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论文

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14

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新一届政府工作将“城镇化”置于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极其重要地位,而由发改委牵头、多部委参与编制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已在2013年6月前完成,2013年国家还会出台多项城镇化的配套政策。这意味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时间表已经确定,相关工作将有序展开。城镇化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之一,是保障人民群众安定生活的首要基础,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部门的工作。受现实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的约束,西部城镇化比中东部困难得多,同时也造就了更多的机遇。

  向体育强国迈进,首先要面临和解决的是农村体育发展问题,而面对国内各地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态,研究西部农村体育问题又成为重中之重。第6次人口普查显示,大陆13.39亿人口中,6.74亿农村人口,占50.32%[1]。农村人口任然占有相当的比重,中国当下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村体育的发展,如何促进农村人口的体育素养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

  1 西部农村现状

  1.1 发展缓慢的西部农村

  提到西北,首先使人想到的是“干旱、贫穷、落后”等词。“大西北”之大在于其所包含的地域之广阔。除了山还是山,除了土还是土,山的那边是一望无际的山。农耕文明造就了中华文明,以靠天靠地为主的小农自然经济长期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在中国西部的农村,仍然能看到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如此代代相传而来的,不仅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更重要是造就了老实、憨厚、温顺、安于现状的民族心理。八十年代以前农村人是很少外出的,地域间的交流也很少。受地域环境的限制,交通不便,导致了长期以来信息封闭,加之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越是落后的地域,越是鬼神崇拜现象严重。如此一来,人们的思想和活动范围仅是受限于固定区域内。以甘肃省为例,国家级贫困县就有很多。贫穷固然是受制于贫乏的地理环境,但心理之贫来自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思想的影响,劳作之余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晒太阳、蹲在墙角唠嗑”,许多以西部农村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看出描写此类景象的情形。以甘肃省武山县为例,某些村庄是全村人享受国家贫困补助的,其中不缺乏有大量作秀之嫌,工作组一来全部穿的破衣服,检查一完西装革履。如此造成整个农村群体的消极思想和意识:农村来的就是落后。这一破旧固化之思想,残害了一代代西部农村人,造就了“走不出的大西北”。

  1.2 城镇化带来的机遇

  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农业合作社的不断推进,给西部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气象,各类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也相继建完善起来。

  从八十年代开始,外出打工成为农村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经济收入类型、群众文化等方面均发生着很大的转变。经济收入来源变了,大面积的土地征用使得农村收入有了提高。例如城镇化的推进,许多原本以种地为生的农民离开了束缚很长时间的土地,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享受生活。国家“三农”政策实施的力度不断加强,农村整体收入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免去农业税之后,农民的生活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这就使得农村人有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去关注除了土地以外的东西。诸如农村文化建设,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以及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有些农村建立起了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健身广场以及网吧等。城镇化带来很多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负面的东西,例如农村赌博,吸毒等问题。

  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可以推动经济产业化,可以提高社会融资比率;同时,乡村环境的改变将使农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使农村村容风貌更加整洁,使乡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备。至此,农民个体的情感需求便会凸显,逐步增加体育需求,继而增强体育意识,复而巩固体育行为,直至促进农民身心健康。对西部农村体育的发展有利现实的人民自身需求,农村体育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2 体育在西部农村的发展

  因此当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开展丰富多彩的村体育活动。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邻里人际关系,建卒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必将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村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严重滞后、农村公益性公共体育服务严重缺位、农村信息性公共体育服务渠道不畅等方面[2]。西部农村体育场所状况:自己家里、打麦场、村庄空地等是西部农村体育健身的主要场所,选择农村体育活动站(室)和体育健身场所的比例非常低(西部很多农村尚未配备此类设施);西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配备总量相对不足,整体上类型比较齐全,但具体到某个农村则体现出体育场地设施类型单一;大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对周围村民开放;西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遭到忽视,农村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成之后闲置、损坏和废弃的现象严重。某些西部农村场地器材配备情况名存实亡,例如甘肃省很大一部分农村都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常年风大。体育器材下乡活动虽然把一定的器材配备齐全,但是场地是个更大的问题。篮球架在农村只能立在打麦场,打麦场主要是土场地,时间一长(尤其是冬季)篮球弹不起来。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器材虽然对场地要求不太高,但是常年风多,农村有没配备体育场馆,只能是偶尔玩玩,根本达不到长期体育锻炼的保障。

