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德育事半功倍论文

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德育事半功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0-02

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德育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125-03

  近些年,有关心理健康与德育之间的关系的话题在我国教育界被广泛热议,许多专家学者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定位存在着争议。

  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将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有机整合,以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如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提出:“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的‘一体化’ 整合构建,不仅是十分必要、合理的,也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只有真正建立了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才能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1]。但有些学者则持不同意见,如河北师范大学的张丽芳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在起源、理论体系、具体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学生观、教师队伍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整合,则会造成两个学科的混乱、学校工作的混乱、教师角色的混乱、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等问题[2]。

  专家学者们对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之间关系的理性认识,为我国心理健康的顺利实施及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提出了非常多宝贵的真知灼见。但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发挥两门学科的优势,奔着同一个目标――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关注的问题。该文将以职业学校为例,浅谈一下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德育事半功倍。

  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与异同

  中职学校德育课就其课程的设置而言,包括四门必修课和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若干选修课两部分。教育部王建国司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德育是关系培养人才成长方面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为目标、遵循心理发展的普遍的规律性教育。在现实教育中,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必须看到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要注意二者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从“思想政治”的角度与学生谈心,做其思想工作,或从“道德”的角度进行伦理教育,力图使学生对社会及其文化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正义感和抵制不良诱因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改善其行为的目的,这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阶级性。在此过程中,教育的形式主要以谈话、授课、讲座、演讲等比较正式的方式进行,教育的方法则以说服教育和灌输批评为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前者的地位是在后者之上的,忽视了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带有强制的性质,所以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心理抵触。

  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进而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此过程中,教育者是站在“中立”的角度看待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平等互动的方式沟通、交流,体现的更多的是理解、尊重和接纳,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矫治,学生感到教育者是协助者,他们会从内心自觉接受教育,并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非常灵活多变,除了常规的讲座、授课外,还可以采用心理游戏、心理测验、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心理换位等方式;内容则更多地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如适应环境、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如果能在德育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心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弥补德育的劣势,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需要,让学生有更好的心态去接受教育的内容,则可以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达到建构学生健全人格和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标。

  2 中职学校常见的德育教育问题

  2.1 中职生的特点导致德育教育工作难开展

  (1)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三四线城镇或者农村,生长环境对教育的重视度不高,不少家长认为读那么多书没有什么用,差不多就可以了,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较偏粗暴,较少关心子女心里想法,缺乏沟通,认为在学校呆着不要惹是生非即可,不太注重学习成绩。这些学生都是90后,他们成长过程中较少遭遇挫折,在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家长监管不够,再加上受到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在生活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做事率性而为,不计后果,缺乏人生理想和长远的奋斗目标,精神世界空虚。

  (2)目前中职学校里面学生,一部分是考不上高中而转读中职的“后进生”;一部分是不愿意读书,但又由于年龄太小无法出社会就业,所以找个地方呆着的“厌学生”;还有一部分是家境比较困难,无法支付高中大学学费,希望来中职学校学习一技之长尽快减轻家庭负担的“无奈生”。前两种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自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弃,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追求,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时间。第三种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无奈选择读中职,有些同学价值观容易产生扭曲,认为金钱无比重要,或者觉得世界不公,自己命运不好。只有小部分学生是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条件和所处环境,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学习和生活。

  总的来说,中职生生源质量偏低,平均文化课基础较差,加上思想、情绪状态不佳,学生对于这类“洗脑”、“说教”的课程往往是比较抵触的;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定位为公共必修课,而学生对此类课程的重视度明显不足,有时甚至是忽视、漠视,教学效果总是强差人意。   2.2 教育者容易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混淆

  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适应不良。如:不知道应该如何与同学、朋友相处,缺少朋友,与人交往缺乏尊重;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问题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会导致一些表面上属于品德问题的行为产生,如打架、看黄色录像等。部分教育者在面临这类问题时,较依赖于传统的德育模式,笼统地把它当成思想问题来对待,简单以说教方式直接处理,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没有机会充分表达内心的困惑与烦恼,被动地接受教育,常常产生厌烦心理或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往往不佳。

