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论文

浅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06

浅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139-02

  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攀升。2014年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的历史新高。湖南省普通高校2014年有应届毕业生31万多,截至7月31日就业率为87.25%,即仍然有3.9万高校毕业生未能在毕业离校后顺利就业[1]。显然,大学生离校未就业已不再是孤立的、个别的、暂时性的现象,必须引起政府、社会教育部门等各方面的重视。因此,研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现象和原因,从而掌握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方法,最终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概念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是指获得毕业证书,完成毕业程序并离开学校,却仍然未就业的毕业生,或者有短暂的就业经历,但辞职后就不继续寻找就业岗位而长期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其中已考取专升本或研究生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或参军入伍的毕业生不属于未就业大学生范围。)

  二、离校大学毕业生未就业因素

  我们只有了解清楚离校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有成效的职业指导工作。

  (一)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就业观念落后

  一部分毕业生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特质都不了解,一旦毕业后真的开始找工作了,就开始出现迷茫、纠结、不知所措的状况;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追求一步到位,在没有找到满足自己期望值的工作的情况下,就不急于就业。有个别同学只是寄希望于老师、家长、亲友的推荐,不愿意主动寻找工作机会,也有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成为“啃老族”而不忙于就业。

  (二)就业薪酬期望高,吃苦精神不强

  大学生刚毕业时,即使经过几年大学学习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不可能马上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企业不可能一开始给应届毕业生开出很高的薪酬待遇。而现在的“90后”大学毕业生吃苦耐劳精神不强,对于要求的加班、倒班或者强度大的工作都不愿意选择,对于薪水的期望值又高,导致就业困难。如果一味追求高薪酬,又不愿意吃苦在前,就业必然碰壁。

  (三)创业不确定因素多,创业积极性低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有太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的选择、启动资金的缺乏、创业团队分工合作的不周、供货来源的单一、战略定位的不准,以及项目的推广宣传和维护管理缺乏资金和经验等的问题,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而学校和国家对于自主创业的宣传引导力度也还不够,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大学生害怕创业失败,创业积极性低。

  (四)结构性失业,有岗位不能胜任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一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也带来了新的大量岗位需求,由于学生技能结构与就业岗位需求不匹配,专业不对口,有岗位却胜任不了。也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构性失业的现象,企业用人荒,招工难;毕业生求职难。

  (五)就业服务工作不到位

  一般的高校更注重学生毕业前的就业工作推动和开展,毕业前的就业服务多,校园招聘会场次多,规模大。一旦学生离校毕业后,对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后续就业服务工作推进也没有那么积极,加之后续跟踪信息难度大,学生离校后更换通信方式等,也就无法精确真实掌握未就业离校毕业生的需求,无法对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三、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2013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就明确提出了要重视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并且提供了一些就业促进计划的措施[2],对于我们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体而言,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

  应届毕业生就业实习期间,辅导员在开展就业统计工作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毕业生个人就业档案和就业台账,并且配合国家教育部和省级就业中心,逐步建立学生个人实名制实习、就业综合服务平台数据库,通过一系列的就业统计就能及时掌握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在此基础上也能了解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意向以及未就业的原因和实际面临困难等。待毕业生离校毕业后,通过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的定期更新追踪、回访以及汇总统计,再充分利用国家教育部和省级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功能,通过就业数据分析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等,这样不仅能第一时间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以及他们的就业需求、联系方式、就业所在地等动态变化,更能精确地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和工作推荐。此外,高校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也可以为国家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就业平台提供实名制信息补充和衔接,方便国家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帮助。

  (二)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支持和政策信息帮助

  高校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支持上,可以通过传统渠道和新媒体平台相结合的方式,紧密联系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采取电话联系、手机短信、飞信、QQ群、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平台等青年人偏好的渠道,紧密联系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对他们实行就业指导支持,具体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就业形势介绍,向这部分人群介绍目前的就业形势,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使得他们能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变化,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求职意向。(2)求职技巧介绍,加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对于求职技巧、求职环节的重视,提醒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让他们掌握相关的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3)就业政策介绍,向他们介绍国家和生源地就业的法律及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如:自谋职业政策,社会强性就业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减免税费政策,小额贷款政策等。(4)招聘信息介绍,为他们提供第一手的招聘会需求和岗位信息,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公共招聘和网络招聘活动。   (三)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和专业特点,并且开发符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政府补贴的毕业生培训和技能鉴定项目,增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专业技术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就业培训中心等资源,为他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为他们采取集中小班培训、分散培训、案件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这样便能实现市场就业需求和培训资源的对应。

  (四)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创业支持

  高校要积极推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创业,加强宣传、解读近年来国家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符合政策条件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获得相应的政策扶持,并提供就业培训咨询和指导等。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创业孵化园等资源,向离校未就业并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开放,让他们在孵化基地实际感受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通过组建团队及架构公司、项目确定、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成本预算与营销策划、财务管理与培训、投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培训和实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五)将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

  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通过职业素质测评,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一步了解自己,解决职业困惑和岗位选择难题;通过模拟招聘活动,提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面试应聘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做好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支持,也需要高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立有效的、长期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同时更要鼓励支持毕业生通过参加和接受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努力实现就业。

浅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论文搜索
关键字:职业指导 毕业生 指导 高校 就业 职业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