  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不少地方刚刚起步甚至有些还没有起步,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边远山区、草原牧区和贫困地区还没有任何公共体育设施,相当一部分农牧民由于生活压力较大而根本没有锻炼健身的需求和观赏体育活动以丰富文化生活的意识。[3]在各类政策和社会力量的扶持下,西部农村体育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面对固有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西部农村体育的发展实则是名存实亡,只是送一些体育器材下乡,而没有相关配套设施,这是制约西部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构建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卢元镇教授主编的《社会体育导论》一书中,将农村体育界定为:农村体育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4]。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把民众参与体育的愿望和追求从法规上明确为“公民权利”,并与人权挂钩予以保障。新农村、新体育、新生活,体育健身正成为新农民衣食、住、行之后的第五生活要素,成为农村文明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

  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健全与创新,是贯彻落实我国农村体育文化政策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文化等领域综合改革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吕树庭教授等提出了“以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的观点, 并阐述了其理论与实践依据:一是寻求农村是城市化的需要[5]。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必然要求。当前,建立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群众体育,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的主旋律,并成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显著标志。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农村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协会等社团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等。

  3.1 西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保障

  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解决的是体育场地设施问题,这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首先要深入各个农村实地考察,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在此村合适的在彼村并不一定合适,此村开展的好的项目并不一定在彼村开展的好。西部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人群主要以老人和小孩为主,体育项目的开展和场地设施的建设必须考虑到老人和小孩的利益,显然当下主要配备的体育器材是不适合的。

  3.2 西部农村社会体育组织的重要性

  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社会体育组织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体育组织近年来已经成为体育发展的主要力量,诸如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羽毛球等多个体育项目的社会团体相继增多,各类人群间的体育比赛也在不断完善。以甘肃省武山县为例,在高楼乡每年都有规模较大的村与村之间的篮球比赛;每年都有县一级别的武术比赛和旋鼓比赛或表演;2013年开始有了广场健身舞比赛(不仅有来自各社区、各晨练站、各活动室的,农村来的广场舞团队占主要地位)。此类比赛参赛队伍主要以各行政村为单位,每村都有带头人和相应的组织结构。虽然用现代社会体育组织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农村组织闲的并不完善,但其民间的积极性和自发性以及活动的热情是现代社会体育组织无法媲美的。此外广场健身舞近年来在西部农村也慢慢被大众所接受,以甘肃省武山县余坪村为例,余坪村地处山区,以种植小麦、油菜籽、土豆、胡麻为主,每天晚上都有三十多人集中到大的院落或卖场跳广场舞。

  3.3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农村体育中的重要性

  为了保障当下强调全民健身的国家大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近年来不断受到各界的关注。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社区已经配备了相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但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来说,社会体育指导员尚未配备。西部农村体育的知道工作主要有乡村小学体育老师担当,而此一代乡村教师普遍体育素养不高,技能并非十分专业,故此指导的农村体育也是相对不规范和不完善的。此外还有些农村村官或有影响力的人来组织,谈不上专业性的指导。因此必须强调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新,虽然这条路很长,但将来一定会有所改观。在尚且不具备配备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情况下,建议对乡村学校体育教师进修集中培训,使其具备简单的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3.4 着力挖掘地域特色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西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当地特色的独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本地域人民在不断的人类文明进程逐渐总结而来的体育活动,具有现实的实效性和极强的区域民族认同感。例如甘肃省武山县的特有项目――旋鼓(羊皮鼓),在武山地区有着大量的活动人群,几乎每个村落每家每户都有羊皮鼓。活动人群上到八十几岁的老人,下到五六岁的小童,此外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女性大众参与本活动。深入挖掘西部农村特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保障西部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体育活动。只有发挥地域特色,只有完善地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才能在本地域或固定区域内谈体育建设。

  3.5 西部农村群众体育意识的转变

  西部农村人民大众的体育思想意识尚未完全形成。西部农村体育大多在农闲时节,能够每天坚持活动的并不多。或许在以种地为主的农村环境下,不干活去玩篮球或其他,会被大家认为是不务正业、胡闹。这种破旧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农村人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是有意识的自我改造的过程,很多人仍旧抱着“种地劳动”就等同于体育活动的思想,抱着对体育热爱但不参与的态度。这种思想意识需要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慢慢得到改变,我们也看到大多数农村群体已经有了改变。这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细想意识领域急需转变的观念,城镇化必须在思想上接受新的东西,抛却过去陈旧的、封建迷信的破旧思想,才能在行动上付诸实践,以此促进西部城镇化发展。

  小结

  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应以中心城镇体育公共服务投入为突破点:加大对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投入,要对农村体育资源配置有所倾斜,将部分公共体育设施,逐步向居民集中的区域、农村配置,促使西部农村人民尽早感受到体育公共服务给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带来的好处。通过健全规章制度、成立组织机构、培养和配备专业人员着力挖掘地域特色民间体育项目、落实经费来源、解决场地缺乏的问题,形成发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体系。

  

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城镇 中西部 中西 农村 体育 公共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