  2.3 传统德育教育过于抽象,与生活的距离感让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传统的德育课程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使道德教育成为政治教育的代名词,比较脱离学生心理和实际生活,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知轻行,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在讲授劳动奉献、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时,单纯以雷锋奉献精神等的事例已经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反响了。集体灌输、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传统的德育方法,它往往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容易让德育流于形式。

  3 如何让德育事半功倍

  3.1 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共情,以学生为本

  长期以来,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把自己看成心灵的塑造者,往往是说教多于启发,指责多于疏导,给人以压迫人的感觉,很容易造成学生抗拒、逆反心理。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对话者之间的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直接去批评教育他这么做如何不好、应该怎么做,而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作有自身需要的人,把自己看成学生的参谋或朋友,以平等、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分析、去探求出现问题的原因,积极关注、尊重、真诚的倾听,给予他们温暖。这样,学生就减少了许多的思想顾虑,敢于敞开心扉,自己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为接受德育教育准备了充分的内在条件。如果我们具备了一系列内在条件后再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就大大减少了思想工作的阻力,必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巧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寻求德育问题行为根源

  在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教育者可借助心理测验及其他测评工具(如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抑郁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等)来客观、科学地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倾向等方面的状况。这样有助于分析学生会产生此类问题行为的原因,究竟是心理问题还是品德问题,是心理引起的品德问题,还是社会原因的沉积引起心理不平衡而产生的破坏行为。不健康的心理或人格可能导致人的出格行为即品德不良行为,如情感淡漠、言行攻击、反社会等。然后再决定是先从心理上给予疏导、咨询、治疗还是直接进行品德教育,这样才能克服德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和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

  3.3 巧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化德育教育目的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传统的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够的,学校要不断寻求多样化的教育途径,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是学生心理发展、道德形成的源泉和基础,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优化学生心理,转化不良品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式多且注重实践,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素质拓展训练、行为矫正、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深化了学校德育活动,并为接受德育创造了健康的心理条件。开展此类活动,避免了灌输式的教育,增强对学生的道德的内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反复体验和感受,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理念,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要求;把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唤起学生的道德认同感;把学生的情感需要、个体差异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溶入德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与学习生活切实相关的体验和感悟。

  另一方面,应该重视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收集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基本情况,此外还采用心理测试(包括智力、性格、情绪等方面)、问卷调查等方法,记录和保存学生的心理状态数据。当发现学生的测量数据有违常态时,会做出标记,提请班主任或相关德育老师多加注意和观察该生,并做出适当的心理疏导、引导工作,将潜在的德育问题行为扼杀在摇篮中。随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开展,同时记录学生就读期间的在校表现、奖惩情况等。如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即可调阅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让教育者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使相关的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3.4 提高师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优化德育效果

  教育工作者在考取教师资格证时,必考科目之一就是心理学,但多数缺乏系统的心理学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模糊,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不了解,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技巧不能掌握和运用。在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有时会较难判断到底是心理问题导致还是品德原因,或者面对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道德问题行为时,不懂得如何进行心理疏导、纠正,再进一步进行品德教育,这对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难度。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师资力量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能力,学会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感受、观察其思想和行为动向,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教育能力,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推进中职德育教育工作。   3.5 结合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令德育教学内容更贴合实际

  传统德育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较少涉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学习、人际交往、耐挫性等问题,其主要是导向教育,内容理论性极强,往往是将社会道德标准灌输给个体的过程,因而学生容易感觉德育是高高在上的、内容空洞难以接受。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不仅强调“关注生活”,而且强调“走进生活”。教育只有与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充满活力。实践也证明,离开了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客观分析、离开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往往很难真正理解学生,德育工作就会变得不切实际,学生对德育课程、德育活动也会失去兴趣,从而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生活化是德育发展的趋势,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需要,更是遵循学生心理形成规律的必然要求。要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关注学生生活需求的同时更要分析并掌握学生心理的实际需求,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由空洞的说教向丰富多彩的生活道德转变,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实践,从课堂教学转向现实生活。

  4 结语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在某些方面相互融合、渗透。现代学校德育,要善于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在方法上引入借鉴心理健康的方法和原则,补足德育的局限性,遵循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更深人地认识和了解学生,使学校的德育更具针对性的实效性,也使学校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

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德育事半功倍

论文搜索
关键字:健康 心理 德育 教育 利用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