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大学突发事件处理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论文

大学突发事件处理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0-02

大学突发事件处理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引 言

  近几年,许多学校发生了一些波及面广,危害性大的突发事件,例如集体食物中毒、校园自杀、校园自然灾害、暴力事件等。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时间要求紧迫性、影响广泛性和危害严重性等特点,大学生很难用一般解决问题的手段应付,许多人会感到焦虑、无助、不安甚至恐慌、产生重大应激反应。以此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对社会的安定造成威胁。[1]

  所谓校园突发事件,是指校园内突然发生的、各种各样危及师生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及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等的意外事故、事件的总称。

  所以我们要做是立足于治理大学生突发事件,思考有什么措施可以使事件不发生、少发生,并善于利用突发事件。大学生突发事件成因研究与思想政治预警机制教育研究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体现和标志着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能力的不同高度与层次。[2]

  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治理主要分为类型特质、处置程序、侵权责任、治理策略四个方面。

  一、类型特质

  1.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

  猝死、自杀、自残或自虐、重大疾病、食物中毒、集体性流行疾病感染、出走或失踪、打架或群殴、贵重财物失窃、交通意外伤亡、宿舍火灾、集体性聚会、罢课或罢食、溺水身亡及网络信息传播不当等事件,这些都是现在高校环境中常见的突发事件。

  2.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特质

  不确定性、风险纠纷。

  二、处置程序

  案例:2012年10月13日凌晨2时左右,学生靳某(男,26岁,无疾病史)在寝室突发心绞痛,寝室同学发现情况后及时拨打120,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后,医院并未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学生于3点20分左右病发,抢救无效,学生死亡。

  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学院领导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并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通报学生状况,确定学生死亡后,因医院不能安置,征得父母同意将学生安置到殡仪馆。同时学校及时报警,保护现场。待家长到校后,校方积极配合家长处理调查、善后事务。同时辅导员做好其他学生的稳定工作,避免不实言论在网络上的传播,引起学生恐慌。最后家长接受医院赔偿,学校予以慰问金。[3]

  等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应采用“转、救、传、安”等措施响应。

  1.转

  转即转移。意外事故发生后,辅导员应清理现场,避免多余的学生围观,使现场更加利于事故的处理。

  2.救

  救即抢救。事故发生,最重要的还是受害的学生,自己不是专业人员,无法对事故的伤亡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只能依靠专业机构,所以现场人员不应随意处置学生,应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3.传

  信息传送。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明确事态的发展情况。辅导员不能做出所有判断,这时应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所有情况,争取更多力量的支撑。

  4.安

  安顿学生、安定秩序、安置学生及亲属、安定学生心理、维持秩序,这些都是后续我们应该做到的。学生对事情的认识的敏感又片面的,辅导员应及时给与心理疏导和正面引导,确定信息正确的流通。

  三、侵权责任

  案例:学生贾某在校园被掉落的树枝砸伤肩膀。贾某的家长认为校园的都归学校管理,学校未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因而向学校索赔。而学校认为,大树倒下属自然因素,责任不在学校。双方协调未果,最后诉诸法律。

  事件中的行为主体是辅导员、院校领导、家长、同学、媒体。事件处理过程中,由于行为主体扮演角色的不同,使事件有更多的方向发展。

  1.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协商解决:

  事件双方通过自己协商达成处理结果。

  2.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调解解决:

  侵权发生后,学校、受害学生及其监护人、应承担责任的其他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等请求有关调解机构或调解组织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侵权赔偿等相关问题的法律制度。

  3.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诉讼解决:

  如调解无效,侵权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可提起诉讼。

  四、治理策略

  意外事件处理过程中,一定要秉承“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兼顾“情、理、法”、“快、准、净”将结合的原则,牢固“防不胜防也得防”、“管了没有也得管”、“说了不听也得说”的观念。抓好五项工作:

  1.预防为主,教育为本。

  突发事件难以预测,可控性差,应在预防上下功夫,努力建章立制,发挥制度的有效性。应创新学生教育工作,不断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教育方法,启迪学生的心灵,做到率先垂范,以德感人。

  2.重点人群,重点看护。

  对学生情况准确把握,对于有心理疾患、情绪波动较大、行为怪异、生活压力大的学生应作为“重点人”和“重点事”给予重点看护,决不能让明显暴露出问题的学生发生问题。

  3.敏感事件,公平、公正。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于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敏感事件,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避免引发矛盾和问题。

  4.健全制度,抓好队伍。

  要预防和避免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必须重视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管理,用制度提升工作水平,建立一支德才兼备、责任心强、素质全面的管理干部队伍。[4]

  5.学校、家长信息畅通。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学校与家长之间应保持信息畅通,对于学生中的重要情况,辅导员应及时向家长通报,取得家长支持,共同协商问题解决方案。

  五、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

  同样是面对突发危机事件,不同学生心理反应迥异,甚至截然不同。有的学生头脑冷静、行为沉着;有的学生急中生智,想方设法摆脱困境;有的学生则表现为知觉狭隘,思维紊乱,恐慌、悲哀甚至绝望,盲目行动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产生心理危机,不仅取决于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他对自己应对困难情境能力的评估,由此可见,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对自己所经历的困难情境的情绪反应状态。

  1.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的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过分的溺爱和保护中成长,缺乏优秀的心理品质,在遭遇突发危机事件时,意志品质差,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不知如何寻求他人和社会援助,利用有利条件去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同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后期,这一时期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自主性、活跃性和敏感性,但又具有轻信、偏激、冲动等特点。作为这一独特的群体,大学生在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时,更易表现出怀疑、无措、茫然、惊慌甚至绝望。

  2.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的环境因素

  首先,从学校层面看,很少学校重视大学生的危机教育、应激教育甚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的提升上,造成学生对突发事件的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应对策略。

  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存在偏差。一方面,他们非常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学习成绩如何,但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状况则不予重视;另一方面,有些家长自身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和较强应激心理素质,这就使得孩子缺乏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危机意识,更缺乏危机事件的应变和心理承受能力。

  六、大学生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主要措施

  1.应对危机,教育是关键

  危机教育是指使学生具有危机意识、防范意识,了解相关知识,具备应变处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切实加强日常性的危机管理,广泛宣传教育。

  2.应对危机,人员是保证

  应对危机,大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形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强身健体,健壮体格,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对危机的应对和承受能力。

  3.应对危机,组织是基础

  学校危机管理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要求管理部门职责与分工明确,学校组织结构设计优化,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机制高效、动态、持续。这样才能保证危机到来之际,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的损害,同时对及时有效地规避各种危机,也具有极端重要性。

  4.应对危机,沟通是捷径

  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从沟通角度入手,首先要得到学生、家长、老师的积极配合;其次要保障校内信息渠道的畅通,一旦出现危机苗头,要迅速上报,层层反映,以便学校的管理层迅速决策,将危机控制在初始阶段。最后,面对社会危机,学校可采取坦诚的态度,不回避问题,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一种负责任的姿态,实施有效沟通。

  5.应对危机,环境是重点

  在学校危机管理中,学校应优化外部环境,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并保持良好的关系,利用校外资源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减少危机发生时来自外界的放大或冲击效应,,这对于事态的发展和平息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学校要预防和减少校园突发事件,就需要进行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建立严防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警机制,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始终保持较高的警惕性,把安全作为学校办学的第一要务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并动员校内外各方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大学突发事件处理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 健康 突发 理与 大学生 心理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