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的改革,引导银行走市场细分、差异化经营的道路,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等服务绩效考核中,落实差异化监管政策。加强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中介、民间借贷等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强化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代表的“一行三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全面推动我国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改革,保证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有效的法律环境。

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制 中小 企业 改革 探讨 背景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